算上今天,我差不多來到泰達已經兩個月了。這個月一直在忙碌,可總是不知道到底在忙碌些什么?白天在辦公室做畢業設計、看看書,晚上打打球、追一追動漫新番,一天就這樣“躲”過了。“躲”這個字是我的心理寫照,雖然畢業設計也是一種學習,但是看著忙碌在設計崗位上的同事們,心里反而覺得不踏實。他們是在為公司爭效益,而我卻······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做賊心虛”吧! 于是乎,給自己做了一個決定——明天下廠子!廠子就在設計部門樓下,吃飯的時候總是能看到不少年輕稚嫩的臉龐卻穿著臟兮兮的工作服,心里真有點不好受。明明知道工程師最忌諱“紙上談兵”,可真正要下去,卻不情愿了。說穿了,還是心里那個怕臟怕累的僥幸心理作祟不是? 恍惚間,我想起了一件事和一些人。 2013年的寒假,我在一家臺資企業里做兼職。我分配的是質檢部門的物料員,負責與上一個部門交接產品。產品就是手機玻璃,裝在塑料泡沫托盤里。班長告訴我,凡是托盤邊緣上有標明“金”字的就一定要特殊保管,千萬不能與一般的玻璃弄混。 “金”是“金單”的意思,也就是給客戶看的樣品玻璃,所以整個流程流下來,所有的部門都特別在意這樣的單子,生怕弄混了。因此每次遇到“金單”我都會格外的注意,生怕出一點的馬虎。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特殊的標識——“測”。我身邊的老員工告訴我,這個是工程們做的測試玻璃,為了驗證新的刀輪、新的化學劑作用的測試品。說完,他就把這個單子當做一般玻璃送下去了。他對我說“這個不重要啦,反正又不給客戶看,怕什么?”我心里過意不去,或許是出于對工程師的尊敬,我特別把他們碼放好了,等到工單到了就發往下一道。到了晚上,標明測試品的工單遲遲不來,班長為了增加“班產量”,直接拿了一張普通的工單,配上這批測試玻璃就拉走了,臨走前反而說了我一通。 班長走后,老員工安慰我:“不要在意這些小細節,你認為是你的原因么?錯了,前面還有十幾道工藝,他們一樣不會重視,你還傻傻的以為面前這些有標注測試的玻璃真的是測試玻璃么?或許是哪個員工發現托盤不夠了所以隨便拿了托盤湊數的······” 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工程師們去哪了?如果他們肯愿意下車間,監督幾次運轉流程或許就不會這樣子了?或者,他們發現自己特殊處理的玻璃最后結果都普通玻璃一樣,就沒人下來尋找原因么?領著薪水卻什么都沒干,這算什么狗屁工程師?
1 o9 Z6 ~$ B$ P8 \& X; U2 b
( f5 t9 {- ?0 _& H/ z9 h! _ 可,現在的我不也是這樣么? 我們總是看到他人的不足,卻往往忽視了自己。今天的我再也不想走“前輩”們的道路了,明天就下去,小林我說到做到。 ! f# P8 P/ J% q! V+ u2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