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代已經完全變了,你變不變呢? |
點評
SMT現在日韓的比較流行,相對便宜。
貼片機好像很高級的東西 西門子的東西要幾KW
還是要玩大的東西么,我現在接觸到的都是小的東西,半導體貼片機,離心機之類的,或者屬于小型電子儀器設備醫療器械之類的,不知道行業的命脈前途在哪里啊
上重,就是國企啊,很大的廠子,原來的‘八大金剛’之一
重型設備上海有哪些公司啊,感覺都是外資吧
上海玩的東西范圍大,行業廣,舉例說,玩連鑄,有上重礦,有新中,亞新等等,廠家多,你有回旋余地,另外,與國外聯系緊密,技術先進,人的誠信態度也比較好,你去玩船,重型設備,都可以,
| ||
點評
哈,又聽了一回,就像大俠曾經說過的:玩技術,本質就是玩基礎,基本功扎實了什么都好辦
這是大家共同關心的一個問題。
技能是無法快速提高的,能快速提高的是‘技巧’,就是一個或兩個會玩的東西,但不能成知識,建議你還是學習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可以找大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這些書學些理論知識,再就是做筆記,多干活,
那如何才能快速提高基礎技能呢?是重書本還是重實踐?能吃透那5大本機械設計手冊是否就夠用了?另外大俠能否推薦一些對我們有幫助的書籍。
核心問題,是你基礎技能,比如你做設備設計,你就衡量你自己的基礎技能,是不是會玩各種梁,算各種軸,要玩到非常嫻熟,外語基本過關,有這些基礎技能,就誰都不用怕,會這些,隨便就會有中等偏上的工作機會
| ||
點評
大俠機械設計手冊是多個基礎學科的綜合,你的比如把數學,材料力學,流體、彈力、熱動力學、機械原理,等等那些最基礎的知識念懂,學透徹,單純的學習機械設計手冊,收效甚微,關鍵時刻你還是卡住。
| ||
| ||
點評
層下這位竟然認為中國目前搞的就是市場經濟,新聞聯播看多了吧
比個簡單的例子,剛畢業去工廠,很少有工人熱愛崗位,干好工作的。國企大部分員工都是走后門的,不干好產品,就整天破壞機器,生產劣質產品。按照市場經濟原則,中石油,中石化,移動,電信,聯通,銀行該破產
反正咱看到解決了大部分人的吃飯問題了,對吧?人家都走了,就指望咱們那幾兩水平怎么養活這么多失業人口。外企混過的,價錢都上去了,你讓他再下來就難了。
中國最適合的產業是農業,已經過了幾千年的農業社會,可以再過幾千年。
按照歐美法律,外企應該對待中國員工和歐美員工付同樣的薪水,享受同樣的福利。但是你看看來中國的這些外企,哪個做到了?
外企都走了,意味著什么,大俠想過沒?
其實外企在中國很壞,不遵守歐美法律,使用外派員工和低端血汗代工企業,就是一幫外企的中國管理者搞得。外企應該回到歐美區,中國不適合他們。
但是溫州資本依然是中國最大的資本之一,溫州人均財富依然是中國之最,溫州商人依然可以三妻四妾的的過幸福生活,只是在其他省份而已。
人家一走,咱挪個窩可能就得死了。前段時間,老朋友說通用電氣在咱地盤上裁員了,唉,之前多少人擠破腦袋去啊。不知道出了外企,到哪地方玩了。大俠,指點下明路啊。
八爺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了,無論鬼子還是毛子或者鼻子,人家真正厲害的東西不在中國玩,在中國玩的是低端玩意。今年達沃斯會上說了,很多外企打算轉移基地了,這下咱們老百姓麻煩了。咱在人家實際上沒玩過什么東西。
像電子束焊接,這玩意現在已經不稀奇了,這玩意國際上最牛的屬烏克蘭巴東焊接所,有多少人去那地方看過沒,咱可是聽說有人去那”玩過的“。咱可不夠格,夠格國家請你去那玩。
大俠說的很在理,按照大俠指點的方向,咱也算見識過一些大家伙,不過還遠遠不夠。為什么說那些飛機主機廠底蘊足呢,人家一個設備就幾個億了,小廠子拿什么跟人家比。人家那個制造能力,看了你就會明白了。
我其實一直鼓勵年輕的家伙開闊視野,多做事情,別怕辛苦,但說了很多年,也沒轍,國人惰性大啊,非常大,但事到臨頭,又叫苦連天,這也許是本性吧,很難改變,我年輕時候不這樣,人家前輩指點一句就夠了,不需要多
有些事情,在大城市,就容易適應環境,比如一直在大廠,就容易跳到其它大廠或大設計院,而一直在小作坊混,就很難跳到大廠,就像國內設計院的,就很難跳到米國公司去,就是不能適應,想跳,要預先準備幾年
說飛機吧,咱國內那么多主機廠,每個廠子的底蘊不一樣。有些廠子側重軍機,有的側重民用。有空到那些廠子里溜溜,就知道那些廠子的底蘊有多少了。
還有大俠,上海也是衛星裝好了,火車送走,這點大俠應該清楚吧。國家其實重點建設的著力點就是北京,然后就是上海。北京玩的東西,很多上海也在玩,不過實力上北京更強點,畢竟帝都嘛。
大俠說到衛星,咱不得不說。北京有北京衛星制造廠,上海也有上海衛星制造廠。說飛機,上海也有個上海商用飛機制造公司,別小瞧它,那廠子底蘊很足的。高級的東西北京玩的,上海也在玩,不過肯定北京的玩的好點。
以前許多家伙認為溫州是最不可能衰敗的,我就認為非常可能,因為沒有工業的底蘊,完全靠小作坊,只要上升的路被堵死,生活成本一增加,馬上就死,并且非常快,現在大家都看到了,基本就沒有出路了
北京主要是玩高級東西的多,有這個需求嗎,衛星都是北京裝好了,火車送走,其它城市肯定沒有這個能力,上海一直保持‘英國殖民地’習氣,做事認真,衰敗也慢,英國40年代就把椅子給美國了,幾十年以后還能玩金融
| ||
點評
太原礦山機械廠的廠長給我們說,引進技術就是做些機架和外殼,關鍵總體設計和傳動都掌握在老外公司。這就是大國重器!
呵呵,大俠有見識啊。大俠說的是那一塊的,航空的,航天的,汽車行業的,能源動力的,礦山設備的還是。。至少咱知道有些東西可是咱們自己搗騰出來的,咱還是相信國家實力的。不過有些東西的確是外國貨了。
| ||
點評
老外又不傻,知道你中國人做生意沒信譽,不講市場規則,那點人家活命的本錢給了你,那全世界還不是中國的了
老本營能學習到核心技術,中國學習應用技術。比如北京力士樂主要是生產一些產品,核心設計還是在德國!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9 07:20 , Processed in 0.06118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