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剛憑回憶手繪的地圖。羅剛的家就在這里。
) M. N N( G P/ H8 R; c, g" V
9 ]9 P: B) p$ M% h
image.jpg (50.26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2-10 20:12 上傳
2 Q2 u; p/ Q8 B C
& m' [ P. [8 D0 P1 R每天晚上爬上床,閉上眼睛,只有5歲的羅剛就開始拼命地記住家鄉的信息:有橋、有河、還有房子的模樣。那時他剛被拐賣到福建,跟家鄉的唯一聯系就是剛形成的模糊記憶,那時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全名叫什么。23年后,羅剛通過記憶加上網絡地圖以及志愿者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家鄉與親人。
; k( D5 [5 I+ G2 @ z+ _
$ G* ` O* m7 E: v5歲時的一天,羅剛獨自去幼兒園,路上遇到一男一女,他們以去找羅剛的爸爸為由,將羅剛從重慶拐騙走,隨后賣到福建。兩年后,福建的父母去世了,他和妹妹由爺爺奶奶繼續撫養。上小學后的羅剛既沒有養父母,也不知道親生父母在哪。他唯一能記住的就是對家鄉生活環境的模糊印象。
: Y a# G a [, s" k5 C% f
! |6 }) J. k3 @! U( \( ?福建的兩位老人,羅剛的爺爺奶奶辛苦地把他和妹妹撫養大,并且盡可能地讓他們多讀書。羅剛中學畢業后,到了一所中專學校讀機械設計專業。學設計增加了他對于平面與空間的理解。羅剛想,他可以把小時候記得的那些環境都畫下來。涂涂改改,他終于畫出了一份簡陋的地圖。不過,那時羅剛畫好就放到一邊去了。
- F/ o/ ^- u' {1 i, {8 h I. a* c, e* t
重新再畫這幅關于家鄉地圖的時候,羅剛已經27歲。中專畢業后,羅剛參軍入伍,退伍后又進了消防隊工作。“工作后,有經濟能力,我就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找找親人”。通過尋親志愿者的幫助,羅剛逐漸縮小了家鄉的范圍。今年4月26日,羅剛用網絡地圖查看四川鄰水縣的時候,隨手拉了一下地圖,突然發現有兩座呈90度連接的橋。羅剛5歲的記憶瞬間翻涌而出。那是一個叫姚家村的地方,羅剛把地圖發到網上,請當地志愿者幫忙核對。他從地圖上判斷出來的學校建筑很快得到了志愿者的確認。“我就認定那里是我的家了。”羅剛說。
* u$ l6 Q0 H4 i6 |" q+ F) @
6 `3 ?$ V1 ]* s- a" Z; s羅剛沒有直接趕去相認,而是通過志愿者采集雙方的DNA樣本,從科學上確定遺傳關系后,他才去了姚家村。
5 l" ~7 E, n: W; K# c
2 |2 ^# D9 `, W% f/ m" S那一天對兩個家庭來說,喜憂參半。羅剛又吃到了母親燒的面,可是他也沒忘了遠在福建的爺爺奶奶,“畢竟是他們把我養大成人,一直對我很好,兩邊都是親人。”
% H, s' h9 e# @
' `! X( m9 o. j9 L/ l, {7 e" v9 T最終,雙方都尊重羅剛的意見,他選擇繼續留在福建。% C" s5 i" `& H9 e% I: E- r( C
% y2 G4 k- ?6 Z. P7 s' V+ B, A: f1 g
一個月后,羅剛的母親撮合著給他相親,一個重慶姑娘成了他的未婚妻。羅剛說:“父母的媒妁之言,我們相互見了也都挺喜歡對方的,就這么成了。”說起這個未婚妻,羅剛掩飾不住激動。
; g* m# F) q- A5 v* H4 ~
; Y, X( t* b" D他們的婚禮定在今年12月24日,平安夜,一個浪漫的日子。婚禮將在福建舉辦,他邀請了四川的父母、弟弟。這幾天,他正在為舉辦婚禮而幸福地忙碌著。(據都市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