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原寫于9月17日,后來感覺日期敏感,一直沒發,今天略加修改分享出來。
公司來了新員工,入職培訓是和日本那邊的新員工一起搞的。日本人來到中國,和大家一起去客戶那里考察,然后回去寫了一篇27頁的PPT。PPT寫的很日神,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我的小伙伴們驚呆了,把那篇PPT放到組會上分享了。 兩年前,同樣的情況,另一群日本人,來華培訓,形式和內容與這次相似,當年那群人,回去后寫出了63頁的PPT!當場把我們當時的老板驚呆了,當然,我和我的小伙伴們也都一樣。老板把PPT轉發給所有人,她自己深深折服于日本新員工的洞察力,嚴謹性和好勝心。
我把前一篇PPT通讀過數遍,豐富的圖片,簡潔的文字,漂亮的版副至今歷歷在目。一句翻譯成中文為“我們為客戶提供的可以值得夸耀的認為已經做到了最好”,帶著鮮明的東洋特征。
礙于公司保密要求,我不能分享鬼子的文件,但可以談一談。
兩篇PPT有個很大的相近之處就是日本人的較勁。2011年的,是一篇63頁的PPT!列出日本的優勢,世界獨一無二的供應商,諸如兵松儀器、神戶制鋼;世界獨一無二的制造技術。在對于中國優勢的分析時,順序依次是,價格便宜(人員,設備?),產業體系完備,部分人物有遠見(shopping鄧?)和地方大。在63頁的PPT中,這段文字,是我一直銘記的。今年的PPT,小兩歲的鬼子同樣寫了一些關于中國的內容。這一次,一幅大大的曲線圖充斥了半張屏幕,一條曲線陡然躥高。那是表示人均收入的曲線。雖然字數少,但看得出,在鬼子的心目中,兩年前還擺第一位的成本優勢,快要不存在了……(此處省略大罵影帝若干萬字)
兩篇文檔,鬼子甚至比較這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的性格差異,人格的獨立性,社會階層的等級劃分……等等等等。甭管他們看得對不對,但他們都寫了。毫無意義的比較他們也是不會干的,他們比較的目的在某一頁體現出來,主旨大意就是“How Great Japan is!”米國總公司為什么不在日本投入更多,反而在中國投入如此巨大?說白了就是要項目,搶活兒,要投入……這也是題外話,可以另說。
正如圈內人都知道的,鬼子做東西給人的感覺就是極端的極致,做什么東西都追求做到最好。一生干出兩個世界500強的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夫有個給員工洗腦用的《京瓷哲學》,里面強調的一點就是“追求完美”。這么多年了,鬼子以前用在戰場上的要么輝煌的生,要么悲壯的掛用到了產品上。正因為這些極端,鬼子才是鬼子,他們才是那個能夠干出0.03mm厚BYT的民族!
一個項目和鬼子合作,我們上一代產品用我們自己的眼光看已經很完美了。結果和鬼子談,他們上來提的要求,是空間上還要縮小20%,效率上提高25%,載荷上再提高37.5%!拿到這樣的設計輸入是鴨梨很大的,老板覺得這么極端的參數不靠譜,給我出了個主意,如果鬼子堅持,就和米國老板說可以做到,如果做到,成本就會增加多少多少。就在扯皮期間,我通過計算和3D排布,發現這些參數,在經過精心安排的情況下,完全是可能實現的,而且成本可能不見得就高到哪里去,請注意我說的是可能。就在我們糾結猶豫的時候,旁邊三鍋跳將出來,說他們可以做到,搞得我們相當被動,這是后話。
巧的是我的研究僧導師和現在的老板都曾留學日本,他們告訴我,鬼子最可恨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他們敢想,而且立馬就會有人竭盡全力,往極端偏執的完美里去做”。做成了自然領先別人好遠,即便沒做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自己的水平同樣領先別人一大截。
鬼子的較勁,從很多方面都能體現出來??催^一本杰克韋爾奇的書,書的封面有各大公司老板的評價,一個鬼子企業家的書評就是“學習他并超越他”。
天朝子民在說日本人變態的時候,如果是說他們的產品,不妨回憶一個TG拍的電影,里面的國軍有句經典臺詞“不是我等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就是這種失敗的心態。我看史書,鬼子那偏執的較勁是秦漢唐時期從天朝學過去的,作為先生的后代,最近弄項目,我時常逼迫自己多較勁,參數上應該以出乎學生的后代意料為標準。
最后分享點福利,寫出那篇63頁日神PPT的幾個人中,有個叫XX瑪麗亞的(第一反映是小澤瑪麗亞的請面壁思過),大伙打個分,當時已經是一個孩紙的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