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中,英軍結合汽車、拖拉機、槍炮和冶金技術發明了坦克,從此開辟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如今,美國人又打造了一款新型“坦克”,此“坦克”新穎之處不在于配置了多先進的火力,而是它可以進行兩棲活動,并且有著無比強大的運載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走起來的樣子很萌。; m8 u+ x2 _6 M" @! f5 o" `6 p
![]()
r2 i+ K* E6 h此款水陸兩棲的新型“坦克”實質上并不是傳統的坦克,只是看起來像而已。它的全名叫“氣囊式兩棲運輸器(Captive Air Amphibious Transporter )”。(有點像游戲《紅色警戒》里才會出現的兵種)車如其名,這個龐然大物是一款運輸工具。征服者兩棲充氣運輸器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旗下項目“海事平臺擴展計劃(Tactically Expandable Maritime Platform)”的一個產物,目的是用于完成海岸線上的運輸活動。此運輸器的設計動機在于開發一款水陸兩棲的、能夠載貨的、機動性強的交通工具,以應對戰事的不時之需。在和平年代,它還能夠為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作出貢獻。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項目經理斯科特·利特菲爾德(Scott Littlefield)說:“我們開發這種運輸器是想讓軍艦、戰斗機等軍用機械只負責軍事上的活動,把那些非軍事性的活動留給專門的工具來完成?!?/font> 氣囊式兩棲運輸器之所以可以馳騁于水面,是因為它在履帶上的浮板內注入了空氣。除卻能夠在水中與路面上進行貨運之外,它還可以在條件允許時牽引大型貨運筏上岸。對于普通民眾而言,氣囊式兩棲運輸器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在受災現場進行物資運輸。 : |" P, T; H" c& \' P; i
5 L. G _" P( A3 u( M5 o4 E2 @
當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營救人員首先要確定受災程度、遇難人員地理位置以及受災地的基礎設施情況,之后便要展開營救。營救環節往往是最重要且最困難的,因為救援人員不僅要準備大量的營救物資,還需要找到辦法將這些物資投放受災地。說起大批量物資的運輸,水路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僅僅一艘中等大小的集裝箱貨輪就能夠運載5000只20英尺的貨物集裝箱,負荷能力可達10萬噸;因為貨輪普遍的吃水不深,所以它們能夠航行于內陸河道湖泊;很多貨輪上還自帶起重吊臂,這可以保障卸貨的速度。 但是,當卡特里娜颶風席卷新奧爾良時,當日本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事故時,災害產生的廢棄物會堵塞水路,造成船只無法通行。船只無法靠近海岸,更無法入港(很多時候港口都被破壞了)。發生這種情況時兩棲運輸器便能夠大顯身手了,它出色的“海洋越野”功能能夠將貨物輕易地從近海船只上運回陸路。 下面的視頻展示了氣囊式兩棲運輸器的1:5縮小模型。別小看這個模型哦,它可長達十余米,重達數噸。真實的氣囊式兩棲運輸器有足足半個足球場長,但重量僅有450噸(這樣的設計是為了留出更多的負荷運載貨物),還配備了潛航的通氣管以應對惡劣的天氣情況。
% V6 H. m/ n4 U# \! F# M8 G5 a7 D2 n7 h: D
氣囊式兩棲運輸器看起來像一款暴力的戰爭巨獸,但事實上卻是個溫存的治愈系巨人。我們就等待它在下一個救援現場大放光彩吧。6 H: v1 o3 @- _; G* G% ?: X#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