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殼體由兩圓柱以角度a相交構成,圓柱A為孔,B為外圓,角度a為正負10′。; \* d% y. d4 \7 v6 G6 J0 H
關于角度a的檢驗,作業指導書是這樣描述的:) g w" [, P; H0 Z$ E9 o6 b$ K9 {1 t2 R
1、用等高塊墊在200mm正弦規上。(等高塊是技術部根據計算后定做的)
1 p. Q8 `9 W' D2 e! r9 J3 h2、孔A端面貼緊正弦規,用百分表打外圓B表面。
+ L8 @. {5 [8 }1 U% E3、外圓B表面在30mm內高度變化在0.07mm內為合格。7 N0 W" L0 j2 D1 J6 _! I. U; ~& j
; S8 _" z, g. H8 {, P》》》》》》》》》》》》》》》》》》》》》》》》》》》》》》》》》》》》》》》》》》》》》》》》》》》》》》》, C& D/ I) }5 N4 P8 `
8 I# P$ {1 @9 I: }# i我對于判斷題和填空題的理解是這樣的,對于那些通過尺、表之類測量能直接讀出讀數的尺寸我們就寫數值,就是填空題。對于那些通過塞規、卡板之類測量出來的尺寸就只能打“勾”、“叉”,就是判斷題。
5 [: E5 D: `6 _$ b6 e/ R這個角度a的記錄我一直都是以“勾”來表示的。因為這個角度很大程度上是靠夾具保證的,夾具每6個月要驗證,合格了就有合格證。然后每次換產品型號都要按上面3條檢驗,如果超出了0.07mm就要停機檢查調整,直到0.07內才能正常加工,所以根本沒有“叉”出現的可能。! U: U# t! B0 a% H% g& j+ k2 @7 S
但是,上個月公司內部審核說這樣不行,是不合格項,應該寫具體的數值才對。于是成了一道填空題,現在技術員正在制表,把每隔0.01mm所對應的角度列出來。
* U/ j3 b& _. v) s2 a" _0 p我想問一下:有這個必要嗎?
" a8 }4 i$ C9 @" v+ D+ F0 Z》》》》》》》》》》》》》》》》》》》》》》》》》》》》》》》》》》》》》》》》》》》》》》》》》》》》》》》7 _( w U& m" j' j, L
我寫這個貼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我對這些記錄不是很理解。) }& U& j/ y6 B' @# F, W
比如我8點上班,就要做設備記錄表、切屑液記錄表。可恨切屑液是專人加的,記錄卻要我做。
% x! W6 e q7 X* j- Q* h4 Z% F8 d; G8 y0 [做完第一件產品,就要去平板檢驗,做首件記錄和互檢記錄。/ }) }+ A! C6 i& m2 h
還有刀具更換記錄。一人雙機,這些做完一定會超過8:30。正常每小時30件的產量,上班第一小時只能10多件。
# }: z( H# V! S+ C什么時候能簡單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