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一個理工科的我,來寫篇文字,真是比設計一套夾具還難哇!
' B& E1 @% C' j6 G: l9 Q9 I
9 l8 a2 W6 ~0 t$ T/ W2 u 先講兩個故事。) U6 X$ C# ]. G& u
4 Y1 b4 t( h* h! U/ r9 X/ X 第一個故事,是我上高中時在雜志(記不清是《讀者》還是《青年文摘》)上讀過的。故事內容講述的是一個中國在日本的留學生,課余找兼職,在飯店打工刷盤子。飯店規定盤子一定要刷7遍,計件付報酬的。開始這個中國學生很遵守,后來他覺得刷5遍跟刷7遍根本沒什么區別。又沒人監視,然后他就少刷2遍。這樣,他的工作效率就提上去了,掙的也多了,時間還富余了。直到有一天,老板用試紙測試出他刷的盤子不合格,將他辭退了。
% W7 ]# n/ T- d: `3 {/ F
% G7 m/ b2 ?- Q0 I( @" k4 B 第二個故事,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故事。不便于透露真實信息,見諒。以前在某公司,公司里有多臺加工中心,接到一批加工活。客戶(以下簡稱A公司)加工的工件是完全引進了國外的技術,包括工裝的調試,加工程式,加工工藝,流程。A公司派了人(以下簡稱A技術員)過來給我們公司干機加的員工培訓。只要我們的操機人員按照培訓方法的去操作即可。所有的程序,工裝調試,A技術員全部給做好。其中有一個環節我至今印象很深刻。工件上有一個孔,精度比較高,需要鏜孔。A技術員對我公司的操機人員講,鏜這個孔的時候,安裝鏜刀時,刀刃朝向自己。這個不起眼的細節,大概是被我公司的操機人員給忽略了吧。操機人員并沒有照做,結果導致一批工件加工完后,孔壁上有一道很深的劃痕。細查原因,原來是因為操機人員將鏜刀裝反。在A技術員編寫的加工程序里面,鏜刀到底后,退后0.2再抬刀,這樣可以避免在孔壁上留下劃痕。而鏜刀裝反了,就變成了前進0.2再抬刀。結果反而深深的劃傷了工件。- d! T9 |/ N [6 a* C
3 G- t7 \% ]" `- |4 B% F 現在,國人買車的時候,大都會想能買合資車,就不買自主車。可能對自主品牌的車都會有些偏見,但是你真正了解我們的車到底差在哪里嗎?/ D& Y5 u [0 O: z& g2 A; p
$ A8 e3 z# V, q1 A2 j# `" B$ q
第一個故事,當時在雜志上,是想表達誠實守信的中心思想。但是我想講個人素質影響產品品質。畢業后一直從事與汽車相關的工作。去過不少汽車廠。從自主品牌汽車廠走入合資品牌汽車廠,最大的感受就是管理嚴了許多。而用到的設備,基本沒什么太大差異。大家買車的時候都會想,能買合資就不買自主。外國人為什么能做好,我們為什么做不好,人家已經把技術帶過來,一樣的技術,一樣的設備,甚至一樣的管理模式,我們還是拼不過人家。. r3 t! n8 z- ~- ]4 G0 U, @' Z
0 E6 }1 V( N7 R2 r3 Y 打個比方,一個盤子,要刷7遍。事實證明刷7遍就干凈了。雖然刷5遍你就看不到臟污了,但其實臟污還是存在的。
: ~5 Z. W: J0 [% c. j/ @2 |$ U做一件事,高層的技術人員已經研究實驗過,或者我們是引進了國外研究實驗過的技術,需要經過1、2、3、4、5個步驟來完成,你為什么只做1、3、5?你的理由是1、3、5完成的跟1、2、3、4、5完成的無異。當你懷揣著靈活笑話別人死板的時候,品質就從你的靈活中溜走……: z# d. N& N: q' X6 ]: Q- q+ |
2 ^9 c1 Q, `6 v) j 國外用的設備我們在用,國外用的工藝我們也用,國外用的技術我們也在用,國外用的管理模式,我們還在用。為什么我們還是拼不過他們?!# U4 d- o" V; V$ \& F
4 s0 w1 Y. e: f) g 誰如果罵我崇洋媚外,就請你回家把你家里所有國外進口的東西,國外品牌的東西,國外發明的東西,甚至運用了國外技術的東西都扔了吧。到最后估計就只剩下指南針跟紙了吧。因為你不可能有火藥,更不會有印刷術。8 ?! M) N, P, y) b' M( L
2 f0 Q# O- C+ E& y3 F 希望我這篇語無倫次的文字能傳遞點正能量,不要引來哄罵!& i! E# P* y) ~, G
8 f4 J. |% v3 G, ]2 ~! }( U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