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lo0352 于 2013-7-7 23:45 編輯
- ?1 ?& A+ Q# S9 U2 `+ h' P- {+ ^& l f* U! s
什么是定量思維?很多可能會走入誤區,認為就是數學,其實不完全是。人的思維里,數學是一個重要的客觀的可以溝通的定量工具,另一個就是人的感覺。如果不需要與人溝通,只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感覺就足夠了。這也是98%的機械工程師聰明之處,太數學了傷腦筋,影響生活,反正只是一個謀生手段,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拿那點有限的薪水,能搞定工作的情況,當然選擇簡單的方法,無可厚菲。6 B0 ?" u/ o9 X, \
" P1 N1 r+ x( ^4 M9 z j
無論是純數學的維度,還是感覺的維度,只要能把事情搞定,就沒有必要相互指責。下面是兩則故事,看看誰把誰干翻了?
/ l/ g; Z& i$ i! u" y% Y
0 l6 B; ?5 m& C' ]1 E. t, ^7 x: X 愛迪生年輕的時候,別人認為他缺乏科學知識,都不怎么看得起他.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畢業生阿普拉曾與愛迪生一起工作,常在賣報出身的愛迪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學問.為了讓阿普拉謙虛些,也為了讓阿普拉對科學有真正的認識,愛迪生決定出個題目難難他.$ L( s. [2 X6 m
1 _# I! I' Y5 I* \
有一天,愛迪生把一只玻璃燈泡交給了阿普拉,請他算算燈泡體積是多少.在數學上,只有少數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體積能很快計算出來,像正方體、長方體、球體、錐體等以及它們的組合體,有些物體的體積雖然能計算,但很復雜,某些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數學上是計算不出來的.阿普拉拿著那個玻璃燈泡一看,燈泡是梨形的,心想:“雖然計算起來不容易,但還是難不住我!”
' h& j# U) \- e/ \4 w他拿出尺子上上下下量了又量,并依照燈泡的式樣畫了草圖,然后列出密密麻麻的計算式.他算得非常認真,臉上滲出了細細的汗珠.但是,這個燈泡的體積實在太難計算了.過了一個多小時,他也沒算出來. , _! S& L2 \( w& P( B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愛迪生來看看他計算得怎樣了,只見阿普拉還低著頭列算式,根本沒有快要完成的樣子.愛迪生不耐煩了,他拿過玻璃燈泡,沉在洗臉池的水中,將燈泡灌滿了水,接著將燈泡內的水咕嘟咕嘟地倒在量杯里,一看量杯讀數,對阿普拉說,就是這么多毫升,問題解決了.阿普拉這才恍然大悟,愛迪生的辦法才是非常簡單而準確的. + I- P, L7 A% g* B
曾經有一個女人問偉大的哲學家康德,是否愿意接受她為妻子, 如果他愿意,那么她將會有無限的喜悅。你們知道康德怎么做嗎?在聽她說完后他說:「我會想一 想。」而后他想了三年!--想出所有贊成的論點和所有反對的論點。
5 [/ P# }; ]- Q. i- ]) D7 o9 {
9 P! p9 i& g% _ 他洋洋灑 灑地寫一篇論文論證結婚的優點在哪里,以及缺點在哪里。最后,他總算達到 一個非常貧乏的結論,幾乎稱不上是一個結論:有一個比較有力的論點,那個 論點是借著結婚你將會知道結婚是什么--無論是好或壞--你將會知道。那是比 較站得住腳的論點。/ l1 _8 i- i' Z' n
3 l) O- e3 C" X: ^# C& k8 H) F6 M 所以他去敲那個女人的門。她的父親來開門并問他:「你 為什么來?」他說:「我已經決定了,因為有一個論點比較站得住腳。總共有三 百個反對的論點,三百零一個贊成的論點--所以我已經決定要結婚了。」父親 咧嘴一笑,他說:「已經太遲了。她已經結婚了--而且不只是結婚,她也已經 生了一個小孩!你來得有點太遲了。」
7 H; H# U( v5 e: V/ c% N5 B: C+ x- a9 D& u- H
就這樣,可憐的康德打了一輩子的光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