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204|回復: 6

三D打印技術簡介----轉摘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3-6-30 09:59:5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錄
基本介紹過程原理優點介紹應用發展社會影響產權保護面臨問題3D打印技術的爭議
  • 世界首個3D打印手槍試驗成功
  • 美政府要求刪除網站下載資源
中國3D打印技術發展
隱藏



編輯本段基本介紹  3D打印技術(英語:3D printing),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過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現正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特別是一些高價值應用(比如髖關節或牙齒,或一些飛機零部件)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3D打印技術”意味著這項技術的普及。
  3D打印技術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這種打印機的產量以及銷量在二十一世紀以來就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其價格也正逐年下降。
  該技術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3D打印技術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實際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快速成型裝置。它與普通打印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這一技術如今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人們用它來制造服裝、建筑模型、汽車、巧克力甜品等。
編輯本段過程原理  每一層的打印過程分為兩步,首先在需要成型的區域噴灑一層特殊膠水,膠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擴散。然后是噴灑一層均勻的粉末,粉末遇到膠水會迅速固化黏結,而沒有膠水的區域仍保持松散狀態。這樣在一層膠水一層粉末的交替下,實體模型將會被“打印”成型,打印完畢后只要掃除松散的粉末即可“刨”出模型,而剩余粉末還可循環利用。[2]
  打印耗材由傳統的墨水、紙張轉變為膠水、粉末,當然膠水和粉末都是經過處理的特殊材料,不僅對固化反應速度有要求,對于模型強度以及“打印”分辨率都有直接影響。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600dpi分辨率,每層厚度只有0.01毫米,即使模型表面有文字或圖片也能夠清晰打印。受到噴打印原理的限制,打印速度勢必不會很快,較先進的產品可以實現每小時25毫米高度的垂直速率,相比早期產品有10倍提升,而且可以利用有色膠水實現彩色打印,色彩深度高達24位。
  由于打印精度高,打印出的模型品質自然不錯。除了可以表現出外形曲線上的設計,結構以及運動部件也不在話下。如果用來打印機械裝配圖,齒輪、軸承、拉桿等都可以正常活動,而腔體、溝槽等形態特征位置準確,甚至可以滿足裝配要求,打印出的實體還可通過打磨、鉆孔、電鍍等方式進一步加工。同時粉末材料不限于砂型材料,還有彈性伸縮、高性能復合、熔模鑄造等其它材料可供選擇。
編輯本段優點介紹  三維打印技術的魅力在于它不需要在工廠操作,桌面打印機可以打印出小物品,而且,人們可以將其放在辦公室一角、商店甚至房子里;而自行車車架、汽車方向盤甚至飛機零件等大物品,則需要更大的打印機和更大的放置空間。
  3D打印技術最突出的優點是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從而極大地縮短產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與傳統技術相比,三維打印技術還擁有如下優勢:通過摒棄生產線而降低了成本;大幅減少了材料浪費;而且,它還可以制造出傳統生產技術無法制造出的外形,讓人們可以更有效地設計出飛機機翼或熱交換器;另外,在具有良好設計概念和設計過程的情況下,三維打印技術還可以簡化生產制造過程,快速有效又廉價地生產出單個物品。
  三維打印技術還有其他重要的優點。大多數金屬和塑料零件為了生產而設計,這就意味著它們會非常笨重,并且含有與制造有關但與其功能無關的剩余物。三維打印技術不是這樣的。在三維打印技術中,原材料只為生產所需要的產品”,借用三維打印技術,他的團隊生產出的零件更加精細輕盈。當材料沒有了生產限制后,就能以最優化的方式來實現其功能,因此,與機器制造出的零件相比,打印出來的產品的重量要輕60%,并且同樣堅固。
編輯本段應用發展  人們已經使用該技術打印出了燈罩、身體器官、珠寶、根據球員腳型定制的足球靴、賽車零件、固態電池以及為個人定制的手機、小提琴等,有些人甚至使用該技術制造出了機械設備。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博士生彼得·施密特就打印出了一個類似于祖父輩使用的鐘表的物品。在進行了幾次嘗試之后,他最終用打印機打印出了塑料鐘表,將其掛在墻上,結果,鐘開始滴答滴答地走動。
  三維打印機的應用領域也在隨著技術進步而不斷擴展。美國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了能打印皮膚、軟骨、骨頭和身體其他器官的三維“生物打印機”。人們還使用三維打印機來制造雕塑并修復雕塑,制造由塑料和聚合物制成的三維物體并打印出了食品。
  三維打印技術排除了使用工具加工、機械加工和手工加工,而且改動技術細節的效率極高。在英國,相同的技術被戈登·默里設計公司用來幫助制造前衛的T.25型城市“生態汽車”,這款汽車已于2010年7月面世。
  隸屬于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的一個科研小組正致力于利用此技術打印出飛機的整個機翼。截止2011年3月研究者已使用該技術制造出了飛機起落架的支架和其他飛機零件,其打印出的支架同一只鞋子的大小一樣。
編輯本段社會影響  有些業內人認為,三維打印技術對制造業的影響將可與噴墨打印機對文件打印的影響相媲美。15世紀出現的活字印刷術讓手寫體變成了印刷體。印刷機同那些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機器一樣,高效地打印出同一物品的副本,但是,其在打印個性化文件時的效率并不高。后來,噴墨打印機使打印變得更便捷、更廉價、更有個性。如今,盡管傳統打印機仍然打印著大量的書籍和報紙等,但更多的打印任務是由噴墨打印機來承擔的,它能按需打印出書籍、標簽、照片等。
  三維打印技術帶來的變化或將改變制造業的經濟面貌。許多人認為,這項技術將讓商業完全去中心化,逆轉伴隨著工業化到來的城市化進程,人們將不再需要工廠,屆時,每個村莊都將擁有一個由打印機組成的制造廠,制造所需的物品。但是,也有人認為,城市的經濟和社會利益遠遠超出吸引工人到裝配線上工作的能力。
  有人堅持認為,三維打印技術減少了對工廠工人的需求,削減低成本、低工資國家的優勢,因而會增加發達國家的生產能力。不過,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他們稱,亞洲制造商也有能力采用該技術,而且,即使三維打印技術確實會讓生產重回發達國家,它也無法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因為與標準的制造過程相比,它并非勞動密集型的技術。
  而三維打印技術給物流公司帶來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2010年在由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遞有限公司(DHL)組織的一次大會上,有人就提出了這種可能性:當公司能夠在需求產品的地方打印出急需的零部件時,為什么還會從國外空運呢?
編輯本段產權保護  三維打印技術的意義不僅在于改變資本和工作的分配模式,而且也在于它能改變知識產權的規則。該技術的出現使制造業的成功不再取決于生產規模,而取決于創意。然而,單靠創意也不夠,模仿者和創新者都能輕而易舉地在市場上快速推出新產品。因此,競爭優勢可能將前所未有地變得比以前更短。[4]
  一旦物品能用數字文件來描述,它們就會變得很容易復制和傳播,當然,盜版也會變得更加猖獗,就像音樂工業出現的情況一樣。當一個新玩具的草圖或一雙鞋的設計方案在網上流傳時,其知識產權的擁有者會失去更多,因此,人們在知識產權領域進行的斗爭會更加激烈。并且,隨著開源軟件、新的非商業模式的出現,三維打印技術需要比目前更加嚴謹還是更加寬松的法規還有待驗證。
編輯本段面臨問題  現在三維打印技術的精度約為0.1毫米,而且打印機本身的售價偏高,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一臺普通三維打印機的成本有望比1985年的激光打印機還要低。
  但生物三維打印機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之一是其打印出的物體如何與身體其他器官尤其是大的組織更好地結合,因為任何打印出來的器官或身體組織都需要同身體的血管相連,而這可能非常難實現。一旦克服了這個技術障礙,在未來幾十年內,生物打印技術將成為一項標準技術。
編輯本段3D打印技術的爭議世界首個3D打印手槍試驗成功  科迪·威爾森(Cody Wilson)2013年5月5日,25歲的德克薩斯大學法律系學生科迪·威爾森首次完全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一把手槍。隨后他把手槍的設計圖紙發布在自己的網站DEFCAD上。威爾森自稱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可以獲得槍支。據Defense Distributed告訴《福布斯》的數據顯示,自從上傳3D打印手槍圖紙以來兩天,下載量就已超過10萬次,顯然3D手槍打印信息已經在網上廣泛傳播。最初大部分下載量發生在西班牙國家,接著是美國、巴西、德國和英國。
  Defense Distributed分享的3D打印文件均通過新西蘭互聯網企業家KimDotcom提供的Mega網站上傳,而用戶信息比如網站登錄信息和文件下載信息均已加密保護。此外3D槍支打印信息也曾上傳至海盜灣(Private Bay)文件共享網站。3D槍支打印圖以CAD文件的形式傳播,需要專業軟件來閱覽,接著便需要3D打印機來一個一個打印零件。[2]
美政府要求刪除網站下載資源  此事引起了正在推動控槍法案的奧巴馬政府注意。9日,美國國務院國防貿易法規監管辦公室(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Trade Controls)強令科迪·威爾森將其“3D打印槍支”的設計圖從網上刪除。對于威爾森以憲法第二修正案作為其正當性的做法,美國政府要求其撤下的理由則是此舉違法了《國際武器貿易條例》。現在,DEFCAD網站已經關閉了相關圖紙的下載。威爾森表示他不準備抵制政府的禁令,但強調這不完全是投降。威爾森反駁政府下達禁令的理由說,《國際武器貿易條例》并未限制公布可在圖書館查閱到的資料,他聲稱自己公布的資料可以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購買所得。

編輯本段中國3D打印技術發展  在2013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中國航母艦載機殲-15總設計師孫聰透露,殲-15項目率先采用了數字化協同設計理念:三維數字化設計改變了設計流程,提高了試制效率;五級成熟度管理模式,沖破設計和制造的組織壁壘,而這與3D打印技術關系緊密。他透露,鈦合金和M100鋼的3D打印技術已應用于新機試制過程,主要是主承力部分。[3]中國殲-15艦載機

  在傳統的戰斗機制造流程當中,飛機的3D模型設計好后,需要進行長期的投入來制造水壓成型設備,而使用3D打印這種增材制造技術后,零件的成型速度、應用速度得以大幅度提高。如果不是采用3D打印的增材制造技術,殲-15戰斗機至今能否首飛都很難講。“鈦合金3D打印技術已用于新機研制”,這一條消息立刻成為媒體矚目的焦點。《京華時報》引述孫聰的話說,鈦合金和M100鋼的3D打印技術已廣泛用于新機設計試制過程。報道稱,于2012年10月至11月首飛成功的機型,廣泛使用了3D打印技術制造鈦合金主承力部分,包括整個前起落架。“2002年,3D打印技術剛萌芽時,我們就進行相關技術研發,通過與北航的合作,目前已具備一定產業能力。”
  同時擔任“鶻鷹”飛機(殲-31)總設計師的孫聰透露另一個好消息,希望“鶻鷹”飛機未來和殲-20進行高低任務搭配,保持持續打擊能力,同時也希望“鶻鷹”的改進版能成為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相信在3D打印技術的支持下,這一天也會很快到來。
  用3D打印技術制造戰機,中國并不是第一家。1984年,美國開發出從數字數據打印出3D物體的技術,并在2年后開發出第一臺商業3D打印機。之所以叫“打印機”,是因為它借鑒了打印機的噴墨技術,只不過,普通的打印機是在紙上噴一層墨粉,形成二維(2D)文字或圖形,而3D打印則能“打”出三維的立體實物來。 以一個手電筒為例,3D打印機能通過電腦將手電筒進行立體掃描,創建三維設計圖,之后對這個立體原型進行“切片”,分成一層一層的,之后,打印機就將原材料按照設計圖一層一層地“噴”上去,直到最終造出一個手電筒來,只不過3D打印機噴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樹脂、金屬或者陶瓷等材料。
  美國空軍一下子就被這種新技術吸引,他們認為,如果將這種技術用在武器制造上,產生的威力將是驚人的。在航空工業上廣泛被使用的一種金屬是鈦,它的密度只有鋼鐵的一半,強度卻遠勝于絕大多數合金,如果通過激光將鈦熔化并一層層噴出飛機來,無疑將大大提高美國戰機的制造速度。為此,1985年,在五角大樓主導下,美國秘密開始了鈦合金激光成形技術研究,1992年這項技術才公之于眾。
  不過,由于在制造過程中鈦合金變形、斷裂的技術難題無法解決,美國始終無法生產高強度、大尺寸的激光成形鈦合金構件。2005年,美國從事鈦合金激光成型制造業務的商業公司Aeromet由于始終無法生產出性能滿足主承力要求的大尺寸復雜鈦合金構件,沒能實現有價值的市場應用而倒閉。美國的其他國家實驗室也無法攻克這一難題,只能進行小尺寸鈦合金部件的打印或進行鈦合金零件表面修復。
  我國于1999年開始金屬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技術研究,在國家“863”、“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的大力支持下,集中開展了鎳基高溫合金及多種鈦合金的成形研究,形成了多套具有工業化示范水平的激光快速成形系統和裝備;掌握了金屬零件激光快速成形的關鍵工藝及組織性能控制方法,所成形的TC4、TA15、TA12等鈦合金及Inconel 718合金的力學性能均達到或超過鍛件的水平,為該技術在上述材料零件的直接制造方面奠定了基礎;近年來,我國在飛機鈦合金大型整體結構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效解決了激光快速成形鈦合金大型整體結構件的變形開裂及內部質量控制兩大技術難題,通過對鈦合金零件凝固組織的有效控制,所成形的飛機鈦合金結構件的綜合力學性能達到或超過鈦合金模鍛件,已通過裝機評審并得到應用。
  中國的鈦合金激光成形技術起步較晚,直到1995年美國解密其研發計劃3年后才開始投入研究。早期基本屬于跟隨美國的學習階段,不過卻后來居上,其中,中航激光技術團隊取得的成就最為顯著。“觀察者網”文章表示,早在2000年前后,中航激光技術團隊就已開始投入“3D激光焊接快速成型技術”研發,解決了多項世界技術難題、生產出結構復雜、尺寸達到4米量級、性能滿足主承力結構要求的產品。
  目前,中國已具備了使用激光成形超過12平方米的復雜鈦合金構件的技術和能力,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鈦合金大型主承力構件制造、應用的國家。在解決了材料變形和缺陷控制的難題后,中國生產的鈦合金結構部件迅速成為中國航空力量的一項獨特優勢,目前,中國先進戰機上的鈦合金構件所占比例已超過2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3-6-30 10:52:15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等這技術普及我們還得混多久
3#
發表于 2013-6-30 13:12:23 | 只看該作者
工業制造技術新的起點,先要造這種3D打印機,還有新材料以及應用軟件的開發!
4#
發表于 2013-6-30 14:00:11 | 只看該作者
如果這東西普及了的話,恐怕要有一批人下崗了!!!
5#
 樓主| 發表于 2013-6-30 14:38:51 | 只看該作者
我是做模具的。在此之前,所謂的三D打印在模具行業就是逆向工程,做做樣板而已。材料多時用塑料或者是紙板之類的東西。難以想象,如果三D打印發展到金屬材料而且能夠滿足使用要求的話,對機械行業及其相關行業的影響怎么說都不過分!所以,才把這個東西轉摘出來,給社友們看看。
6#
發表于 2013-6-30 16:43:52 | 只看該作者
3D打印是不是又是一場工業革命

點評

應該是!對機械行業的影響不可估量!  發表于 2013-7-1 10:23
7#
發表于 2013-6-30 17:01:40 | 只看該作者
6月26-6月28號的北京展覽中有眾多的3D打印機很多,我還在展會上碰到了上海的崔老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7 16:11 , Processed in 0.1001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