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4| 39
|
你知道啥叫‘有用的資料’? |
點評
國外的技術很厲害,都有理論解釋。
油膜軸承,有本英國人寫的書,大概40-50年代出版的,基本解釋的很清楚了。
接受大俠指教。我會在這方面努力。不過我目前的情況比較特殊,最后很可能沒法保證油膜的存在,我只能先這么算著看看。兩套軸承,一軸一徑,只能保其中一套的潤滑。另一套基本只能靠硬磨。
有油膜承載圖,才知道軸與軸承受力位置,才能計算軸承,反過來,這個結構變形又影響油膜厚度的分布,這些東西是聯系的,不是單獨處理一個就了事,要有這個概念,哪個影響哪個了?其作用關系是什么?要懂這個才行
感謝大俠指點,目前著手點時自身變形承載部分,油膜部分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計劃換材料看看。
你研究滑動軸承,要從兩個方向入手,一個是軸與軸承自身變形問題,再一個是油膜的承載曲線與面積圖形問題,單獨研究一個,沒有效果,兩個結合在一起玩,就搞通了,
正好今天大俠在,就順便問問。目前我的方向依舊是打算從均衡受力入手,不過因為滑動軸承沒有滾動體部分,可能問題相對會簡單些。實在不行就知道推積分方程求解了。不過高數的基礎有點缺。再次感謝大俠指點。
偶然翻到個國內的關于滾子對數模線的論文,結果人家公式都懶得給你寫,看了半天,矛頭都轉到SKF的對數模線上去了。再找這個模線的資料,一頭霧水。哈哈。
恩,每次聽大俠解釋都收益良多。最近研究廓線,其實是研究徑向滑動軸承的內襯受力情況。印象中這種受力從兩端開始屬于非均勻分布,但是成何種分布卻沒印象了。于是翻資料,無果。
滾動球軸承,損壞以后,表現為‘十字磨損’,看上去就很怪異,兩條垂直交叉的亮帶,我就是通過讀人家的論文,發現這些東西其實幾十年前就有完整的理論解釋,國內大家都不懂,是因為沒有人讀過以前的資料
感謝大俠指點。最近順手研究了下廓線問題,結果發現找到的國內論文基本都是在混事。呵呵。
軸承的詳細資料,建議你去找米國、歐洲軸承行業有關的技術論文,這樣要有耐心去找,例如我讀過SKF關于鋼材的文章,比較好,歐洲大學,有些機械論文寫的非常好,針對性好,你要找你自己需要的那個針對性東西
| ||
| ||
| ||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10:48 , Processed in 0.10613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