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地源熱泵,冷熱源均是地球淺表,都是利用地球的尚未開發的可恢復的清潔能源。能效比基本上一樣。... - l0 t7 @- ?4 A& i) P3 ~
相同點:都是地源熱泵,冷熱源均是地球淺表,都是利用地球的尚未開發的可恢復的清潔能源。能效比基本上一樣。
' Y2 ^: F9 o a. q/ D不同點:
+ }0 `5 `: m0 i5 g) ?1、政府支持度:) s! d) r ~- R" u
a、 土壤源熱泵:明確支持和大力推廣,有些地區已經實施每平米給予不同程度50-100元的補貼(北京,上海,浙江,山東某些地區等)。
- ?; `; e1 z$ s+ ?) J4 Fb、水源熱泵:未明確支持和大力推廣,態度不明朗,有些地區明令禁止(天津,上海等)。
- ^, ]3 O1 i0 m1 u2、 環保生態環境:
5 S% ]( j5 K3 @a、 土壤源熱泵:真正環保,不抽取地下水,對環境無任何負面影響。8 M7 D: K; o4 Y6 q
b、水源熱泵:會對地下水資源、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實際上把對大氣的污染轉移到地下水水中,土壤中。雖然理論上抽取的地下水將回灌到地下水層,但目前國內抽取的地下水真正做到全部回灌的少之又少,回灌難落實,采水量大于回灌量,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嚴重時將導致地質層發生變化,地面沉降。另外,對水資源存在物理、化學、生物污染,怎樣保證地下水層不受污染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武漢湯遜湖地區做的地下水源熱泵空調,已經停用,沒地下水了!北京地區使用水源熱泵機組的地區,由于長期使用地下水,倒至地表層下陷。)7 @2 {- h( G# O5 y( H% A
3、適應性;
/ O, A, a; x8 Q0 X* R# Za、 土壤源熱泵:運行穩定,免維護。與地下有無水沒有任何關系。8 o6 }' d; R: v3 X1 S, C2 R
b、 水源熱泵:一旦地下水量不能滿足機組要求,系統將癱瘓。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一般3-5年需對水井、板式換熱器進行定期維護。
1 W1 N7 Z3 ]. b; a5 n4、壽命;
# Q6 T5 {7 {$ M+ f- r. B) pa、土壤源熱泵:土壤源熱泵地埋管換熱器由于周圍土壤無變化,故其壽命取決于換熱器本身,可使用50年。
: O/ r$ P8 [1 P1 u; D, W2 y$ sB、水源熱泵:主要取決于水井的壽命,達到設計出水的運行時間一般為3-5年。
) ]+ b( b7 M& @& A5、運行費用:(包括設備運行費用和維護檢修費用)2 P2 e# H$ ]5 I$ y
a、土壤源熱泵:土壤換熱器免維護。設備維護費用為0。
" p! S3 K1 Z' m: Qb、水源熱泵:水井、板式換熱器需定期(一般為3-5年)維護,費用不菲,需交納水資源費。
& c" z5 r+ F' i5 z8 @6、運行穩定性:4 z: D- V+ J* C1 x$ z) N/ N
a、土壤源熱泵:由于其與土壤進行熱交換,運行穩定性非常好。
* e# W2 _5 x0 g2 X4 d- C _9 ?b、水源熱泵;地下水量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不一定能滿足機組要求,一旦地下水資源潰乏,系統隨之癱瘓。' ^. z! D4 e( T! C0 @
7、運行維護:0 B! A' v5 k6 @& `9 S8 X+ c& Y7 ~
a、土壤源熱泵:土壤換熱器50年內免維護。
% x% k! X3 K, ]4 e* cB、水源熱泵:板式換熱器需定期維護;水井需養井,由于泥砂堵塞,回灌量逐年遞減,井的壽命最多3~5年。
8 Z! k9 }: G- O. N, W4 |/ }8、初投資:
+ N- `4 x$ ^+ I% V/ _( Q$ w- D& T4 z土壤源熱泵比水源熱泵初投資略大。
1 L9 n9 p: [2 i/ R: a5 H9、使用風險性;) y( i' A0 m0 D$ j$ p7 |
a、水源熱泵:風險性很大,地下水量的大小,國家對地下水源的使用政策都是不確定因素。誰也無法保證可長期利用地下水源。" H0 w7 F$ X, w+ |4 l
b、土壤源熱泵:無任何風險。國家重點推廣,扶持。: G8 {+ [$ Y+ N# K
10、能效比;水源熱泵系統采用板式換熱器間接換熱,雖然保護了機組但機組的能效比約降低5%,和土壤源熱泵相當。有關水源熱泵的問題:
& z( f @. u7 y$ V2 q1、水源熱泵有它的優點,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它的應用受到地質條件的制約:水質、水量、地下水的穩定性等。地下水源熱泵大量應用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最為典型的是回灌井失效,回灌井堵塞和溢出是大多數地下水源熱泵都會出現的問題。
- E$ h6 ]% a0 v) r+ T2、水源熱泵由于它是利用地下熱能這一可再生能源,最近幾年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然而,就在這項技術逐步被人們所認識的時候,我國一些地區卻紛紛出現了地下水由于嚴重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嚴重的已導致地質層發生變化。
. i' C& J8 q) J* ]1 T3、國外如美國、歐州主要研究和應用的地源熱泵系統以及我國研究和推廣的重點均是土壤源熱泵系統而不是水源熱泵。在美國地源熱泵,是通過采集土壤、江河湖水中的熱量或冷量,多采用密閉式的系統,一般設計時,不與地下水資源直接接觸。很少進行地下水的抽取。: A! T' K2 A* {8 ~# }
在中國可能理論上可以達到環保,但是實際在使用過程中完全會發生變化,情況如下:2 I- R1 ^4 G2 s! ?1 _# F
1)、系統容易被泥砂堵塞 & ]8 P) h9 Y2 y( z
2)、水抽幾年就沒了
! ]; [ u) f, r3 h: h. j3)、存在物理、化學、生物污染等地下水污染
) Q2 I5 M* B( T7 z7 j* G0 Q4)、無法100%回灌,回灌難落實,采水量大于回灌量,水資源浪費. r4 I, Y) S' J {7 K, }
4、應用水源熱泵系統受到許多條件限制:一是這種系統需要有豐富和穩定的地下水資源作為先決條件。在實際工程中,地下水源系統的經濟性與地下水層的深度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地下水位較低,不僅成井的費用增加,運行中水泵的耗電量也會大大提高。二是地下水是否充分回灌問題。雖然理論上抽取的地下水將回灌到地下水層,但目前國內抽取的地下水真正做到全部回灌的少之又少。即使能夠把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怎樣保證地下水層不受污染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三是使用的經濟性問題。由于水源熱泵系統實際消耗的仍是電能,加上需要支付的地熱開采費、水源抽取費、排放費等,綜合起來運行成本并不低。因此地下水源熱泵系統具有高投入、高風險性,投資者在決定使用時一定要因地制宜、慎之又慎。
2 a- u0 H# k1 W( U$ l5、地下水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是國家的一種戰略物資,而且一些水文地質界的專家對當前地下水源熱泵的發展也持保留意見,因此,對于在我國大面積推廣這種系統應采取慎重的態度。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地熱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對地熱資源的開采應嚴格把關和監控,以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越來越寶貴的地下水資源,保護家園,造福后人。 5 n' {. ]: J6 c( W- A3 l
6、地下水屬于優質淡水資源,儲藏量有限,大規模、過量開采地下水,可能產生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破壞地下水環境和生態環境等,其影響深遠甚至無法彌補。! [+ N2 [/ G7 G3 r/ s6 n. |& H
7、武漢地區雖地下水量豐富,但1999年和1998年相比,全區地下水位呈下降趨勢,下降幅度在0.14-1.11米之間。多年以后,地下水位到底會下降多少,是個未知數。水源熱泵是否能長期穩定的運行,誰也無法保證。而且有資料表明,上水源熱泵系統的地方,地面沉陷每年約為0.5-1cm(比如武漢香榭里花園)。多年以后,會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n6 v1 s% k: C3 }
8、目前中國的地下水資源形式已十分嚴峻,國土資源部的調查標明,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地下水位呈總體下降趨勢,華東、中南和西南有升有降,黃、淮海地區在區域上呈不斷下降趨勢,河北與河南北部地區以及山東黃河以西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已經連成一片,從而形成一個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地下水降落的大漏斗,總面積已經超過4萬平方公里。天津唐沽地下水過量開采,導致海水滲透進去,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西安由于地下水過量開采,導致大雁塔傾斜近1m,并且形成13條縱、橫向裂縫,長達50Km,鐘鼓樓下陷135mm,專家呼吁,近年來大量開采地下水而誘發的地面沉降,海水入浸、突發性巖溶坍塌等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專家強調指出,大漏斗的形成并不僅僅標明我們仍在超采地下水,它還標明水危機意識還沒有真正深入人心,為了維持今天的發展,人們一直在喝“子孫水”,長此以往,深層地下水將會喝光、用光,我們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就成了“無本之木”,這才是影響千秋萬代的大事情。4 w; f6 [/ u; _6 W% r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