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0| 59
|
拿過老板技術股的人,來說幾句 |
點評
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兩個好朋友合伙開廠,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業務。兩人從小作坊到年利潤過千萬,最近幾年生意開始走下坡路。終于兩個好朋友要分手了,跑業務的朋友可以繼續做下去,但搞技術的只能。。。。。。
對于社會,不能用小概率事件去推算,華西村是合作化,全國沒有一兩家,中央支持的依然是‘包產到戶’,鄧的偉大,在于了解國人的人性,這才徹底廢除了毛的合作化,北京有些老板給司機提供住房,能普遍嗎?不能
我們這幾萬家企業只有1家是這樣的,連掃地阿姨都是開汽車的,年底分紅比工資多。
小概率事件,依然值得祝賀,但沒有普遍社會意義,假如這些東西可以大范圍推廣,中國工業必然有飛躍,只可惜現實不是這樣,但我也依然佩服理想主義者,他們是社會的表率,希望盡可能多維持一段時間,讓他人效仿,
真是黃金搭檔
這樣的情況,確實很羨慕,很少見的!
工作中,有些工作難以量化,不可能做到100%正確的區分,只有憑借兩人的寬闊心胸才能越走越好,如果有一方心胸狹窄的話,肯定就會鬧翻。
評分 | ||
| ||
| ||
| ||
| ||
點評
高興的時候近百W,要是年終‘牌場’失利,只能小意思一下了。
| |
點評
人活在社會中,一定要遵循普遍規律,看問題看多數,看社會大部分狀態,看普遍誠信狀態,80年,中國第一次物價飛漲,一個書記出來說話,說,誰說漲價了,大蝦才3毛八,貴嗎?人家問那里知道的,他答他家保姆說的,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6 23:13 , Processed in 0.10911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