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2266998

所謂‘阿根廷化’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3-3-8 12:51:23 | 只看該作者
國家需要有戰略眼光的人去領導啊

點評

國家需要有魄力的人去改變社會如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等  發表于 2013-3-14 07:47
12#
發表于 2013-3-8 13:13:20 | 只看該作者
不要羨慕別人,還是搞好自己吧,先不愁溫飽再說。
13#
發表于 2013-3-8 16:43:22 | 只看該作者
希望樓主推薦幾本書看看,技術的也好,歷史的也好!
14#
發表于 2013-3-8 19:41:08 | 只看該作者
國家貌似也在重視這塊,軍工一塊抓得緊。近十年,跟軍工相關的研究所的待遇提升了不少。身邊有同學去中船719、701,三江總體所,工程物理,過得都還算滋潤。以前這些地方待遇過低,都沒什么人去。待遇提上來后,他們成了買方市場,要求高了,去的同學條件不錯。

點評

軍工抓的緊的前提是,民用工業獲得的市場和資源越來越少,政策和資金越來越向軍工傾斜,造成更進一步的國進民退  發表于 2013-3-13 11:37
15#
發表于 2013-3-8 20:10:35 | 只看該作者
為何不見上面著急呢?{:soso_e132:}
16#
發表于 2013-3-8 21:03: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wilhelmhomo 于 2013-3-8 21:04 編輯

阿根廷:現代化進程百年迷途
在拉丁美洲經濟發展史上,阿根廷徘徊近一百年的現代化進程可謂是一宗謎案:一個擁有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同樣條件和起點的國家,一個百年前就已躋身世界十大富國行列的國家,卻在漫長的探索現代化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陷入緩慢增長或停滯不前的怪圈,特別是進入21世紀伊始,還爆發了全面的金融危機并引發社會政治危機,人均GDP從原先8000美元腰斬至不到4000美元,成為發展中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社會標本。

    阿根廷究竟發生了什么?阿根廷發展經濟學家羅貝托·西門內斯認為,阿根廷被推向世界現代化大潮的邊緣,從發展理論來看,滯后并處于較低水平的工業化是導致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的主因;從經濟政策看,政府在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之間缺乏政策平衡;從社會政策看,沒能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的關系,時而過度注重社會福利導致財政嚴重赤字,時而過度追求經濟增長導致收入分配嚴重不均。

    嚴重依賴農牧產品出口

    150年前,在歐美產業革命的帶動下,阿根廷成為歐洲特別是英國主要的原材料供應地,羊毛、小麥、牛肉源源不斷供應歐洲市場,為阿根廷帶來了大量外匯收入,到1914年阿根廷人均收入已經比肩德國和北歐國家,高于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和瑞典,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為大西洋海岸僅次于紐約的第二大城市。

    1929年至1933年,歐美大蕭條來臨,全球貿易環境惡化,歐美大國以鄰為壑的貿易政策加重了危機,也使阿根廷依托農業出口的經濟模式陷入困境。

    二戰以后,世界經濟已經步入高級工業化階段,世界各國在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擴大對外出口競爭力上展開了競賽。一個沒有工業化的國家,一個完全依賴初級產品出口的構架必然受制于外部世界,盡管阿根廷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就比較優勢而言,其農牧產品生產和出口占有優勢地位,但是僅僅依靠少數產品出口,不實行多樣化戰略,不通過提高工業化水平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只會在新一輪全球化產業競爭中落伍。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阿根廷“數次貽誤了把繁榮時期來自農業的利潤投向建立現代工業體系的機會”。

    滯留工業體系初級階段

    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受形勢所迫,阿根廷通過進口替代模式著力構建工業體系,但是這一體系主要以初級農產品加工和輕工業部門等為主,目的是滿足國內民眾基本需求,替代過去需要進口的生活必需品,被認為是較低水平的工業化,而以國有化和公共投資拉動的石油、化工、軍工等重工業體系的構建直到50年代才開始逐漸展開。進入60年代,當計算機在很多發達國家工業領域被廣泛應用,工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趨勢已經不可阻擋的時候,阿根廷卻面臨著尷尬的處境:既沒有在工業領域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又未能擺脫對農牧產品出口部門的依賴。

    直至今日,阿根廷工業化雖然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工業體系也只是停留在進口加工裝配階段,生產設備、半成品等嚴重依賴進口,產能規模受制于農牧業出口部門的創匯能力。一旦國際市場風云變幻,農業部門創匯能力銳減,政府只能靠通過發債、增發貨幣等方式負債經營,由此導致通貨膨脹、政府赤字甚至債務危機等連鎖反應,這種局面至今仍未改變。

    阿根廷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起步盡管有些晚,但是方向是正確的,如果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政策能夠延續下去,時至今日也能趕上世界現代化潮流。但是過去幾十年阿根廷的發展進程極不穩定,政府在兼顧全民福利和經濟效益,以及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之間作出政策選擇時缺乏平衡甚至走極端,導致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缺乏穩定性和長期性。

    錯失升級產業結構時機

    西門內斯認為,自二戰以后,全球大市場已經初步形成,各國都在緊跟全球產業趨勢,一方面鞏固自己既有優勢,同時又通過產業結構升級構建新的適應于全球市場的優勢競爭力,最終目的是在全球貿易和國際分工布局中掌握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份額。作為發展中國家,能否根據全球產業趨勢調整發展戰略,是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阿根廷錯失了幾次升級產業結構的時機,自然無法分享全球化帶來的市場紅利。

    曾經比肩歐美的拉美大國,在經歷了上世紀初幾十年輝煌之后,如今仍在現代化的道路上蹣跚不前。當然,一個國家發展進程無法用單一的經濟或產業因素解釋,實際上阿根廷現代化進程受阻是經濟、社會和政治多方面因素交織的結果,這在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中已經得到充分的體現。縱觀阿根廷近一百年的發展歷程,似乎可以用這樣一個怪圈來描繪:發展模式偏頗產生經濟問題,經濟問題導致失業和分配不公,社會不平等加劇社會動蕩,社會動蕩帶來政治力量洗牌,政局頻繁變動使得發展政策難以為繼,真所謂左中右政黨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之后國家經濟依然原地打轉。

    西門內斯認為,如果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不能營造公平的社會秩序,再好的國家發展戰略也難以奏效,在全球化時代各國的現代化競賽,競爭的不只是發展模式的優劣,更是政府協調社會利益和保持政局穩定的能力。他說,制定富有前瞻性的產業政策、強有力的政府領導和公平的社會分配體系,至少從阿根廷來看,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前提。但是之前的經濟結構已經積重難返,社會利益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加上國際經濟和貿易環境能否再次出現繁榮周期尚未可知,未來阿根廷突破發展瓶頸的前景不好預測。 (葉書宏 趙燕燕)

點評

謝謝分享,有很深的見地!!  發表于 2013-3-10 09:32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生而為贏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17#
發表于 2013-3-8 23:23:2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應該還好吧,至少社區里還有這么多有志青年熱衷于工程。
不過這大概是玩工程的一個遺憾吧,有一天大廈將傾,恐怕一木難扶,所以大俠高瞻遠矚,警鐘長鳴是對的。
俺本不喜歡造勢,但慢慢發現造勢的好處。就像一位在很冷地方住過的朋友講的,如果不持續往火堆里加柴的話,冷氣會慢慢侵入,結果是火堆里的柴還沒有燒盡,火就滅了。
所以998大俠要勤發文,用自己成功的例子鼓勵后輩,不要有一天世人皆醉我獨醒,那樣挺可怕的

點評

成功的例子足夠多還好說,就怕成功的都是搞地皮或是走仕途的,就現在這趨勢沒柴加就完了  發表于 2013-3-11 15:20
18#
發表于 2013-3-11 22:54:49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個民族心態的問題,從小學教育開始,自立自強的意識就逐漸沒落,都在向所謂的利潤利益最大化狂奔,是我們跑的太快?還是丟的太多了。。。
19#
發表于 2013-3-12 00:06:13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會菲律賓化或拉美化,原因有二,一是老齡化和劉易斯拐點,二是居高不下的基尼系數。
20#
發表于 2013-3-12 10:23:42 | 只看該作者
跟淡水河谷還是有貿易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9-13 01:26 , Processed in 0.05585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