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機械,多去現場,就能明白很多事。 ' L; {% M8 I. J S& z$ D! |: C' e
1 ~8 c. N a2 A
否則你一天到晚坐在辦公室,那知道現場的情況哪,哪知道現場的復雜多變哪,哪知道按你圖上作業有時還有可能會有橫空出世的事兒出現哪。。。 3 r1 R! l/ s# ]0 K
一天到晚坐在辦公室,眼兒對著電腦熒光屏,看著放在邊上的圖紙,望著翻開的書本,吹著空調,說不定還聽著輕音樂,口中還嚼著口香糖,當然也可能叼著煙。。。嘿嘿,多爽哪。
2 u& ^% R$ d$ c- F
是啊,的確爽啊。但是你就能確定你設計的東西一定能滿足工作要求,一定能符合加工制造,現場安裝。。。是一個最優化結構?
1 r, D9 Z! o" H. L J1 N3 S( ^% a' n) h . w0 m% S6 {$ b5 c
; c# p# a2 z Z/ b" d$ c現場是個大熔爐,各式各樣的情況多可能發生。 7 L, T7 W7 [9 X; Q; a
可能你的方案的確沒問題,但是在搞基礎時發現了一些意外,比如天車承重柱的碑基與流水線上的機器底座有干涉現象,而一時又沒有好的方法去處理基礎,乍辦哪,有沒有好的方法哪,有沒有好的處理方法哪。。。實在不行能不能重新改方案以滿足生產需要哪。。。
. V. P `1 B' W3 w
比如,搞好基礎后發現有基礎滲水現象,哪乍辦哪,如何處理啊。。。 3 v" x; `2 N: }+ W; q3 A
調試時產生的一些噪聲,是正常的嗎?有些情況你在辦公室中是根本沒法子知道的和感受到的。。。
5 b8 {" J- F' k9 Y1 Z; o& A( N! N
調試時,出現了故障,產生了不穩定現象,達不到機床要求,是機械?是控制?是液壓氣動?還是干涉?。。。你得將故障問題是何處產生的地方判別出來哪。。。你找不出來,可能幾十號人就眼光盯著你,看你如何處理。一條線的安裝周期也在等著你,老大們的語氣也在追問著你。。。還有還有自己的自尊心也由不得你。查資料,找原因,你吃不香,睡不好,逼著你去想法解決問題。。。 N' e* F: _ C6 F& c7 d
6 T' z4 u; a+ U' }7 F! L& ~0 Q, x
/ b& j" X$ R+ x; ~' Y% p現場是復雜的,他可比單獨看圖復雜多了。單純搞技術,也既是純與物打交道,而且還可能只涉及到自己的所謂專業。但是只要到了現場,并不是純與技術交道了,他還涉及到方方面面,還涉及到各個專業,各種各樣的人,有善良的提醒,有惡意的下拌子,也有與已無關的看熱鬧。你得學會區別,作出相應對策。他對個人的綜合素質的要求就相對要高得多。。。你在現場有可能啥得“懂”,是個通“才”,實在沒法子時,你還得有“急”才,這樣才能鎮得住場子。每一步多是逼著你要進步哪。
1 @: k7 T* K6 O
當然,如果你將一些看上去比較麻煩的事兒處理好了,等待你滴就是鮮花啦,掌聲啦,贊揚聲啦,說不定后面還跟著一只紅包。。。哈哈,更主要還有你自己對自己的一種自豪感,也就是“臭美”喔,“虛榮心”喔。。。
& R. ^8 W2 }$ W3 e7 l- X& j
沒有這種經歷,你對自己設計的東西有可能沒有從根本上完全搞明白。 % b! @ E5 Q, |7 p9 e+ w/ e, k
& h5 u C1 g" ?4 x+ z0 H- v
# l5 H' g& m' P$ D5 A
通過現場的洗理,你對機械的理解可能更加精進了一層,因為你對現場的情況及機器功能的進一步了解,那么,對你今后的不管是設計工作還是其他涉及到機械的工作,俺相信肯定是進了一步,就是你將來轉入銷售,轉入管理或者說其他工作,那么就在涉及到技術時就會言必有據,言之有物。。。
; P; j* \; }/ E" g
當眼看著你親自設計的機子在首次動作時,那種心靈中的一些震憾,那種感覺,在平時是沒法子感受到的。。。 當一臺由你親自設計制造好的機子經過千辛萬苦成功后,這種自豪感你會永遠記憶在腦海之中。
* W, @) M& U4 F- F; G
* C- q2 T8 _$ x! x
5 j5 `2 b, [7 g& f6 D你說,想搞好技術,要不要去車間現場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