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黔遵客 發表* b& M2 k7 P$ ?+ }. O2 x: Q
回復上面6、7樓的大俠: 1.我所做的就是做破壞試驗手順及標準; 2.標準我正在求教中,我所知道的就是破壞試驗,兩板件剝離開后,熔核直徑大于點焊電極頭部直徑的60%以上為OK品(參照日本某大公司的作業標準書換算后得出),我在發此貼時將該比例設為80%以上,是為不合適。 3.我需要各位大俠給我更多的破壞試驗后判別OK與否的更詳細標準。 4.當我將本次點焊試驗手順及標準做完后我將發到社區與大家分享。 8 u5 R- q) k% L! T' F! \3 t5 r1 f
在我所接觸的汽車車身鈑金件焊接中,全破壞后的熔核徑不能按照換算得來,日本鋼材的材質與國內的鋼材(寶鋼鋼材,)材質不同,基本上國產化過程中,產品試制用的是接近于所要求的鋼材材質的牌號
1 K, u6 z5 } g4 H+ x/ @另,全破壞時,基本原則是,薄板上的肉粘到厚板上,其熔核徑可以通過經驗公式得來或直接用經驗參考表 ) g* H) ?, o& W$ }
厚度不同的板件組合,按照薄板件為準,都有其容許的最小熔核徑,按整車廠的標準來定就不會錯了 ! k$ Y8 a/ a0 [* E- I. w0 g
0 x% v: k/ Z0 M, d3 c' a- v$ q7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