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鵬大俠,我感覺你的說法有些問題:( f1 \- O M" t x- \; P7 N k
$ G* T+ G( m: K8 L) n. i
1、“假設,設計上確實對兩軸段和總長都有要求,假設要求公差均為0.1。”你的這種假設一般是不存在的,即使因為特殊設計要求,出現了這種情況,解決的辦法也只能是三個尺寸鏈環節中的某一個環節相對其他兩個次要些的作為封閉環處理,這樣的后果是另外兩個組成環的允許公差值被縮小了,以滿足封閉環的公差要求,從而加大了加工難度。2 L( v; {, v2 c1 \& y
% P, Z& } B0 ]5 r' Q* G
2、“而如果不按標準制圖,三段尺寸都標注公差的話,就可以靈活安排工藝,如果某個尺寸誤差大了,通過控制另外兩個尺寸,也可制出合格產品,也就是說工藝性更好。”你這段話說的就更沒有道理了,我假設總長300做到下差極限了,299.9,那你中間的臺階做起來不是公差帶一樣的被縮小了,給加工帶來的方便只是一句空話呀。
. f2 d: p7 o1 ]1 k `" q$ C G& C/ }( ?7 y6 e3 x: p# C S
3、制圖標準中的尺寸鏈要求是經得起推敲的,你設想的情況,好像不太好實現。如果說你的想法唯一的可取之處,我看大概是:加工到一半如果發現前面工序加工有問題,提醒后面更嚴格些,而不使工件報廢。但這個工作,如果按標準的尺寸鏈標注尺寸的話,工藝尺寸也按標準計算好,已經在事前避免了。9 l6 h# g1 n% Y( v; b) Z
- y W3 k2 [+ v7 U# ~1 b$ @- d
呵呵,不知道我是否正確理解了大俠的意思?還是我想簡單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