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5486|回復: 70

這個是真的嗎?國產發動機的難關真的過去了嗎?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2-11-18 21:10:3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TT杜蕾斯TT 于 2012-11-18 21:12 編輯
0 v! p; h4 p5 u$ U/ v
( U' j% H* `5 r( j8 z5 N! c這段視頻是在網上無意看到的,小弟對高精尖的東西幾乎不動特轉來讓我們這個有著三十幾萬工程師的論壇來鑒定鑒定/ M8 r1 E- ~$ Y; y/ J

1 x* f( t% H4 C: i這也太逆天了吧9 j  ]3 j4 Q! h. _; s) b* t5 L1 _3 \
, b/ |7 d: n+ J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2-11-18 21:22: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TT杜蕾斯TT 于 2012-11-18 21:50 編輯 - {1 W7 g! ?+ V1 L4 f

% V7 r, ?4 A0 H; c+ F請各位舍友認真聽完仔細聽完  七分鐘之后絕對雄起
0 u; k" v' M0 O$ r" @, t內容提要。3 J% X4 e2 N8 G& |
  1。2012年奧巴馬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宣布創立美國“制造創新國家網絡”計劃,成立15個制造創新中心組成網絡,投資10億美元。經過5個多月的論證最后還是選了“增材制造”作為第一個中心的研究方向。
9 w2 L! M1 D. x: {  2。一個發動機葉盤,傳統工藝制造屬于“雕刻”,最后剩下來的只有7%。
+ A) q3 l3 d4 e0 M  3。f22鈦框,面積5.53平方米。3萬噸水壓機模鍛件能達到0.8平方米,8萬噸能達到4.5平方米。& }& m8 A) }5 K& ^- C# e2 A
  4。傳統方法,鑄錠,制胚,模具,模鍛。舉例一個很小飛機框,寶鋼等溫鍛造,模具7千萬,分攤到每一個零件,模具費就有幾十萬。又舉例美國的一個飛機零件,壓成一個餅3噸,到最后加工完成只有144公斤,材料利用率不到5%。) c9 C& w9 v. u
  5。用他的增材制造,材料利用率80%左右。. s2 }/ C  C9 t6 E7 N2 ?0 x
  6。我們打印出的最大的整體結構件5平方米,美國做不了。& y1 c7 @4 {4 Y; A3 V
  7。激光打印出的零件,超過或者等同于鍛件的性能,抗疲勞強度,比鍛件高32-53%,疲勞裂紋擴散速率降低一個數量級。常規性能和鍛件差不多,但高溫、持久、抗疲勞性能比鍛件好很多。# Y/ }: k1 z$ O6 ?
  8。飛機起落架的超高強度鋼,用此方法抗疲勞強度可以比鍛件高20%。渦輪葉片用此方法900度疲勞強度可以比第二代單晶高40%。
" H) a3 {  K, d, l2 j) h1 ^  9。應用方面,2005年開始,919是可以說的,其他的都不能說(涉及保密)。919,雙曲面窗框,只有歐洲有有家公司能做,周期2年,先付200萬美元模具費,而且零件非常貴。而我們55天就做好了,4大件,2件已經裝上了飛機。
8 j$ @9 N3 U$ X- l' F  10。翅膀根的受力件,我們做出來136公斤,鍛件1706公斤,節省材料90%+,節省了大量材料。10年,已經做完了性能測試,比鍛件還要好。* p: S% g/ K0 F3 l& P
  11。05年做出圖示零件(猜測是軍用飛機上所使用),需要5天,現在只要幾小時。% x) W1 I& Q" B1 _. @# J
  12。06年某飛機起落架的關鍵零部件,目前已經批生產,已經受2000多個起落。如果沒有這個技術,這個飛機就出不來,可能要推兩年。+ U' X: B- P7 n# X8 O# z. q
  13。某飛機上非常復雜的一個零件,鈦合金,一架飛機好幾個,現階段傳統技術無法做出來,國內三種方案去研究,兩三年不成功,后又去找國外。國外先說能做,看到圖紙以后,說做不了。我們臨危受命,去年5月19號開始,現在已經裝了很多架飛機。
& E5 d; K: ?8 M6 ^: n  14。某飛機零件原來鍛胚580公斤,我們做出來36公斤。580公斤鍛胚,我們沒有這么大的鍛造裝備,鍛不透,性能都不合格。就算加工出來,內應力很大,變形、開裂,成品率非常低。
1 ~  f2 L4 ~3 q" B  15。(吐槽f22),f22的機翼和機身連接件,超大超復雜的鈦合金構件,因為太復雜20、30萬噸的水壓機也做不出來。美國人就分成三個鑄件,然后熱等靜壓再焊接,鑄件的性能很差,但美國人沒辦法,f22就是這樣用的。(換了一個圖片)我們激光成型就可以直接加工出如圖示的這么大的零件,這是一個整體(意思是不用分段鑄造然后焊接),上面站了一個人,大家可以看出它的尺度。他的性能比鍛件還好(意思是當然就甩鑄件幾條街了),可以毫不謙虛地說,這是迄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結構最復雜的構件,美國人也只能是鑄造,鍛是不可能的,焊也不可能,因為焊出來的性能不行。這個已經通過了8000小時的疲勞試驗,一年多時間。就這個構件,鋁合金、鋼大家看看能不能做出來,更何況鈦合金。0 D% U  g# \( H( g/ I$ A! }% y
  16。我們發動機不行,心臟病,未來發動機就是一肚子的整體葉盤,葉片和盤子分開的重量太重。而我們現在可以葉片和盤子同時出來,而且葉片我們可以隨心所欲控制組織,讓它長成柱狀晶,他的高溫性能就很好,這里我們讓它長成等柱晶,**疲勞度就很好,如果溫度再高,我們就可以換材料,它可以做到隨心所欲,一種零件可以用很多種材料來做(不知是在同一個零件上的不同部位,還是同一種零件用不同材料)。
( Z# X6 M/ R, N  {  17。我這里面都沒說具體的零件名稱,牽涉到保密的大家都不要說,也不要拍照。我盡量做到沒有放(圖片)零件,只放毛胚,因為零件還是比較敏感。
5 e; ~: L: Z) ]: Z6 Z0 }& P! n  18。這種加工方法,不能包打天下,適合難加工的、高性能的、貴的、別的方法做不出來的零件,優勢是成本、周期、性能,這個方面我們走到了美國人前面。) ]* q6 t# K$ _
  19。設備用的激光器都是進口,擔心被美國人卡脖子,希望國家在大功率激光器上重視。8 j/ r  a: r- L  M) H# u7 h
  20。5年前曾經和飛機總設計師聊天,說我們快速設計飛機,都是整體、大型、超長的結構,在2、3個月內就把飛機造出來,不開一套模具,不打一個鍛件,不做一個焊縫。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個夢想,但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夢想了,我們已經有這樣的潛力,只是目前能力有限。(這一段其實是欲言又止,應該是涉及保密,只好把能力藏著掖著了。這件事肯定在做,最近航空大爆發,絕對和他們這個技術有關。)
4 \- s  }6 D, x; v! z7 ~. A6 V, Y* m1 d; N  C- A

點評

說的我一頭霧水!  發表于 2013-2-6 23:06
這個演講者給我留下的印象不太好,不夠沉穩,浮躁,說的內容無非是美國人做不了的我們能做,做的比他們還好,臨危受命反而能解決歐洲解決不了的問題,我覺得要么是吹牛,要么是特意避開了一些技術難題強行上線。  發表于 2012-11-24 23:25
絕對放狗屁。 如果真的有這個能力,軍隊全包,不要開放民用,一年軍費劃幾十億給他老百姓也不會反對  發表于 2012-11-21 19:16
商用的激光器國內有個大族激光,號稱國內第一媲美德國通快,但其實只做小功率的,沒有大功率的。這方面好像確實有很大差距。  發表于 2012-11-20 17:37
你說的是3D打印技術吧。剛剛了解了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發表于 2012-11-20 17:26
3#
 樓主| 發表于 2012-11-18 21:24:57 | 只看該作者

點評

真厲害,前沿呀  發表于 2013-2-6 23:10
這好象沒看夠,吃不飽的感覺。  發表于 2012-11-24 23:07
震撼  發表于 2012-11-19 07:11
4#
發表于 2012-11-18 21:29:51 | 只看該作者
只是說,突破了很多重大瓶頸 一個* B  U- E, i9 k/ U/ E
5#
發表于 2012-11-18 22:00:59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內容我不太注重了...已經疲勞了..關鍵是消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有多高??
6#
發表于 2012-11-19 02:33:13 | 只看該作者
頂一下   中華民族萬歲
7#
發表于 2012-11-19 07:38:13 | 只看該作者
是真的話那以后產品的開發和制造都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趨于實用化比那些只能打印膠水的3D打印機更有意義,和我以前的一個構思很像,現在已經做出來了,現在技術的發展真是太快了

QQ截圖20121119072039副本.jpg (61.29 KB, 下載次數: 70)

QQ截圖20121119072039副本.jpg
8#
發表于 2012-11-19 07:46:48 | 只看該作者
可笑,美國的直接制造技術秒殺,基于中國人愛吹牛的毛病,無視。當年有個光伏光電轉換率98%的新聞,本社區還有,但新聞沒了下文也是事實。當年漢芯、麒麟操作系統曾同幾何時,名噪一時,然而呢。

點評

機翼這么大的零件,就不知道了。還有這樣做出來的零件機械性能怎么樣也不知道,我前一段時間去上海參加一個論壇,張曙教授的演講題目就是這個。  發表于 2012-11-20 17:44
現在所謂的3D打印,就是用激光發生器把金屬材料融化然后一層層敷上去,原理類似于打印機。這樣生產機械零件當然很省材料,但是這項技術并不是中國發明的,而是從歐美先出來的。至于能做到多大,能不能打印出飛機機身  發表于 2012-11-20 17:42
我也只是拿出來問問 因為不信所以拿出來讓大家評評  發表于 2012-11-19 19:13
習慣了就好,從來不相信什么什么的報告,只看事實成功,光說不練有什么用  發表于 2012-11-19 13:11
說什么都不重要,飛起來就是最好的證明,無論什么系統,什么材料,什么能人,拿出來亮一下,玩一把,就說明一切,毛子發動機壽命是米國幾十分之一,至今沒有突破,不能超音速巡航,不能實戰,  發表于 2012-11-19 11:20
9#
發表于 2012-11-19 07:49:0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希望是真的    加油6 u) l( y0 j0 }" C/ K
來自:中國機械社區 Android客戶端來自: Android客戶端
10#
發表于 2012-11-19 07:53:55 | 只看該作者
TT杜蕾斯TT 網友好!
$ n* v% l6 W: D0 ~- A/ `8 F7 H
# a( ?' B- r" ~與你正好相反,我對高、精、尖的科學方面的新技術、原理、工藝、設備一直都在關注、跟蹤、了解、學習、應用、……!8 R4 g- N$ \/ c2 @" p$ l* W# X
.
9 j3 x) v3 Y  O: i+ }& r根據我所掌握的各種學科的知識量,對你所提供的“ 北航大學王華明教授就飛機鈦合金激光快速成型的應用在中科院講座”,這一視頻進行判別、分析、認為:我國產發動機的難關真的過去了!!) `8 ~) M0 F' ~; \  Q) Z
..) P; q# ]! o( X5 k
但這里要說明的是,傳統的制造發動機工藝方面的難關還在,在傳統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工藝方面我國并沒有突破3 S) v$ u$ k$ n- H. p- \
.
5 Z2 Q, N; m# }5 t$ l* y好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另辟蹊徑的機遇,而我國科技界的決策層又緊緊的抓住了這一機遇,又將有限的科研經費投給了有能力的科研單位,得以使得我國產發動機的難關在采用新的工藝方面,探索成功并得以突破!!!
5 [  s& T6 Q, d7 e6 K7 f- k4 T.  y2 H7 h! U. F- w! a
為便于加深你的了解,上傳一些我在近兩年收集的有關航空發動機方面的文集。4 d3 }3 ?) c9 F5 h; J
.
4 _/ G! j6 Y0 \1 c; m% `關于3D打印機原理、工藝方面的文章,是當前網上的熱門,你收一下,我就不啰嗦了!5 H( [; |/ ]3 l/ `  D
.9 I6 Z4 _8 g, Q, f) z
syw   121119   07:56: `3 k1 V3 d7 ^# K3 D

新建文件夾 (121119)--近兩年收集的有關航空發動機方面的文集.rar

1.5 MB, 下載次數: 652,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點評

還在實驗室里,工業化是另一回事了,但不排除不計成本軍事化,但本質上仍不具備可比性  發表于 2012-11-20 15:15
老師好人!  發表于 2012-11-20 11:54
謝謝老師的資料  發表于 2012-11-19 19:19
老師其實我也沒法相信 畢竟差距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但那是傳統工藝突然蹦出這樣一則消息讓我一時也無法判斷所以拿出來讓各位論壇的師傅幫我判斷。  發表于 2012-11-19 19:16
老師好,這種技術現在不知道能有多高的精度?要不要后續加工?美國有強大的工業底蘊,掌握這種技術應該也要不了多長時間  發表于 2012-11-19 09:5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4 04:02 , Processed in 0.09615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