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過留名 發表于 2012-10-19 23:09 ![]()
" I+ S+ G/ U) s; }, {4 P" h明明是正面教材,有些人卻看不過去,真怪 6 U5 b: D4 @2 O. B6 L' ?) f
個人認為這種正面教材還是少一點好,我的意思不是否定她們的做事方式,而是反對目前我們社會環境這種呆板說教的方法.反對把這種事情作為教材來宣傳.這則新聞本質無非就是教育我們的莘莘學子,像她們一樣努力學習,努力向上,每個人都成為工程院院士級別才好呢,看到有人用某種方法實現了某種成功,就號召所有人都去學習這種方法, 可我想說這有什么用?: A8 Y+ k! V( _; @7 M9 m: m" r
假如你我都是工程院院士水平了,你還愿意去做個普通設計員么?就算我們每個普通設計員都是院士級別了,可我們的基礎力量還趕不上人家國外七八十年代水平,我們用50年前的技術能實現50年后或100年后的東西么?有人會說我們可以以此迅速普及50年的差距并超越國外,但大家想想,如果可能,那我們這樣的泱泱大國不用別的有十幾億人口,就算10%的人這樣努力,達到精英的高度 ,那也有一個億的人口了,相當于美國人口1/4,可能已經超過德國總人口了吧?你我周圍如此努力的人我相信肯定大于10%,就算做事沒有姐妹花那么瘋狂也都差不多吧,就是這樣,我們的技術不是還和人家相差幾十年么?美國,德國能達到這個級別的人又占他們人口總數的多少呢?而他們的技術有領先我們多少呢?3 I& r6 A0 O' }5 B2 l# n
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長,他的興趣愛好,都有他的做事方法,你非讓陳景潤去寫小說,我敢打賭,你肯定都不會知道這世界上有個叫陳景潤的人,讓袁隆平去玩編程估計我們現在還在餓著肚子呢.就算一個普通農民他對機械感興趣的話,還能自己設計并制造出具有實用價值的的農機呢,更何況我們這些科班出來的,我的想法就是讓興趣去指引學習,而且應該做到學有所用,像他們這樣,如果以后然他們進入她們所在學科前沿領域,我覺得那是她們最好的歸宿,但如果如此努力提高成績,將來去從政了,我覺得這是我們國家的悲哀與不幸.這也就是我們和別人差距的原因之一吧.
3 ]5 Z5 m) g' b* p, h# d7 M3 e!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