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承認,中國目前運行的核反應堆在核安全方面面臨挑戰,其中包括實際運行的反應堆型號較多可能引發的復雜問題。
這份最新報告表明政府即將重啟核反應堆建設的審批工作。去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中國暫停了這項工作。這份報告是政府評估中國核電工業安全整體舉措的組成部分。
此外,該報告釋放的最新信號表明,政府正準備接受世界上最先進的一些反應堆技術,比如日本東芝公司(Toshiba Corp.)旗下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研發的核反應堆技術AP1000。
周二公布在環保部網站上的這份報告承認了核專家長期以來一直爭論的問題:國內目前運行的反應堆型號較多,令在全國范圍內制定安全標準和應急響應機制更加復雜。
報告說,當前(核)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報告說,中國核電多種堆型、多種技術、多類標準并存的局面給安全管理帶來一定難度,運行和在建核電廠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的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
由國務院批復的這份報告明確列出了中國在核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并為2020年之前的核工業發展制定了路線圖,為中國這一全球最重要的核電發展市場重啟反應堆審批工作鋪平了道路。
但目前還不清楚有關部門何時會發布相關報告,詳細陳述中國在福島核事故之后的核發展計劃。也不清楚核反應堆的審批工作何時可能重啟。外界對前述報告的發布非常關注。
環保部在這份報告中同時表示,鈾礦冶開發過程中環境問題依然存在,輻射監測面臨挑戰,但報告沒有就此詳細展開。
承認核設施存在安全隱患似乎是政府建立公眾信任努力的一部分,公眾目前仍然對核能感到非常緊張。盡管公眾有這樣的恐懼,中國政府仍然認為,核生產能力的增長對于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以及減輕由燃煤發電導致的環境污染至關重要。
報告中說,政府希望到2015年能夠極大地降低核能風險,到2020年,中國的核電安全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環保部在報告中建議盡快使更早的核反應堆退役、分享和改善獲取信息的渠道、加強核安全領域的研發,以及改善對放射性廢物的處理。
環保部說,日本福島核事故的教訓非常深刻。我們需要加強對核安全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改善應急機制提高安全水平。
環保部說,同時,負責核安全監管的政府部門應該更加獨立、權威、有效地開展工作。
在福島核事故發生以前,中國曾計劃建立數十個以法國技術為基礎的更早型號的CPR-1000核反應堆,這種技術缺乏新技術具有的一些安全特性。特別是更早的核反應堆沒有被動安全系統,這種系統本來可以有助于防止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發生。
盡早讓這種反應堆退役或許意味著,西屋電氣公司開發的AP1000技術可以比預期更早扮演更重要角色。中國政府最近幾年曾暗示,西屋公司一些型號的技術可能會被廣泛部署在中國的反應堆中,中國官員也曾在福島核事故之后贊賞這種技術先進的安全性能。
中國在核能方面的長期目標包括,未來20年建立多達100個核反應堆。在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前,中國曾計劃到2015年使核電裝機容量擴大到4,00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8,000萬千瓦。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福島事故導致新工程批復的延期,中國現在或多或少降低了目標。中國目前正在服役的核反應堆的數量大約是15個,這些核反應堆總裝機容量大約為1,190萬千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