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很多中國人費解的是,為何在暴雨中發揮作用的是德國一百年前建造的下水道,而我們近幾十年建造的排水系統卻問題頻現?在暴雨中受到拷問的,不僅是城市排水的技術問題,更是城市規劃的基本理念問題。0 H1 O7 t) H+ P4 c9 K5 P' |
' l0 H( g$ a( [8 `以“城市衛生”的名義
6 G& `8 D, ?3 Y8 m; t. f2 w" ]
, o2 e* e) a) w. s+ Y( X% j6 \) A2 Z德國人當年為什么要為青島鋪設地下排水系統?按照當地的地方志,《膠澳發展備忘錄》記載,最初德國人在青島鋪設地下水網,是為公共衛生問題考量的。
( e/ I3 f1 j+ V/ b1 [) E% E# d( D) `( Q8 C n. l5 W% }/ u
在德國占領之前,青島只是一個只有兩萬人的自然漁村,衛生環境非常糟糕。1898年10月,德國在青島的殖民駐軍,經常發生腸炎。德國人認為,大腸桿菌和痢疾流行,很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傾盆大雨時,病菌得以通過低洼處和顆粒空隙涂層,流入水井中,被污染的水是造成大腸桿菌的主要原因。因此,來到青島不久的德國人,展開了城市下水道系統的改良計劃,他們要把青島建設成為“接待南部歐洲病人的療養地”。8 A. S4 t! a2 h6 ?8 I# F6 y
+ b: @2 A$ d. e! W
為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而建設地下管道系統,這并不是德國人來到青島以后才有的想法。事實上,德國人在19世紀中葉就在考慮鋪設現代化的城市下水道系統,據德國卡塞爾市政府的衛生顧問席格(H. Seeger)描述,德國在1831年遭受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霍亂襲擊,在19世紀中葉,霍亂、傷寒等疾病頻繁地襲擊德國的城市。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德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化發展,大量的人口涌進城市,這讓落后的城市衛生系統不堪重負。于是,為了解決棘手的城市衛生問題,德國的許多城市開始了鋪設下水道系統的工作。$ K V0 y1 l. M
, O" P7 Q6 T7 B+ r' _
據席格在一篇論文中統計,德國最早的城市下水道系統建設開始于1842年的漢堡。但直到1867年,第一個系統性的現代化下水道系統才正式在法蘭克福建成,該系統將污水進行分類疏導,最后排入河流。在修建下水道系統的過程中,整個城市的排水系統也與之進行了整合,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了效率。
! E( ^. Z- G" O2 m6 e9 N
0 y1 _4 Q" x; [' B, d& j- E6 l無獨有偶,除了19世紀的德國以外,包括法國、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普遍感受到了瘟疫和傳染疾病帶來的威脅。處于城市化巨變中的英國倫敦在19世紀40年代也面臨霍亂的威脅,當霍亂被暫時趕走后,倫敦人又發現了一個令人頭痛的新問題:曾經清澈的泰晤士河水散發出一股難以忍受的惡臭。1858年夏天,隨著氣溫的升高,這種臭味越來越刺鼻,甚至開始威脅人們的健康。當時,有一幅漫畫將泰晤士河畫成一位全身是垃圾,并且散發著惡臭的河神,人們紛紛掩著鼻子,四散逃開。從這幅漫畫的內容,足見問題的嚴重性。# S1 Y, `) r- e1 b
: |" k- K m4 D泰晤士河發臭的事情驚動了英國議會,議員們派出專人調查,發現問題的根源居然是抽水馬桶。BBC拍攝的紀錄片《維多利亞時代》對此如此解釋:當時抽水馬桶已經在倫敦普及,而倫敦卻并沒有與之配套的下水道系統。在沒有抽水馬桶的年代,倫敦有專門的拾糞人在夜間挨家挨戶收取排泄物,然后運到鄉間進行施肥。但有了抽水馬桶以后,糞便悉數被水沖走,而且馬桶還連接著倫敦老舊的污水排放系統。馬桶的使用,造成了倫敦的用水量猛增了數倍,舊的污水排放系統不堪重負,經常堵塞。而每條污水管道的出口都連接著泰晤士河。因此,泰晤士河也成為了倫敦的露天污水池,成了加速流行病蔓延的一顆定時炸彈。 z8 G! s# ?6 D. Q
在1858年,英國議會的污水治理委員會,任命約瑟夫·巴瑟杰為工程師,重新啟動擱置已久的城市下水道系統的改建。他選擇在泰晤士河的下游河口建立污水排放口,這樣就避開了倫敦人口密度最大的中心城區。1859 到1865年之間建設的整個污水排泄系統的長度達到720公里。倫敦的這個城市排水系統,一直沿用至今,沒有出過問題。9 H0 s$ s2 C( j3 \" i$ ~+ Z
% Y. h* ] u! R- o" A% k0 k
為城市提供可持續發展% O! E- O* |- @7 Y( q2 \9 y$ v
! z* |6 A; o: x+ s
如果枯燥的數據不能給人直觀的認識,那么當BBC資深記者杰里米·帕克斯曼跟隨工程師走入倫敦的地下排水道時感到的震撼,便足以讓每個人都產生共鳴。經過一百多年來人們的翻修,這座倫敦的“地下城市”的長度已經延伸到1770公里之巨。涉水行走在巨大的管道中,帕克斯曼由衷贊嘆說:“巴瑟杰建造的這個龐然大物,是潛在地下的杰作,它同時征服了惡臭與疾病。”
% Y2 H4 U5 d7 P1 [% Y2 B
7 O. B& b$ u ^. i但是,帕克斯曼慷慨激昂的這番話并不能掩蓋19世紀城市排水系統技術上的不足。美國阿肯色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布里安教授在一篇論文中指出,盡管在19世紀,歐洲各國興起了修建城市下水道系統的熱潮,但是由于當時尚不完善的給排水科學和設計學,各國的下水道系統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標準,基本上是各國“各為其政”的局面,在排水管的設計和整個排水系統的布局上,基本上是在不斷的“試錯”中緩慢前進。并且,當時的一根排水管道需要承載生活污水、廢水以及降雨排水,負擔不可謂不重。
1 U5 v" o0 j7 I+ `2 }! I1 Y3 A" J& i4 a
布里安教授這樣說:“在20世紀的初期,城市排水系統才開始被嚴格地當作一項公共事業。土木工程師們傾盡全力設計研究讓城市的下水道更加高效率工作的辦法。到了20世紀的后半期,普遍的標準在美國和歐洲建立起來,政府對于城市下水道系統嚴格的監管,讓它的質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他也認為,除了為公眾的健康提供保障之外,下水道還為一個城市的防洪和泄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規劃、監管、電腦控制,以及環境因素的考慮,都被納入到了城市排水系統的設計當中。這使得城市更能進行一種穩定、可持續的發展。”并且,在城市的下水道系統日益被重視的20世紀,公眾的力量也逐漸介入到這個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來。“市政領袖們,通常在公眾力量的支持下,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排水系統的修繕。尤其是在歐洲和美國的大城市里。”布里安教授認為,政治和公眾力量的介入,使得城市排水成為了城市社區內每個普通人都關心的話題。
& _# ^% @+ r2 w$ _& z* `, G1 C
% D( R7 f/ k- ?( N' r4 I4 _2 }9 i今天,下水道的重要性已經是一件無需過多強調的事情。英國的國家管道公司協會(NSA)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就發出了這樣的聲明:“這個協會是所有成員的一個論壇,我們將確保管道技術的進步會攜手促進城市排水系統的效率,以達到顧客們日益上升的需求標準。”毫無疑問,整個城市排水系統的運轉,不僅取決于政府的規定,也是普通人自己的一件事。布里安教授說:“現在的城市排水系統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技術門檻。更重要的,它還是一個社會、經濟、政治和環境多方面共同作用的問題。”/ o0 D$ y# h" r4 G, Y%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