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機械,從事機械多年,但并不懂多少東西,在工作過程中光憑理論來設計東西是不行的,而且要與實際相接合,才能設計出好的東西來。理論當然是書本里所學的知識,實際也就是要多到現場接觸工序工藝,運手操作下,仔細觀察用心分析利弊,才能一針見血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整合,這樣才能設計研發出好的東西來。同時需要配備相應的資源,如測試設備、研發分析的時間,小組人員配備,俗話說人無完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苦于沒有這樣的平臺,老板不會給你這些配置,在延遲生產的模擬下老板也不可能給我們很多時間去分析,所以想做好也做不好。根本沒有進行《產品先期策劃》也沒有過程《控制計劃》包括《潛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就這樣繪幾張簡單的工藝圖紙就開始投入生產了,談不上什么試制階段,都是一次加工而成,往往問題到了客顧手上才能發現,這些都是急功近利的短淺經營模式導致。如:《產品先期策劃》我們通常是不做的,失效分析,有限元分析、運力學分析、過程流程都沒時間做,材料/性能測試沒有設備、初始過程能力沒有研究、測量系統沒有分析研究,老板說不需要,人家開發一個產品只要10天,等你慢慢做完這些,訂單早就飛了,唉!說實話每個設計開發人員都想設計制造出好的產品來,都想把工作搞好,由于上述原因,只有選擇跳槽,但是大多企業都是這樣,幾經周折意志磨滅了,思想改變了,最后只得入鄉隨俗,學會適應環境,最終傷失信心。我只代表個人的淺見,因為我在溫州,不知別的地方怎么樣?
/ @ k; o1 o5 M! ], O; j9 V; J- T( E,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