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國4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長放慢,增速創下2009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結果加大了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
經濟學家表示,4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加上周四公布的疲軟貿易數據,可能促使中國政府很快放松貨幣政策,以提振經濟增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上升9.3%,較3月份增速11.9%顯著回落。
此前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13位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期中值是4月份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12.2%。
澳大利亞在滿足資源需求方面一直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經貿關系,受此影響,澳元兌美元跌至1.0041美元,數據公布前為1.0070美元;兌日圓則跌至80.13日圓,數據公布前為80.41日圓。
野村(Nomura)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無論對市場還是決策者來說,4月份工業增加值低于預期都出乎意料。他表示,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是造成工業增加值增速放慢的主要原因。
張智威表示,政府可能很快著手放松貨幣政策,5月份就會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4月份工業增加值較上月增長0.35%,3月份工業增加值較2月份增長1.22%。
國家統計局周五公布的數據中,1-4月份不含農戶的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20.2%,低于1-3月份的20.9%,也低于接受道瓊斯通訊社調查的15位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期中值20.5%。
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4.1%,3月份增長15.2%。4月份零售額較上月增長1.13%,低于3月份增速1.18%。
持續進行的樓市調控令中國4月房地產投資增速驟降至個位數,銷售不暢及高庫存令開發商繼續縮減開工.在整體經濟疲軟的背景下,樓市緊縮政策未來或有所微調.
路透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9.2%,為逾兩年以來新低;同期新開工面積同下降14.6%,為今年以來連續第二月下跌.
"4月份就看到房地產投資和新開工比較糟糕的情況,5.6月份估計也不會好,這樣對整個二季度中國經濟會有明顯拖累,接下來房地產政策會有相應的調整."莫尼塔投資房地產分析師施琪表示.
作為固定資產投資中的重要部分,4月房地產投資的下滑對整體投資下拉作用明顯.數據顯示,中國4月工業增加值錄得近三年最低增速,前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2%,較1-3月下降0.7個百分點,并低於市場預期.
"4月工業增加值下滑幅度較大,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最大,反映出地產調控引起的房地產投資下滑已傳導到相關行業."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郝大明表示。
統計局數據并顯示,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5,8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增速比1-3月回落4.8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4.2%,1-3月為增長0.3%;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11.8%,降幅較1-3月縮小2.8個百分點.
在持續嚴厲調控政策下,目前中國樓市房價出現下行跡象.3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價同比下降的城市增至38個,為自2011年9月個別城市再次出現價格同比下降以來,下降城市個數最多的月份.
**樓市政策或有所微調**
分析人士指出,為避免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作為經濟重要引擎之一的房地產行業,其持續逾兩年的調控政策或有所松動.
"關鍵是現在(調控)卡得過嚴,比如對於改善性的需求.以這種態勢下去,中國經濟肯定要硬著陸了,所以肯定還是要放松的."瑞穗證券地產分析師沈建光表示.
4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95.62,比上月回落1.3點.
沈建光表示,目前房價已開始下跌,政策亦可以開始放松.但并不是說像08-09年那樣,從限制到充分鼓勵,而應該是有些太緊的地方可有所放松,如北京限購年限可由五年有所縮短.
為進一步抑制房價上漲,中國一、二、三線城市在2011年陸續出臺了限購措施.其中北京最為嚴厲,要求外地人在京購房需持有連續五年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證明。
4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僅增長4.9%,而3月份的增幅為8.9%,這導致一些經濟學家呼吁官方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
根據昨日公布的官方數據,4月份中國進口同比增長0.3%,遠低于3月份5.3%的增幅。
此前外界對進出口增幅的預期強勁得多,一些經濟學家預期增幅將在8%至11%之間。
中國的出口數據被視為全球商品需求的指標,但這批數據似乎也表明,中國國內的投資和消費正在減速。4月份中國消費品進口僅增長2.1%。
“這些疲弱的貿易數據很可能出乎中國官方的意料,”野村證券(Nomura)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他指出,中國總理溫家寶上月下旬曾表示,出口和進口增長都有起色。
他補充說,這些數據“加強了我們的觀點,即政策制定者應當把重點放在促進增長上”。
與此同時,美國3月份貿易逆差增至518億美元,擴大幅度超出預期,創紀錄的進口跑贏出口,這意味著官方有可能下修對首季經濟增長的估算,但至少提供了需求持續強勁的證據,令人寬慰。
較大的貿易逆差可能意味著,美國經濟首季增幅可能低于目前估算的2.2%。官方將在本月底發表更新后的數據。
經濟學家們對美國貿易額的總體增長表示歡迎。
“繼2月份貿易額下降后,3月份進出口全面反彈是非常令人鼓舞的,”道明銀行(TD Bank)經濟學家阿利斯泰爾本特利(Alistair Bentley)表示。
“展望未來,美元的相對強勢以及歐元區再度顯現的經濟挑戰似乎都表明,今年余下的時間里,貿易對美國經濟增長將起到輕度的拖累作用。”
美國進口額躍升5.2%,至2386億美元,這是自2011年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較高的燃料成本加劇了進口增長(隨著原油價格和購買量雙雙上升,上月美國原油進口增至292億美元),但更大的因素是對非石油產品(如醫藥、電視機、手機和服裝,以及資本貨物、汽車,還有食品和飲料)的需求繼續增長。
出口也創下紀錄,增長2.9%,至1868億美元,美國企業銷售了更多的工業用品和資本貨物,包括燃油、航空發動機、化學品和鉆探設備。
從全球整體局面看,歐元區的疲弱形勢正在抑制總體貿易額,對出口依賴型國家的經濟增長形成拖累。
上周,在中國南方舉行的全球最大貿易盛會廣交會上,出口訂單比一年前縮水2.2%,這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首次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