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把母語教育下降為語言文字工具化的訓練,下降為對聽說讀寫的單純訓練,而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在支離破碎的學習中兒童不斷被異化 , q2 v1 F) a4 N; }
9 r* T. m5 b* g, }0 W. b$ ?. [
【《財經》綜合報道】 據中國青年報消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國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國13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一本都不到。
. U) \& W9 A3 f; ?9 a7 E/ N% Y$ e/ ?6 d0 ?& T, \6 C
在中國,閱讀已經變味。
2 b& M5 F. ~ U! t0 ]8 _8 K+ P' W8 G; n2 o4 s- u% E/ d' E
“親近母語”創始人、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徐冬梅稱,我們已經把母語教育下降為語言文字工具化的訓練,下降為對聽說讀寫的單純訓練,而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在支離破碎的學習中兒童不斷被異化。
$ A2 ^: G& ?7 C$ b9 P( F
/ |9 w% ?. `$ P) {8 g) x 而杭州天長小學副校長、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蔣軍晶的看法是“在學校里,閱讀要跟沒完沒了的習題做斗爭,走出校門還要跟各種遙控器做斗爭”。
6 D, e" ` r" Y9 a/ e
$ \( @3 ]* W$ ~- t 上海的一項針對29所小學和26所中學所做的調查顯示,小學生完成作業后,閱讀課外書的比例不到50%,初中生的這一比例為42%,他們主要閱讀的是作文書、教輔書和課本。 & k" @8 H; ]* B
! z# i9 U/ ]9 Y; P2 F 對這種現象,蔣軍晶表現出了他的擔憂,他說,“四年級前從未完完整整讀過一本書,那么這個孩子就有可能缺乏讀完整本書的能力?!备匾氖?,這種能力是可以遷移的,遷移為對整體事物的把握能力。因此,小時候缺少閱讀完整圖書的能力,長大后可能會缺乏對整體事物、整個團隊的操控能力。“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是聰明的一代,但是只注重學業,正在使他們喪失更多的能力,就有可能成為愚蠢的一代?!?
4 l) _$ J; k. X' }: k- G
7 ?- j: x6 Z, j, Y 但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他們并沒有反對孩子多閱讀,但在讀書這件事上,家長的做法帶有功利色彩。
" ~: G. ]% a8 O; T6 ^3 b$ D; V, D7 E
8 z0 P' M+ W* F5 ~3 m+ I( y 報道稱,一個專門經營圖書的網站公布的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父母認為讀書對一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然而家長在圖書的選擇上卻與孩子有較大不同:孩子最喜歡看的圖書類型是“小說”和“人文社科”,而家長希望孩子看的是“科普”和“勵志”類的圖書。還有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父母去書店只給孩子購買與學習進度相關的教輔書或者作文集;訪談中,一些高年級學生表示,每逢新學期開學,老師推薦一些“較好”的教輔書受到家長們的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