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183|回復: 5

中國經濟形勢會以何收場?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2-4-1 17:06:1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中國制造業陣痛之年* Q+ S5 s- @1 Q- G$ Z7 e
       最近偶爾在看《郎眼財經》這一節目、閑暇的時候聽聽經濟類新聞和政府工作報告,再加上自己沒事時候的瞎想,乃有此文。關注實事的、關注政經的朋友們,歡迎你們一起來探討。
) j. f  a4 Y: I6 a$ ^      本年的第一季度,我廠的業績頗差,同時員工的待遇也是每況愈下。最初文武的感覺無怪乎就是抱怨廠子太血汗;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中國中小民營制造業的困境,正隨著2012的進程、正隨著國際總體經濟形式的不景氣、正隨著政府改革的漸行漸緩甚至某些政策的不作為,而逐步惡化。那么,真正擺在中國制造業面前的難題和阻力到底有哪些?文武個人比較喜歡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多的發散思維,找到影響問題的多個原因。下面就是我對2012擺在中國制造業面前的困局的淺析:1 r  z( h1 e! T6 _0 [' S
) R; E3 m0 R. r# ]* ~# S5 V. {
1 n) l0 _. z! x+ r% B9 q
       歐債危機、美國經濟復蘇乏力,蕭條的國際經濟大背景造成出口進一步萎縮。這是一個只要生活在當代的中國、就會略知一二的現實,也是一個最為主要的外因。以出口金額計算,之前二十年左右的年均20%以上的出口增長對今年而言顯然是一個神話;同時,對未來的中國來講,可能會是一個永遠的神話。2011年的第四季度,出口增長率已經由當年第一季度的20%以上降為10%。第四季度正是歐美消費的旺季,同時10%是按出口金額來計算而非出口物資的數量來計算(如果按出口物資的數量來計算,很可能是負增長),可見出口的形式是多么嚴峻。轉眼到2012年,目前統計局似乎還沒有公布任何關于2012年的出口統計數據,但是聯想到歐美經濟并沒有明顯復蘇跡象,聯想到國內并沒有新的、可以促進出口的政策出臺,本年的出口持續萎靡,幾成定局。對于我們鋰電而言,出口萎縮就意味著以鋰離子電池為能量來源的終端設備的減產,影響不言而喻。
, i+ B& P3 z# j! y& O) b- }6 }# j) S1 G. ]$ a
4 Y! A  d7 x" f7 D. r  X
       不斷產生的新的貿易摩擦,讓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步履維艱。 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西方國家樂見中國接受其經濟制度、喜聞我們為其提供廉價勞動力的話,那么到了現在這個“改革深水區”之時,歐美對于中國的快速發展則是持有謹慎樂觀的態度。一是中國制造的的確確是造成歐美就業率下滑的一個因素(制造業向新興經濟體轉移是一個必然,文武在此不討論誰對誰錯,但這是事實),二是中國存在著讓歐美不安的知識產權保護、貿易保護(這是從歐美人的視角來看的,也是事實,對錯暫不討論)等行為。貿易摩擦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歐美復雜窘長的法律體系。如果一個產業被歐美特別是美國認為存在問題,那么打官司即使我們贏了,也需要付出少則半年、長達數年的應訴時間,而在這么長的應訴時間內,產品是不可以繼續銷售的!這樣即使官司贏了,付了大量律師費不說,幾年間沒有產品銷售,市場都去了哪里便可想而知(這里要感謝郎教授的上述觀點)。雖然貿易大戰在當代打起來的概率基本是零,最近中國也開始對美國這種“一日三起訴訟”的行為做出回應,但是我國并不健全的法律體系、對產品核心技術掌握的缺乏,造成貿易摩擦中往往“占理”的我們卻時時處在被動。當然,好在鋰電這一行業目前還沒有什么明顯的貿易摩擦。
" ~2 |4 I* }0 I- Z* p+ c
, X% d0 M1 P. m0 L8 v0 Z$ _2 o4 E5 d
       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讓制造業的長久發展抬頭碰壁。都是前幾天的新聞:一是中國稀土受到歐美日的聯合狙擊,二是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對鐵礦石開采場征收專項開采稅。同樣是礦藏出口,對中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稀土被冠以貿易保護,而一邊的澳大利亞卻在大張旗鼓的為鐵礦石加稅但卻無人問津。這個世界真的是好無道理!中國現在作為“世界工廠”,很多制造業都是在進口原材料后加工成工業品再出口到海外,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所造成的影響,不難想象。可能因為美國是一個喜歡創新的國家,數年來對人民幣匯率的指責在今年似乎因為已經是老調重彈而聲音不大,但這并不能讓人不重視自0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30%的事實。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對其升值30%的影響與對全世界所有貨幣升值30%的影響差別并不大,這也就意味著在不考慮勞動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一切因素時,中國制造無緣無故的漲價了30%,且同時這30%的漲幅也并沒有收入中國制造的腰包!這對以出口為主的中國制造業而言,影響無需贅言。1 h9 f7 m9 ?6 n! b# Z/ ]
4 d1 F# L4 j' {( \: a1 i" h

3 I  R$ L. U' Q; @$ E0 n; Y1 H5 g4 A       最低工資增長,讓民營制造業有苦難言。(強烈推薦大家看此條)加工資是一個好事情,但是加工資背后的本質又有幾個人看出來了呢?首先,真正反映一個個體的勞動價值的、是其勞動效率,或者起碼說是勞動量。如果勞動效率增加,那么勞動個體的價值(表現就是其工資)則必然增加,這就跟工廠里面的“計件”是一個道理:干的多拿的多。但是,目前的問題是中國的產業還是以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為主,大部分的勞動工具都是人的雙手,因而勞動效率很難明顯提高!勞動效率沒變,也就是說每個個體所創造的價值沒變,但是工資加了!結果是什么?最低工資增加了以后,“吸收”這部分增加量的無外乎三個方面:一是企業自己,二是客戶,三是政府。
! M: l8 @9 n, ^& C6 m3 E       如果是企業吸收,那么要么是老板和老總的個人收入自愿減少以達到收入均衡,要么是減少企業利潤。老板自愿減工資?請回憶什么是“資本家”。企業減少利潤?那么企業的擴展資金哪里去要?企業的研發資金哪里去取?可以說,如果讓企業承受“增加最低工資之痛”的話,那么,對企業的發展無異于殺雞取卵。3 E% L' F+ J# b9 ?) y1 K) ?
       如果說將人力成本的增加轉嫁到客戶,那么,成本增加了,歐美企業將訂單、將投資轉到了勞動成本更低的非洲、東盟(此處直接無視全國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的印度),那么,眾多中國勞動者的命運就是:工資加了,工作沒了!這種結局,讓人不禁欷歔。7 i" T# c$ \; ?  b/ E
       如果說工資增加讓政府買單,由于政府自己是不會像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一樣創造價值的,那么,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兩個字:“印鈔”。四萬億鋼筋水泥的結果是豬肉漲價近一倍,蔬菜賣到了文武小學時候的豬肉價。這次,政府會再一次出賣他的人民嗎?
8 b; p, v9 ]' ~. z7 R       不論怎么說,工資上漲已經是事實,而從目前來看,買單的是客戶,但受害的是工人。“最低工資漲了,工作機會少了”,這一現象有目共睹。
. U4 |/ n: h, ]# _
) t( _9 g8 ~% d. s' D5 A3 a
4 o+ L2 j! h$ v, d       結構性減稅如井中之月,破布纏腿的制造業又如何大步向前?至少從文武聽聞過“結構性減稅”這幾個詞之后,文武對其的認識就僅停留在“政府多次提出結構性減稅”這一點上。至于政府為此所做的實事,可能是文武見識太少或者學習精神不夠徹底,竟未見一字一句。中國之苛捐,猛于虎,自古一理。如果有人對中國每年10%左右的GDP增速懷疑的話,那么文武告訴你:不用懷疑,因為我們每年的稅收增長都是以20%記的!雖然官方給出過什么“GDP和稅收是采用兩種計算方式,因而差別很多”這種不是經濟學專業的都聽不懂的解釋,但是,中國稅之重則不需懷疑。重稅對企業的影響,剛入行的文武不配多談,但我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 {  L+ a5 h+ H* Q) z4 o3 W

9 w  V6 e: E% y3 H+ p6 _
1 K% V# y0 b2 C' r% I' m6 e: o       銀行業對中小額貸款嗤之以鼻,民營制造業這一巧婦怎為無米之炊?中國銀行業之暴利,已由最開始的深藏不露變成漸為人知。在08年由美國次級貸款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到來之后,中國的銀行已然傲視全球。但是看似“發達”的中國金融業卻似乎“不屑于”中小額度的民間借貸,其資金主要流入與政府相關的大型國有壟斷行業,從而一方面造成銀行業暴利的同時,一方面卻堵死了民間中小額信貸的銀行之路。于是有了吳英案、于是有了溫州老板的跑路、于是有了今(2012-3-29)晨才聽到的新聞:政府在溫州進行允許民間借貸的金融改革。中國坐擁全球最龐大的金融體系,但卻連民營制造業的貸款卻解決不了!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0 @" t* z# V) C. Z* \# D" Q. N
; X) A2 |% H8 Q5 l' C0 P5 }$ e
* E6 K4 f% i( l& I% N% `
       釜底抽薪的“限電”政策,讓中小企業欲哭無淚。“錯峰不拉路,避峰不減產”,這一響亮的口號貫徹于文武所在的廠子。每周兩天的限電,不僅讓身處于不準開空調因而室溫37度的辦公室的我們苦不堪言、也讓車間的進度和產量被全盤打亂。雖然這一制度可能僅在國內的少部分地區實行,雖然被限電的企業都是政府看著不起眼的二三流單位,但這種完全可以用“缺德”來形容的政策,實在是給人一種罵街的沖動。改革開放之初大力鼓勵民營制造業,現在為了完成所謂的政績(單位GDP能耗或者是電量總消耗)就卸磨殺驢。古人的智慧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隨著領導們的逐漸睿智,對于限電這一政策,似乎聰明上天的民營企業,也只能哭著接受,從而成為當地政府“業績提升”的墊腳石。
! C' Z1 c. H( E% f+ C, _# I* R3 W! ]* x/ V8 c+ y
       政府預期2012年GDP增長速為7.5%,是真的經濟轉型還是另有難言之隱?在剛結束不久的政府工作報告中,2012年的GDP增速預期被政府從多年以來的8%調整到7.5%,自此中國GDP增速預期進入“7時代”。兩會參與者在歌頌這顯示了“政府對經濟轉型的堅定支持和信心”的同時,內心是不是也有對本年整體經濟形勢的擔憂?依文武來看,調低對經濟增速的預期,官場話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經濟轉型,而實際是在為出口不振、制造業萎靡造成的GDP增速放緩提供的托詞。放眼全世界,政府對本國經濟的信心,可以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形勢。歐美人較為直白,不景氣就是不景氣,危機就是危機;中國人較為含蓄且喜歡歌功頌德,危機我們可以說成是經濟轉型。技術不在手,又何談轉型??; C. y* B: U* ?# V

0 S  ~0 X: i6 c: C. Q+ g* x3 l# b       目前能想到的基本就是這些了。中國制造業本年的形勢就是:上有出口萎縮、貿易摩擦、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三座大山,下有人工成本不得不提、減稅遙遙無期在釜底抽薪;上下擠壓,使民營制造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有些人喜歡用“洗牌”來形容危機時的產業重組,但2012年我們面對的,則絕對不是洗牌就能形容的。文武覺得,“清洗”更為合適。當然了,文章為了博人一閱,必然會有那么一點點危言聳聽。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與大家一樣,也希望看到祖國的富強。擺在面前的2012中國經濟形勢會以何收場,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 y' L0 n0 s
% O. x9 }: n3 z6 x% A# b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2-4-1 17:33:09 | 只看該作者
“二是中國存在著讓歐美不安的知識產權保護、貿易保護(這是從歐美人的視角來看的,也是事實,對錯暫不討論)等行為。”( \) h: L5 o3 W( I
這個不討論,中國就別想進步。這種垃圾文章怎么老有人喜歡呢。不保護知識產權,就別指望有發明創造,沒有發明創造,就沒有中國制造。
1 l8 w5 z+ L+ m! L工程師不長腦子,就別抱怨洋人掙的多。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4-2 11:19
法制化,不開始;一切都不會改變。眾多大俠只知道洋人自覺,不知道別人可以罰得你傾家蕩產,而且有實施;不是空嘴巴說。  發表于 2012-4-2 11:19
3#
發表于 2012-4-1 19:39:03 | 只看該作者
聽老郎說現在的民營企業是病入膏肓,沒得救了,只能死了以后重生了,不知道有沒有這么嚴重?3 s! Q5 R0 @; _$ F  N+ s; ~2 |% a
   不過ZF的不做為真的讓人感到心痛。。。。{:soso_e150:}
4#
發表于 2012-4-1 22:20:44 | 只看該作者
掃街 發表于 2012-4-1 17:33
& Q, H$ X1 [+ t( s- a0 q“二是中國存在著讓歐美不安的知識產權保護、貿易保護(這是從歐美人的視角來看的,也是事實,對錯暫不討論 ...

4 m( O0 i0 O, a$ S+ ~' V大俠著相了...) ?8 Z; l2 O. w) R4 s, ~! k: u. i

/ _0 t% v% n7 F5 Q/ r國內工業的現狀,讓我聯想起大英帝國的工業革命.我們的很多工業都是從無到有,跨越式地建立起來的,其中艱辛又豈是只言片語,幾個觀點,某個方面的討論就能說得透徹的...相比于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農民及手工業破產者的悲慘遭遇以及資產階級興起時帶來的血雨腥風,我深深佩服中國人民的韌性與社會的某種意義上的平和...+ o, W6 L+ r9 t, R; i& y* H3 \6 r1 l* ?
腐敗與不公是不分制度不分歷史不分國度不分種族地存在著的.用馬克思的觀點講,資產階級的興起與無產階級的被剝削是無產階級壯大的必經之路,那么社會的不合理是不是也是合理的必要前提呢...; z) E; a) J) A; ?2 U
有時候感覺"屁股決定腦袋"這句話真是一句至理.大俠們與我們走過了不同的路,經歷了不同的事,掌握了不同的資源,坐上不了不同的位置,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所以對同一種現象必然會做出不一樣的結論..而大俠武斷地通過對自己結論的認可而否定別人的結論是否略顯殘忍...有些時候,為什么我會覺得,大俠們有一種葉公好龍或者敝帚自珍式的含蓄呢...8 m: @- u' W7 S2 A$ J( g$ Y- w
大俠們從自己的角度,得出一個結論,然后是否潛意識里將這個結論當做了至理,或者當做自己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抱在懷里細心地呵護著呢...像大人對小孩溺愛式的呵護:我的孩子只有我能管,外人有什么資格來批評...須知小孩的成長就是不斷地獨自挑戰和迎接挑戰.同理,我們得出的某些結論就是要擺在明面上,接受別人結論的抨擊以及抨擊別人的結論,最后才會得出一個相對正確的結論...
9 G6 h& M. f" Z可是.我為什么就是感覺大俠與大俠之間好像有一種奇怪的默契:每個大俠的結論都不盡相同,但是每個大俠好像都不會因為對自己的堅信或者對別人的不贊同而擺明車馬,做出實質的辯論.大家互不拆臺,互相抱拳捧場...可是在對待年輕人幼稚的思維上面卻不留情面.是否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各路大俠對自己結論的不自信呢...
5 {, ^# I  M& H4 L大俠們看到了更多的前因后果,掌握了更多的資源與渠道,得出了更高層次更合理的結論,然后就完了嗎?為什么就不能相互印證,將多方認可的結論憑借大家掌握的資源使之成為現實呢...成功人士的終級目標僅僅是悠閑地享受成功的果實嗎,還是利用成功的果實推動社會與大家一起獲得更大的成功呢.
! u2 Z  q9 E# ]. w3 F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4-2 22:42
哈哈,大俠還是大蝦, 孩子還是皇帝...  發表于 2012-4-2 22:42
5#
 樓主| 發表于 2012-4-2 13:12:30 | 只看該作者
先聲明一下,以上文章是轉載。 我個人覺得說的有幾分道理。于是分享讓大家評估。
6#
發表于 2012-4-2 17:58:11 | 只看該作者
全國人民都知道,問題是腫么辦呢
/ J( P5 _  z5 `9 ^2 s5 q* H5 Q+ f當官發財太難了,移民吧, s: K+ P0 F5 N1 I' |
移民也太難了,轉行吧
. z; ]# T" U( [4 ^; v0 W- p行也轉不了,轉個小方向吧1 D9 o8 Y/ |( X2 e6 ?- J0 H
小方向也轉不了,洗洗睡吧,明天接著上來灌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5 07:29 , Processed in 0.09274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