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oscar30000

畢業7年多,畫圖幾萬張,數學之痛!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2-3-22 22:53:42 | 只看該作者
有對比才能有鑒別、才能找到差距,看看一些精典的零部件比如汽車的零部件,如果你設計出來又是什么樣,對比之
下有什么不同、問題出在哪里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12#
發表于 2012-3-22 23:00:11 | 只看該作者
數學里面的理論相當的多,我建議還是用什么就學習什么吧,不然很多東西你用不上還花很多時間,太浪費了。再說在做機械的時候,數學模型和機械設計聯系在一起也是相當有難度的。
13#
發表于 2012-3-22 23:04:57 | 只看該作者
給你算一下,就算21000張,一年得3000張,一天近9張,真的么?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5-6 16:44
看在什么公司了,真正搞設計的不可能畫這么多的圖紙。但是要是在小作坊里則可能,那些工裝治具、流水線啊,忙得你考慮的時間都沒有,機械結構的強度什么的,都憑感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老板不把你忙死不會  發表于 2012-5-6 16:44
我一直認為自己畫圖已經很快了,但與樓主比起來拍馬不及  發表于 2012-3-23 22:42
呵呵,我每天上班時間不少于9個小時,忙的時候一般是12小時以上,晚上一般學習到11點半,有時到夜里一點,哎! 什么東西都靠自己悟,沒有師傅帶,所以很累,但現在好多了。  發表于 2012-3-23 21:43
哈哈,上班您以為是8小時???????  發表于 2012-3-23 21:36
當三位裝配圖或者二維裝配圖做好之后,一天20張左右,并不是不可能。  發表于 2012-3-23 19:31
如果只是繪圖,阿拉曾經一天干了100多張,當然都是小號圖。以前應聘時基本都要靠畫圖,挺有趣的哈哈  發表于 2012-3-23 12:46
對我們搞非標設備的來說,一天5張就很夸張了。  發表于 2012-3-23 08:52
你要把型鋼算上,有的企業因為上ERP,作焊接件連型鋼也要出圖紙  發表于 2012-3-23 06:14
數學原來可以這么簡單!  發表于 2012-3-22 23:34
14#
發表于 2012-3-22 23:06:44 | 只看該作者
感覺樓主說的不是數學吧 是力學上的知識沒有學好吧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3-23 21:38
哈哈,我認為我的力學知識還行,會自己推導公式!  發表于 2012-3-23 21:38
也是一個原因,但是有時候需要你自己推導公式,或者看別人的推導公式,你就暈了  發表于 2012-3-23 06:15
15#
發表于 2012-3-22 23:12:18 | 只看該作者
nychd 發表于 2012-3-22 22:31
深有同感啊,感覺現在做的設計大多數都是在靠估計
也不知道設計出來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最合適的,就是想算也 ...

所以說國內做出來的東西比不上國外的啊~ 這就是根結啊!!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3-23 09:09
不是鼓勵大家都估算,不要計算,而是用心了,結果才會好  發表于 2012-3-23 09:09
卻依然有那么多偉大的發明,這是為什么???  發表于 2012-3-23 09:04
也不能這么說吧!!米國人和小鼻子設計汽車肯定都算過吧,為什么他們汽車不一樣呢,難道誰算錯了??方法不同而已,我們喜歡估計,這個肯定不嚴謹,但是不能說一定不對,中國古代就沒有數學,  發表于 2012-3-23 09:00
16#
發表于 2012-3-22 23:24:31 | 只看該作者
單純的數學問題是可以用軟件解決的,只要弄明白輸入量是什么,輸出量是什么,數學只是工具而已,缺什么補什么,切不可亂補。勸樓主先了解一下,現在計算機輔助設計都能做哪些輔助,發展到了什么水平。哪些必須是要人做的。(這些我都不了解只是說個思路)。本人目前是一名在校大學生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3-28 14:54
不知道爲什麼,越來越反感有些人自稱為大學生,我覺得很多人對不起這三個字  發表于 2012-3-28 14:54
所以你是在校大學生,想想看,怎么弄明白哪個輸入量,恰恰需要懂力學,而什么叫懂力學,需要懂數學。這都是關聯的  發表于 2012-3-23 06:16
17#
發表于 2012-3-23 00:10:43 | 只看該作者
數學解題現在又軟件,但是關鍵的是你要能用自己是思維方式,建立數學分析模型,建立微分方程式。。。那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枯燥乏味,要人命。。。ok!!!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5-6 14:05
微觀分析——微積分方程——數學模型 怎么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機械問題,這是一種能力——工程師必備。  發表于 2012-5-6 14:05
終于有一個能說明白了的,學數學要的是方法,光計算有計算器呢。  發表于 2012-3-23 20:02
所以洋人能玩的轉,恰恰是洋人就是這么生活的,平靜、節奏,這些在聰明的中國人眼里就是枯燥乏味,說到底,是國人的思維方式無法與數學的邏輯同步  發表于 2012-3-23 06:17
18#
發表于 2012-3-23 07:26:40 | 只看該作者
我數學就臭的很,現在都不敢觸碰
19#
發表于 2012-3-23 08:32:48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想把數學學通,那么現在專業的數學家都沒底,更何況你非數學出身,機械設計手冊的力學公式還需要你去推嗎?知道如何用不就可以了嗎?難道你要去論證1+1為什么=2嗎?在學校的時候是推導公式,到了實際中查手冊!
20#
發表于 2012-3-23 08:45:12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實話 ,現在工廠里大多那些所謂的機械工程師的設計 都是憑前人的經驗來,估個大概
比如說 選個氣缸缸徑,,氣缸出力多少,在換算成缸徑,,當然這個還比較好算
要是具體一個機構里面的那一塊零部件,就都是評所謂的經驗了
以前都是這樣子用,可以達到功能效果。 那么現在也還是這樣子用
但是一個真正好的設計肯定是通過計算出來的,就會涉及到工程力學,材料力學的計算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5-6 14:16
我感覺,真正的機械工作者設計時必須要運用工程力學、材料力學進行分析、計算最后再驗證。  發表于 2012-5-6 14:16
其實真干的時候,只是算關鍵點,不會所有東西都算一遍的,沒必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知道哪里是關鍵點,該怎么算,其余的都是工作量了  發表于 2012-3-23 12:49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4 21:29 , Processed in 0.10482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