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哀鴻滿地啊……來點提神的吧{:soso_e104:},稍微長了點,耐心看完,有好處。1 R/ z1 X3 D; Z+ S. W% K% x
' ^/ @ {5 b o F$ A作者:coolllang
6 ?1 C4 B9 |! W# H+ Q2 }8 g( k; O( y* L! N- |
你有多少張沒怎么用就過期的健身卡?有多少種樂器買了沒學會就扔一邊了?但是角落里的它們絲毫不會威脅到你繼續辦新健身卡和學習新樂器。一項針對英國消費者的調查表明,每個英國人每年在科技產品上花費3065英鎊,但只使用了其中不到一半的功能。47%的受訪者甚至不知道要觀看高清節目光購置高清電視是不夠的,還需要安裝配套的機頂盒[1]。并不是所有的消費都能達到物盡其用。拿出你“多才多藝”的智能手機,你實際在使用其中多少功能呢? i- k! m3 v1 z' J4 k/ {& @. N
為什么很多消費者在購買高新產品時踴躍爭先,但學習新技術時又耐心不足,或是心血來潮地辦了健身卡,又堅持不了幾次?這一切,或許是人類系統性的認知局限在作怪。來自楊百翰大學的達隆•畢來德(Darron Billeter)等人,試圖在實驗中模擬消費者學習新技能或使用新產品的過程[2]。發現人們在學習新技能前,常常高估自身能力,但經過最初的嘗試,又立刻變得不夠自信,難以堅持。: b8 x# [# |9 K, V1 i
初體驗讓人降低信心在畢來德等人的第一個實驗中,48名參與者學習對著鏡子的反射畫出一定的連續的圖案,且不得超出邊界。如果失敗,就必須重畫。測試之前,他們首先花2分鐘閱讀指導說明,并估計自己在接下來的四個回合的測試成績(每個回合成功完成圖案的數量)。接著,他們又用2分鐘實際體驗了這項繪畫測試,再次對成績作出預估。之后測試真正開始。每個回合結束,蜂鳴器發出信號,研究者將參與者此輪的成績記錄,同時讓參與者對自己隨后的表現再次估計。
6 k1 S& q- B( t5 v$ O, x U" Z3 E8 }$ f/ A8 C8 u# J
![]()
+ \/ l8 `9 i) y( f# F% Q3 ?【鏡像繪畫任務因為其學習速度較快,又比較生僻,在心理學研究中被采用。參與者需要繪畫一定的圖案,超出邊界,中途斷掉,都被視作失敗。】& m, R2 V* ]0 E3 y( X
, k2 d) L" p$ d
在沒有動手操作之前,參與者對自己成績的預估過于自信。這與人們平時對自我評價常表現出高估的傾向一致。可是,經過2分鐘的實戰演練,他們就被這項新任務打擊得不輕,過度自信轉變為過度不自信,預估的成績顯著低于此后實際表現。這種低自信傾向,一直延續到2、3回合。直到第4回合,預估成績和實際成績才相差無幾。
m0 a' ]2 b) C/ ~7 k練習低自信效應普遍存在是否這種低自信效應,只出現在鏡像繪畫任務一個特例中?研究者又測試了另外幾種任務。這一次,82名大學生學習一項更富生活氣息的技能——只用四步折疊T恤衫。他們先觀看兩遍一段40秒的視頻,第一次只能看,第二次可以邊看邊動手做。接下來的測試分五輪,每一輪,參與者需要折疊2件T恤衫并給自己計時。同樣,每輪開始前,參與者需要預測自己接下來的成績。類似的效果顯露出來——參與者在開始時高估自己,甚至在動手嘗試了40秒之后還存在輕微的高估,可等自己真正疊完了幾件T恤衫,又變得不自信。6 U+ z+ u( h) ~1 {" f+ Z. B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在最初體驗中產生的不自信現象,還可能影響參與者對產品的態度與選擇。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33名學生學習使用一款實際銷售的商品——Dvorak鍵盤,同時詢問他們愿意花多少錢購買這款與眾不同的產品。戲劇性的是,他們動手前本來愿意花8.30美元,嘗試一段時間后,只愿意花6.58美元。剛開始接觸產品時的糟糕體驗與信心流失(我可能永遠也學不會這么難用的東西)降低了產品在他們心中的價值。
6 ]6 R0 b( C3 H+ @/ P, M: W5 _1 ~9 z8 n/ T j! }: P
" ]- ]' L C' g3 h: n4 s; h
【Dvorak鍵盤是由奧古斯特•德沃夏克(August Dvorak)于1930年代期間設計的鍵盤排列方式。它將元音與輔音精心排列,能夠提高英文打字的效率。我們平常使用的鍵盤則是QWERT鍵盤。】) k* ]" X$ a2 A& q
& A7 |" V* Z" B0 e
以色列海法大學(University of Haifa)的阿舍•柯日特(Asher Koriat)等人在研究學習記憶時,也發現類似的練習低自信效應(Underconfidence-with-practice Effect)[3]。這項研究中,參與者學習一些關聯程度不同的詞對(如牛奶—牛,狐貍—公民)。學習完每個詞對后,參與者立刻預測自己在只呈現其中一個詞的情況下,能回憶出詞對中另外一個詞的可能性。與之后的記憶成績對比,在第一次的測驗中,參與者表現出過度自信。而到第二次,他們對自己的判斷又顯著低于實際回憶成績。' O! S j4 o' O( q+ p) y! K
設計與堅持,讓產品和生活更美好對于推出產品的商家而言,最初的用戶體驗十分重要,甚至關系到消費者是否愿意掏腰包。那些功能繁多卻讓人無從下手的數碼設備,外型美觀卻讓人摸不清按鈕的家用電器,逼瘋了消費者,也難以暢銷。面對雅克•卡洛曼(Jacques Carelman)風格的產品(指看上去非常有趣,卻根本無法使用的產品),即使再有耐心與毅力的消費者,恐怕也只能抱歉地對商家說一句“你要的用戶太完美,我永遠都學不會”。所以制造商在產品設計時,多疼愛一下易受挫折的消費者,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 p: c4 e; `: B' _
![]()
$ _' f+ }+ i, p% p+ J2 ^( u【雅克•卡洛曼是一名法國藝術家。在他編寫的《無法找到的物品》系列書籍中,常見這樣的物品:它們看上去非常有趣,卻根本無法使用。】
5 V: J" I @) {) b% ` \+ p" ?, M& ]! F9 J- c' `/ J
雖然這些實驗中的參與者,在最初的沮喪之后,繼續堅持練習,最終仍然能有較好的成績與體驗,可是實際生活中,大多數消費者都堅持不到最后。根據美國國家滑雪協會(National Ski Areas Association)的調查,25%的滑雪新手不經過任何的課程培訓,就自信滿滿地直接走向滑雪場。但悲催的嘗試之后,85%的滑雪者打了退堂鼓,告別滑雪[4]。' T N% q3 k- m& \, R* e
盡管父母也曾苦口婆心地教育我們“熟能生巧”“勤能補拙”這些樸素的真理,盡管網絡上也流傳著各種類似“天才只需要一萬個小時”“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的說法,可是研究結果卻發現,大多數的人并沒有好好學習這一課。勤加練習吧!總有一天,勤加練習吧!總有一天,你大腦海馬區的可塑性突觸會悄然發生變化,你的雙重加工系統會從控制加工轉變為自動化加工,你也會收獲成功后燦爛的笑容。
. k' S0 {0 P, E4 y, R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基礎|主題: 799, 訂閱: 89
- · 經驗知識|主題: 41, 訂閱: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