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7118|回復: 19

工程師的強大意志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12-31 20:45:0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韋編三絕 于 2011-12-31 20:47 編輯 # `5 D2 \) t# x- K* Y6 j5 F9 Q
9 \1 Y% j( x& p  f; l
      我們知道,物理學家們所說的規律,在數學家看來,就是“不變量”。一般來說,如果你發現了一個現象的不變量,你就等于發現了它的規律,也就等于你掌握了這個現象的所謂本質,西科認識事物的方法就是這么簡單。那么,有沒有可能,在面對一個無比復雜的現象時,無法尋找出任何規律(不變量)呢?答案是:不可能!
; h! j& `( o. `3 K7 d$ l      我經過研究發現,人只能把握不變,而無法直接把握變化,人是借助變化之中的不變來把握變化的。所以,即使人面對的一切都是變化的,人也要強自創造出一個不變的概念來把握它,比方說強自創造出這句話:“惟一不變的是變化”,通過這句話來把握那看似實在無法把握的東西。但事實是,這種一切皆變的情況是沒有的,也就是說,一切變化現象的背后,都必然有其不變的東西存在,并且一切變化的目地也都是為了它背后那個不變的東西!進一步說,一切變化都不是長久的,惟有不變的才是永恒的!: J/ K7 v. n* b0 v6 ^, j+ s. N
      如果,我們真的無法觀察到變化背后那不變的東西,那么,我們又是如何感覺到“變化”本身的呢?所謂“變化”,不正是相對“不變”而言的嗎?如果沒有“不變”,那“變化”本身又從何談起呢?所以變化其后必有不變。' e! j6 D6 }, O" f4 c1 o
      證明這個題目,對工程師而言,有什么實際的意義嗎?它的意義非常巨大!它給了我們做技術的信心,它是我們的底牌,它讓我們在面對任何要研究的問題時無所畏懼!無論是要將導彈精確打中幾千里外的目標,還是要精確控制那盈縮難測的氣缸的速度!7 ?; B5 k0 Q- |5 J! L+ d1 I- q
      意志軟弱的人是不能做技術的,就像這句話所說的那樣:  p4 K5 `+ _8 m
      “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 q; u3 T9 d7 v
      這里必須根絕一切猶豫;2 T2 U; F% N! E2 n& s  Z8 F, M
      這里任何怯懦都無濟于事!”
; G# p- ~' T, i7 u4 f1 W
9 |/ D& G2 H( X/ V

: k( k/ ~+ i8 ?  K8 S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12-31 21:10:31 | 只看該作者
被逼的,生活所迫) u7 H/ N& \" M

; f& ~9 P; Q5 O0 }9 y0 Q& P; E
0 u! m4 b* F3 w6 H4 s, z# n' m
8 ~7 Q7 j# z. p: q! q
3 l' D0 }* ^: V
# P4 }2 E0 T. n3 j' Z! ~! ~. P4 x8 O. h: G1 B

5 W8 W8 h+ y- ?# e9 ~1 \+ u0 y5 j5 G  k5 X" R+ U4 x
3 J5 o1 Z1 S2 n# f( |& T) [
+ E! V. Z0 s7 d, Z
: s% g' s7 E0 u$ A; s- z

- C4 D; a7 Y/ V0 H
0 y2 D$ S. Z' R& H4 [& i/ A9 Y5 `5 \1 t( M: S
3#
發表于 2011-12-31 21:18:43 | 只看該作者
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
4#
發表于 2011-12-31 21:44:3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好文采!{:soso_e179:}
5#
發表于 2011-12-31 21:54:22 | 只看該作者
好氣概,任大江東去,唯有英雄方能本色。
6#
發表于 2012-1-1 11:46:06 | 只看該作者
萬變不離其宗,作為一個工程師,首先要把基礎的學科學扎實,沒有扎實的基礎作支撐,怎么設計好產品,現在很多公司設計東西都是靠經驗,缺少計算,為什么日本設計的東西那么精巧?為什么我們現在都在說創新,但是我們的創新少之又少,我認為是基礎知識不牢固,就像樓主所說,在變化中尋找不變的東西,其實創新不一定就是要創造一個新的東西,也可以是一些經典機構的組合,一些經典機構的改進。現在好多人說上學無用論,我覺得這是中國社會的悲哀,作為工程師,我們不僅要學習,更要學以致用。為中國的機械奉獻微薄之力。
7#
發表于 2012-1-1 12:30:40 | 只看該作者
恢宏哉斯文!恢宏哉斯文!
8#
發表于 2012-8-4 08:18:12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奠定基礎
9#
發表于 2012-8-4 08:34:29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我們只有在前人的基礎上,利用自己的所學和所知去創新: \. I# A; F0 ?- O  X* a& ]# \
10#
發表于 2012-8-4 08:54:50 | 只看該作者
經驗到才有堅持的底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9 00:28 , Processed in 0.07358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