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只解釋了打工中部分消極方面(比如不敢承擔,消磨時間,收入低,受人差遣)的內容,結果變成鼓吹個人主觀至上的傳銷課和有毒的成功學
+ e. p. w* \) C" Y
4 F4 U6 G5 m$ P6 |$ h首先,成功跟你打工或者是老板沒有關系。2 D2 b; Y9 j1 f3 }' k( }
4 G* `& M) i+ W0 t5 Q- j; e社會公認成功的人,就不說牛頓,亞當斯密是單位的普通職員,通用的總裁韋爾奇也充其量是個高級打工仔,老板自不必說。5 U- I. [+ ]# w/ L
! v' v* i5 Q4 C% n; X- O, A0 A0 m第二,勞動創造價值,價值分配其實不直接創造價值,只是一種鼓勵。
+ @# {, D5 h/ Q1 l. y1 y
) ^: q& f9 l: ?! p$ L* a我朝江山誰打下來的?不是老毛,是無數拼死在一線的軍人。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是誰做出來的?一定不是馬云,是無數公司辛苦工作的員工。但是,最后的分配最多的一定是那個敢于冒險,有開創精神,能讓一件事按自己思路進行的人,所以,毛統一了中國,馬云建立了阿里。獎勵創造無疑是社會進步的有力的推動力,但,不能否認占多數勞動者的貢獻。2 Q" Y$ r$ P$ p- `: m
6 L% I b& p) p7 \6 l6 W
6 C8 y! A6 \( k! f1 Z所以,在確保你有創造價值能力的前提下,打工和做老板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打工也有很牛的,做老板也有求著打工者的。 讓自己有被需要的價值,讓自己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能力,這個可以追求,脫離實際追求做老板是不妥的。
8 Y; o, R' M8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