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甘肅慶陽的重大校車事故,再次引起市場對校車市場的關注。有機構統計,我國中小學生有2.3億人數以上,若按照平均每車35個座位計算,整個校車市場需要100萬臺。
宇通客車董事湯玉祥前不久也表示,我國校車的需求將超過100萬輛,每年的更新數量將達到10萬至15萬輛規模。百萬輛規模的校車市場,可以帶動400億元的全新產業鏈,校車市場有望得到爆發式增長。
按照100萬輛校車保有量,年均購車開支(單價40萬元,8年使用壽命)約為500億元、人員工資支出(每車兩人,人均年薪5萬元)1000億元、其他運營維護費用假設300億元,則合計年開支1800億元。而2010年全國公共財政教育投入為1.42萬億元,其中校車市場主要面對幼兒園、小學階段教育開支估計在3000億-5000億元規模,上百萬輛校車市場在相當長時間內顯得開支過大。
目前美國每年的校車采購量為4萬輛,而我國專用校車采購僅為1000輛,市場成長空間巨大。對此,中信建投分析,美國的中產階級以分散的郊區居住為主,學校離家較遠,適合校車運營,但中國城市人口以聚集居住為主,幼兒園、小學大都就近配套,校車的需求較低。而國內農村地區居住分散,校車需求大,又面臨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不能簡單類比美國、中國的校車市場。
中國大中客車總量遠超美國。2010年美國大中客車銷售量僅為1.95萬輛,而中國大眾客車保有量已超過100萬輛,銷量更是達到16萬輛。其中用于客運的公路客車占銷量約為50%左右,而公路客車存在市場過度發展的問題。“雖然校車可以帶來一定增量,但是否能抵消公路客車下滑,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