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310|回復: 7

從縫紉機的發明看文化發展的條件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11-2 08:44:3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看這篇文章


阿賽爾
凱迪論壇·貓眼看人
2011年11月1日

當下的時髦是談文化,而文化卻是個泛概念,本身就多義,解釋眾多,定義眾多,真乃是眾口多詞,莫衷一是。——直到現在,我都不明白到底啥叫“文化”。筆者一直認為,文化的定義應該是“人類創造的精神和物質成果的總和”這個泛概念,同時堅決認定,文化是個歷史的范疇,只能向后看,才能清楚到底是什么回事的。

換句話說,文化只能從歷史上看出點道道來。文化是個總結性的東西,只能回頭看的時候,才有所謂的“意義”,誰也沒有能耐定義當下文化發展的路徑,而且也無法預知文化發展的結果,文化的發展本來就是個零碎的、偶然的過程——試想,電腦出來之前,誰能想到會是今天的樣子?你就是真的是全宇宙最先進文化的代表,你能預測電腦的發明么?既然如此,為何你還要盜版不止、山寨不止呢?咱總要有點羞恥之心,對不?

這個基本的哲學道理,可惜很多人不明白。他們總是夢想著尋找什么“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來控制將來,這種癡人說夢一般的癡呆,歷史已經做出了回答。凡是希望控制文化將來發展走向的,試圖走文化孤立路線的,無不被歷史的過程給打得頭破血流,成了歷史的笑話。

這些當然是專家學者、文人墨客的事兒,與咱們關系不大。但說到文化管制和文化發展,就關聯到你我他的切身利益了,就不能說說道說道了。

文化關聯著創新,文化關聯著科學技術和藝術創造,這是不言而喻的。藝術創造且不多談,僅僅說科學技術之創新,就可以看到文化的發展是需要不少條件的。比如,以前家家都有的縫紉機,其發明過程,就比較深刻地說明了文化發展的條件的。

首先,創新需要文化開放的條件??p紉機的發明,先后經過了三個國家、三位能工巧匠的創造性的工作,才最后成型的。資料表明,早在1790年,英國人托馬斯·山特就發明了手搖式縫皮機,大部分是木頭做成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提高做鞋的工效。他自己并沒有意識到此發明的重要性,因此發明之后,也未被重視。

但它卻在民間流傳開來了。它的精巧構思,能夠連續縫線的機械動作,引發了很多人的興趣。后來,這種簡易的東西流傳在歐洲各地。1830年,法國人帝莫尼埃開始了新的創造過程,就此發明了雙線縫紉機。這種帶有底線的縫紉機雖然仍然是木頭做成的,而且粗老笨重,但畢竟已經開始了革命性的變化——具有底線,能夠形成更加堅固的縫紉效果。

隨后,到了1834年和1844年,美國人沃爾特·亨特和艾利阿斯·豪都曾在這個基礎上分別發明了各自的縫紉機,并且形成了今天縫紉機的雛形:鋼鐵制造的,具有自動連桿機構的底線結構,可以實現同步進行上線和底線的縫紉而不會異步。到了這個時候,縫紉機的改進和制造進入了黃金時代,直到了1848年,美國勝家公司終于制造出來了家用的縫紉機。

這個過程,很生動地表明了文化開放的重要性。假如這些國家都實行文化鎖國、文化孤立戰略,導致簡易的縫紉機都無法進入,試想如何改良它并最終發明實用型的它?

其次,必須有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必須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英法美這些國家,早早就建立起了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了,其專利法律,也實行了多年了。這在縫紉機的發明者維權過程中,尤其作用突出。

英國人托馬斯·山特雖然最先發明了縫紉機原理,但沒能申請到個人專利,以至于后來他也沒有因此發財,英國也因此失去了改造它并產業化生產它的機會。直到了經過了八十三年之后,人們才想到了山特的發明,重新仿造了山特的原型機,在萬國博覽會上展出,人們才知道原來這東西是英國人最先發明的。

而改良它的法國人帝莫尼埃則處境悲慘,充分證明了制度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而不是限制它)。帝莫尼埃發明出來木頭縫紉機之后,用于了軍人服裝的生產,效率大為提高,但這觸動了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的落后工廠的利益。因為這種縫紉機會大量節約人工,就會導致很多手工工人下崗失業,于是,在一些資本家的鼓動下,大批“最先進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沖進了帝莫尼埃的工廠,搗毀了他的機器,導致他離家出走,逃命去了。

所以,法國人也未能因此獲得重大的進步——雖然帝莫尼埃的發明,實在是很偉大。

再后來,很有趣的是,美國發明家艾利阿斯·豪也遭遇了這些不公正。他改良發明了新的縫紉機之后,雖然申請到了專利權,本國沒人理會,沒人生產,他只好去了英國進行推銷。到了后來,他回國之后,突然發現,竟然被勝家公司侵權了,正在大批制造他的發明創造呢!他很憤怒,為此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個人維權斗爭過程,最后終于勝訴,獲得了很大數額的補償。

最后,是市場最終的自由選擇。這個同樣也很重要。英國人山特的發明雖然沒有被重視,但市場重視了,所以傳遍了世界各地,這是市場的自由選擇;法國人帝莫尼埃的發明被資本強權所沖垮,是因為資本強權深深懂得這個東西在市場上的巨大威力,害怕它會在市場上大量通行。而美國人最后能在諸多發明家和制造商中只有勝家勝出,是因為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自由競爭的結果。勝家能夠根據市場需要把巨大的鋼鐵縫紉機變成小型的家用型的,就是市場需求給推動成功的。

沒有市場公平,就沒有自由競爭;沒有自由競爭,就沒有偉大的創造發明。這其中,假如有個二逼弄出來個“縫紉機是西方文化入侵的象征、是想消滅我們自古以來偉大的刺繡文化、要堅決抵制它的侵蝕”之類的義和團政策來管制,縫紉機還能這么發明出來么?

美國之所以成為最終的贏家,其中的道理是很簡單的。

阿賽爾,凱迪論壇·貓眼看人,2011年11月1日

[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11-2 09:46:53 | 只看該作者
長見識了 原來縫紉機是這么發明出來的,
3#
發表于 2011-11-2 11:35:37 | 只看該作者
看見了,原來是這么的一回事
4#
發表于 2011-11-5 16:34:06 | 只看該作者
深刻了               
5#
發表于 2011-11-6 22:56:09 | 只看該作者
最后的總結很好,我們這個所謂的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一直被調控左右,行業壟斷,知識產權無法獲得保護,山寨成風怎么可能有這種創新性的東西呢
6#
發表于 2011-11-7 08:37:28 | 只看該作者
技術是要傳承和發展的

我們是否對自己接觸的主要工業產品從開頭到現在的進化過程很了解呢?又如何去了解?
7#
發表于 2013-3-19 17:30:15 | 只看該作者
好帖!所以技術人員要順應時勢。要領先時代,但不能領先太多!
8#
發表于 2013-3-20 17:24:50 | 只看該作者
這其中,假如有個二逼弄出來個“縫紉機是西方文化入侵的象征、是想消滅我們自古以來偉大的刺繡文化、要堅決抵制它的侵蝕”之類的義和團政策來管制,縫紉機還能這么發明出來么?

====
{:soso_e11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5 21:13 , Processed in 0.09235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