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深圳龍九 于 2011-10-27 21:17 編輯
; z1 `4 f- M7 z: k
?) |$ ?* ^/ ^這兩年,有關逃離“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話題受到社會關注(去年本報7月29日第17版《誰在“逃離北上廣深”》、9月16日第18版《“中產”的未來在哪里》曾對此作過報道)。 近期,逃回“北上廣深”的話題引發了新一輪熱議。“逃離”又“逃回”,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相對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有哪些特點?年輕人該如何結合實際安排自己的生活?* v' J. y: n# o
經濟壓力小了,但精神需求怎么滿足?5 N/ y. G/ D! Z7 v# t
原以為在小地方生活,壓力會更小、過得會更舒服,但事實并非如此。回到二、三線城市的“都市人”,感覺又跳進了一個“圍城”。1 i8 k& Z p) n
年前,曾靜離開了廣州,前往廣東東莞常平鎮一家外企做企劃投資。談起這段經歷,曾靜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因為當初“逃離”廣州的原因雖然很多,但真正吸引她的卻是東莞這家企業“提供食宿”的福利。
) w/ k* r3 ^, v “廣州當時進行‘城中村’改造,我住了兩年的農民房不能再續租了,而且要立即搬離。”曾靜說,“你不知道在廣州租房子有多難!租金與樓價一樣急劇飆升,在公司5公里范圍內根本找不到2000元以下一室一廳的房子,光房租就要占月收入一大部分。”加上工作時間不固定,吃飯成了曾靜面臨的另一大問題:自己做太累,出去吃小店又不放心,所以她經常靠方便面、餅干、面包填肚子。" U# v- [" K7 x7 i8 F
在大城市,房子貴、交通難、生活煩,票子卻不夠花,成為很多身處“北上廣”的人逃離的理由。那么,節奏緩慢、房價相對低廉的二、三線城市,真的就是“世外桃源”嗎?9 P" J* d# a. t/ u4 l+ N
“當時我想,東莞雖然小,但企業提供食宿、工作時間固定,收入低點也無所謂。”曾靜說,但真正到了東莞,她卻感到諸多不適應:企業提供4人一間的集體宿舍,跟大學宿舍差不多。有些室友經常帶小伙子來玩,深夜才走,這讓她無法忍受;食堂還算令人滿意,廠里每月還把補貼打到飯卡上,但晚飯后走出廠區,根本沒有休閑去處,連看個電視也要呆在食堂……. k" \3 |/ o4 r4 Y- o4 F& K1 S+ x
這還不是最難以忍受的。對26歲的曾靜來說,現在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廠里生活圈子太窄,那些經常試著約她出去吃燒烤的小伙子,無論學識還是眼界都與曾靜的要求相去甚遠。這不由讓她懷念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聽音樂會的日子,留戀珠江邊與友人聚會的時光。% i9 ^# U- G: }& r& z4 [* ~
幾經考慮,今年10月曾靜又回到了廣州,繼續她辛苦的打拼。但和一年前離開廣州時的心態完全不同,現在的曾靜多了幾分穩重與成熟:“工作雖然辛苦,但不會像以前一樣心煩意亂。相反,我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2 q% ?9 t) d1 J$ F) d1 } 人生處處是“圍城”。原以為在小地方生存,壓力會更小、過得會更舒服,但事實或許并非如此。小地方物價低,但收入也低;小地方生活比較單調,遠沒有大城市豐富多彩。有了大城市生活經歷、重新回到二、三線城市的“都市人”,感覺又跳進了一個“圍城”。
5 \) o$ ^3 y0 L5 P2 E$ a; ] 一些專家表示,年輕人“逃回北上廣”是一種人生圍城的無奈。在一線城市,人們盡管背負著經濟壓力,卻能滿足一種無法替代的精神需求。這不僅在于大城市擁有更多電影院、文化館、健身房等場所,也在于大城市更加開放、更加包容,人們在這里可以找到更多價值觀相近的群體,在經濟高速發展中免于沉陷精神荒漠。
4 [6 q0 j& K+ P6 Z0 W0 W 講人情拼關系,“都市人”是否還適應?& ?$ ?0 s# F2 X; X( I' n
一些人回到小城市工作,卻發現自己并不適應,因為在一個熟人社會,做事更要講關系、論人情,發展或許更難,價值觀的沖突或許更大9 k* v% T- ^* C: ]
前幾天,張超離開湖南老家,又回到了廣州,多少帶著一些失望。想當初,他離開廣州回家鄉時充滿激情,但這么快“逃回”廣州,出乎所有人意料。
6 d0 [9 t* n) X% W" q6 j- x$ U2 k 最初,張超在廣州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主管房地產銷售策劃,他的夢想就是在廣州買房,將父母接到廣州。但現實是殘酷的,廣州的房價一個勁往上躥,就憑他每個月不到5000元的工資,是沒法買房的。經過幾年的打拼,他累了,想到了回家。7 S8 V |4 j g U: n9 f' K+ g5 `4 E
“當時考慮,如果能夠回鄉創業,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張超說,正巧有朋友介紹在湖南的一個地產項目招聘銷售團隊,他想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將業務上有來往的好友組織起來,組成銷售團隊與公司簽下代理合同。此后,張超開始了艱難的創業。
$ i. c, u) {! `3 N/ T3 F9 k, ~ 都說房地產開發很“暴利”,但對于承銷房地產項目的銷售團隊來說,卻是另外一番光景。張超說,銷售團隊原則上說是回家鄉常德落腳,但實際上總在湖南全省以及外省“流竄”,他們的銷售團隊力量不是很強,無法與大的開發商、大的樓盤及商業地產接洽,實際就是在一些市縣承銷小的地產項目。 q& k2 C: ^( r9 x( \* p
“在廣州給客戶服務的時候,主要是談文案,很‘文氣’。但回到內地拼的全是酒桌上的功夫,文案寫得怎么樣不重要,銷售創意也不重要,只要能簽下業務就是‘英雄’。”張超說。7 s$ X5 W& A) T8 y
更難的在于回款。完成銷售業績后,按照合同,對方應該將屬于他們的款項及時付來這在市場經濟意識很濃的廣州來說,根本不是什么問題。但到了內地,“回款”就成了千難萬難的事情,對方會千方百計扣除各種費用,拖欠回款更是家常便飯,張超承銷的好幾個項目回款至今沒有著落。時間一長,這很影響團隊的情緒。隨著幾個骨干成員的離開,銷售團隊不得不散伙。
, {6 D7 Z' a& k: } s% H 帶著失敗痛苦,張超權衡再三還是決定回到廣州。按他的想法,在大城市繼續打拼幾年,今后即使要創業,也會選廣州及其周邊等市場經濟較成熟的地區。“回內地創業,太辛苦。”張超說。
- @0 b& ?1 J0 E! C 去年,趙文從北京回到了山東泰安,跟著自己的叔叔做體育用品生產銷售,深刻體驗到在中小城市做事有多么不容易。
$ \! j# x# j# @8 | O3 u3 ? 為上一個新項目,他去當地政府部門辦手續,折騰了半個月也沒動靜。最后還是在叔叔帶領下,通過朋友找到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請客、吃飯、送禮、說好話,兩天就搞定了。
; s. [/ F+ p4 j “我不是不知道在小城市做事要講關系,但不經歷一次,還真難以體會。”趙文說,“以前叔叔總說我需要學的還多著呢,我不服氣,現在算明白了。如果說大城市人們還有時間、精力用在做事上,在中小城市則要耗費很大一部分心力在處理人際關系上。”4 a7 C. r# z' d, c
專家認為,大城市往往更加開放、相對公平,而二、三線城市往往更講等級關系、人情關系。一些人到了小縣城工作,卻發現自己并不適應當地的人際交往模式,因為在一個熟人社會,做事更要講關系、論人情,發展或許更難。% v, s- x; ?: U6 Q# B8 U
大城市與小城市,到底選擇哪兒?' q9 t4 |+ C! X4 a0 [. I/ k/ M v
人們應該慎重選擇發展的地方。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優點、缺點,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z9 X5 P5 e% p8 O) v
到底在大城市發展,還是到小城市謀生?) E* R6 C/ u4 ]! r5 _+ C) u$ P7 B! t& I
或許,這個問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人們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一線城市工作過的人,雖然面臨著買房壓力、戶口歧視等,但二、三線城市也絕非世外桃源,不少人無法適應城市間的巨大落差。如何選擇,人們應該考慮自己的能力、性格、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慎重做出決定。畢竟,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優缺點,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2 o9 D2 q8 q( Z5 K* ]$ {$ E% \ 夏玲從江西南昌一所大學畢業后,2006年托朋友在上海找了一會計工作。一年之后,夏玲很不適應,房子太貴、交通太難。后來夏玲回到老家,生活雖然安逸了,卻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苦惱。
7 O: Q: {/ C$ H- ~; {! ~ 在人們眼里,夏玲從上海回來,一定是能力不行,或者有啥情況,這讓她找個對象都很難。“我還是要回北上廣深。”夏玲說,后來她又南下廣州,不僅找了一份工作,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U" p3 M b5 @ H l
實際上,無論“逃離北上廣深”還是“逃回北上廣深”,目前都沒有準確的數據統計,難以說明這些現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一種趨勢。但之所以能引起社會強烈關注,主要反映了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公眾試圖找到一個表達生存壓力的話題。' ~+ i: ^7 J5 H# S H2 y
當然,即便“逃回北上廣”,現實問題依然存在,房價依然很高、生活成本依然很大。為了不讓年輕人再次因為這些現實問題而糾結,大城市應該積極解決他們的安居問題,完善社會服務體系。生活有了保障,人們的發展才能有奔頭。6 g9 |( L6 a( z: E" G4 g
專家表示,大城市畢竟容納能力有限,二、三線城市對人才的需求更多,政府應當更加重視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多為中低層社會成員創造向上流動的機會,為年輕人搭建更大的就業、創業舞臺。這不僅是改善民生最直接的體現,更是為地方發展注入活力的必要舉措。
( z4 |( s# {+ k8 I, A. s% L0 S! B u
; j( T5 E. u, d6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