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立式加工中心鉆孔/攻絲出現偏絲現象如何處理?
樓主好!!) Y1 g/ u+ y9 J( Z( |( w6 s/ q/ [
不知道問題有沒有解決啊??
$ d4 D( v3 O" B" K$ @ R. a. i如果解決了,請明示原因和方法,當然在不涉及技術秘密的基礎上...
5 J4 { H0 M+ X如果沒解決的話,請參考一下在下的愚見,,
: X) f d- y' R, n" d# T* F) O出現問題可能的位置應該包括 1.絲錐裝夾 2.定位不準 3.底孔的形位精度超差 4.鉆頭的裝夾或者進給環節 5.毛坯成型的批量缺陷,如偏析等 6.工藝參數和工藝系統匹配不當 7.多工序間的定位精度傳遞. 8.零件上孔的位置與材料的性能指標不匹配......暫時想到這么多...
$ K7 u- ]5 d Q如果樓主確認了絲錐和絲錐裝夾都沒有問題,一面兩銷定位良好,那我就從后面的可能的原因想想辦法..
1 h# t2 A# |# G. p! l( e. J+ m先說明一點,內螺紋的底孔對螺紋的最終結構有很大的影響..鉆出面是斜面對鉆孔質量影響不大, 因為鉆孔到鉆出位置時,已經不是切削了,而是因為材料已經薄到一定程度靠鉆頭軸向力將其壓潰,這也是飛邊,毛刺形成的原因之一..
8 B2 C3 e% ~2 ~7 s% O+ g! r/ I# h3. 底孔的形位精度超差...參見我在這個帖子里的回復http://bbs.cmiw.cn/forums/38840/ShowPost.aspx。。由于底孔造成的切削力不均,若是鋼件則可能斷錐,若是鋁件,因為其退讓性好,就導致偏絲。。。2 l; E- p8 i5 ^0 Y2 Y7 W' R
4. 鉆頭的裝夾或者進給環節。。這個環節出問題的話,導致鉆出斜孔。。其結果仍參見上條內容。。* X- D1 P# T Z# T) U9 C' A
5. 毛坯成型的批量缺陷,如偏析等。。鉆孔攻絲時的各個力一定是平衡的。。鉆孔時,由于剛性裝夾,切削力上的不平由主軸來抵消,,攻絲時,絲錐浮動的話,就只能靠切削力之間相互抵消了,,這時,若一側切削力大,另一側小,絲錐就向切削力小的一側移動以切削更大深度增加切削力。。2 X6 P2 J; @+ S
6. 工藝參數和工藝系統匹配不當。。。。5樓有所闡述。。有待樓主更多的工藝參數,和工藝系統信息。。' u5 ?7 u+ J8 M8 n3 F
7. 多工序間的定位精度傳遞.。。。。鉆孔和攻絲分幾個工序,各個工序間的定位精度傳遞不良。。9 e( Q( F/ |6 V
8. 零件上孔的位置與材料的性能指標不匹配。。。。結構設計上,孔的邊界到零件的邊緣有個最小厚度的要求。。若孔的位置不滿足這個條件,輕的時候是不能保證孔的精度,因為薄邊的抗力比厚邊小,鉆孔完成后彈性恢復使精度喪失;嚴重的時候就是豁邊了。。對于樓主的問題,可能孔的位置在設計上沒問題,但實際的材料性能參數不達標,導致需要增加厚度。。或者是孔的位置設計不合理。。或者二者兼有。。
" F$ A8 F3 p; a) x6 e3 u再說明一點啊,,有時候絲錐起始工進狀態很重要,有時候絲錐工進以后形成一種象杠桿一樣的狀態。。壓住一邊向另一邊進給,。。黑金屬件的話就肯定斷錐了。。有色金屬因為退讓性好,可能就偏絲了。。
! g6 d4 E; @( @6 i! X2 s' J2 Z4 z8 O, h知道原因的話,方法就多了,,樓上網友的名字很好。。。 Z5 f2 j e' _" x6 q$ z
再提幾個與上述原因不同的解決辦法。。
- @6 C- a( g+ H/ W! w+ x- |1. 專用刀具,鉆孔攻絲一步完成。。就是鉆頭后面帶絲錐的合成刀具。。適用大批量生產。。我在汽配制造廠見過。。
+ |; A4 e9 A! H: U2. 有些情況下,對有色金屬考慮剛性攻絲。但必須鉆孔和攻絲在同一工序,或者定位精度較高時。。這種夾頭有點特殊,工進時,剛性進給,浮動退出。。9 w! Q# @ m; r# T$ |
! D+ [+ |1 Y: {& m
在下愚見,歡迎高手們拋玉。。。6 r9 u/ p7 I1 v6 N
不管有沒有“蒙”對,樓主給個消息啊!!沒功勞,還有苦勞啊。。。俺還打了這么多字那,,。。。哈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