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4969|回復: 35

從德國人的廚房看德國制造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8-22 12:37:4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人給人的印象總是一本正經,凡事循規蹈矩。這樣做事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無論大事小事,總是照本宣科,精確計算,不肯有絲毫馬虎,卻又讓人覺得有些缺乏靈活性。這點從德國的廚房里就能窺見一斑。

許多德國人家的廚房都是整體廚房,顏色及功能齊全。但我想說的是,即使是很簡單的廚房,也有必不可少的三樣東西,令我每次見到都捧腹大笑。這三樣東西分別是:時鐘,溫度計,稱東西的秤。


時鐘其實不奇怪,許多中國家庭的廚房里也掛了時鐘。在我們蒸包子饅頭時,也需要看時間的。但德國人廚房里不僅有時鐘,還有小小的鬧鐘。德國人在煮東西烤東西煎東西或者炸東西時,多一分少一秒都嚴格按照書本上的要求,所以這個鬧鐘是絕對不能少的。主婦在食物進鍋時先設定時間,然后離開廚房。鈴聲一響,就代表做的食品熟了,至于我們中國人在烹飪中強調的靈活性,火大了時間短些,欠火候就再燜2分鐘的理論,在這里好像行不通。


溫度計用來干什么,我們都覺得那是用來測體溫或者室內溫度的。但德國人的廚房里也有溫度計。這個溫度計根據需要,被用來測量燒飯做菜時的水溫。比如菜譜上寫著,此種面團要用60度的水來做,那么家庭主婦就會把熱水混合涼水,再不斷用溫度計測量,直至水溫60度為止,絲毫不差。


稱東西用的稱,無論是時髦昂貴的電子稱,還是普通的類似天平的稱,每家每戶至少有一個。德國人在烹制食品前,對各種原料,米,面,糖,鹽,膏,汁,油,粉,就連普通的水也要先統統稱量。請看一個做普通蘋果蛋糕的食譜:200克405號面粉(德國的面粉分各種型號,型號不同粗細粘稠度也不同),100克固體黃油或人造黃油,30克白糖,1個蛋黃,1小撮鹽,2勺(吃飯用的勺)冷水,30克烤蛋糕專用發酵粉。這是用來做面團的。然后是500-700克酸蘋果,2勺檸檬汁,100克白糖,3個中號雞蛋(德國的雞蛋也分大中小號),八分之一升液體奶油,一小袋香草砂糖。這些是用來做蘋果餡的。然后放進烤箱200度烤制35分鐘。這個蛋糕大約可以切12塊,卡路里含量是265。


累了吧,看看都累,別說做了。其實德國的廚房里除了這“老三樣”外,還有不少其他的“精密儀器”,如有一種量杯,上面密密麻麻有很多不同的刻度,不同刻度的頂端都寫有用來計量不同物品的名稱,比如牛奶,水,面粉,白糖,酒,油,奶油等等,大都是按照不同物品的不同比重來分類的。另外每家每戶都有許多不同大小的鍋,盆,煎肉排,煮土豆,煮湯,煮菜汁,等等,不同的飯菜用不同的鍋。這就是尊重科學的德國人和他們的廚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8-22 12:48:14 | 只看該作者
說什么呢,不能一味媚外,也不能一味固步自封。
3#
發表于 2011-8-22 13:33:39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的說什么呢,忒逗了。。。。。。。。。。
4#
發表于 2011-8-22 14:27:41 | 只看該作者
德國的鍋水平很高的,尤其淺的,可惜不適合國情,德國菜刀也好,壽命很長,可惜有些窄,重量不夠,但表面光潔,德國的水池子也好,

米國的玻璃碗和盤子特棒,經得住燒煮,多年如新,

小鼻子的筷子做的最好,舉世無雙,買幾雙用用看,另外,小鼻子的中式菜盤做的最好,適合國情,強度非常好,陶瓷土分離的比較純凈,燒成溫度非常穩定,國人的比不了,

點評

中國的菜做的好,哈哈  發表于 2011-8-22 18:22
大蝦的廚房功夫很有一套,都了解到國外了。  發表于 2011-8-22 17:13
5#
發表于 2011-8-22 16:15:49 | 只看該作者
同意樓主的說法。別人的優點我們很是欠缺的,例如惡性競爭。
6#
發表于 2011-8-22 16:21:5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菜難就難在這里,都是經驗,沒有量化。都是差不多,差多少沒人知道

點評

中國菜的魅力也在于“不精確”造就了不同的口味,要不然大家都是廚師了  發表于 2011-8-23 10:13
“豬食”,這兩個字不是也有很多中國人在說嗎?哈哈。  發表于 2011-8-22 22:03
100多年前,有個美國人在山東生活了20多年,總結中國人一大特點就是:不精確。  發表于 2011-8-22 17:20
7#
發表于 2011-8-22 16:51:42 | 只看該作者
雖然卻感覺好笑,但是我還是不自覺的肅然起敬!毛主席說“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認真二字”,我們中國人就是缺少認真二字啊!因此我們生產量居世界第一的鋼材容易生銹,因此我們做了幾千年的陶瓷不如日本的??!
8#
發表于 2011-8-22 17:04:27 | 只看該作者
今天被技術科的高工罵了,太死板,不會轉彎。
我的悲哀,也是公司的悲哀。哎,不適合中國國情,要被淘汰了
9#
發表于 2011-8-22 17:14:37 | 只看該作者
德國人的生活就是精細啊
10#
發表于 2011-8-22 17:17:47 | 只看該作者
  俺咋沒有生到德國哩!在這里做模具的時候,師父也是說差不多就可以了。到出事的時候就挨罵。初中的時候,做事認真,鉆牛角尖。同學罵我少根筋。不合國情就是行不通。

點評

在國內模具都是修出來的,哈哈  發表于 2011-8-22 18:2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 13:09 , Processed in 0.0870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