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791|回復: 19

轉:一個中科院退學博士生的感想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7-29 20:58:3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離開中科院將近兩年后,我終于鼓起勇氣,準備寫一些東西了。我希望那些日益淡忘的記憶,能被長久保存下來。
; i# o5 B2 w8 L% G& ^! v  
' Y, M; h3 w- o" \4 F2 s  
/ D* {& K; l: H  z  2. 2006年1月,我正式向中科院某所遞交退學申請。經歷了種種煎熬,半年后,我終于搬出了青年公寓。實驗的不順,前途的渺茫,與老板的爭吵,其他糾纏不清的種種,突然間都消失了。我感到很輕松,有一種久違的平靜。 7 r; y, {1 S6 T  }+ H" g
  & O( |+ A6 Y# |5 F" Q- v
  
* L6 I  I& F+ I% O# D, C  2006年整整一年,我的壓力很大,但我過得很快樂。經歷了陣痛之后,我成功實現了人生的轉折:2007年4月1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歸宿。這里沒有封閉的實驗室,沒有沒完沒了的實驗,每天不用面對老板不切實際的妄想,前途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渺茫。最重要的是,現在我從事的是我喜歡的事業,我愿意為此奮斗。
- {6 w6 g' V. t2 h  8 o" P! ]/ G/ P# Q" r: J: p$ t
  
' `4 ~9 ^6 h9 S3 i  3. 痛定思痛,我常常想待在中科院的三年,到底給了我什么?
1 S& v7 C! O5 S6 m8 \2 e( T5 t5 a  
1 Q, ?& w6 a) l8 w. l: i) \8 |  
. O1 s5 b1 c6 ?7 d& O  細細想來,其實收獲還是很多的。除了變得理性和客觀以外,科學院還徹底改變了我的許多價值觀。
- V* ~6 E1 L2 r8 B1 K1 b0 }% _2 F  
# r: i7 i% j4 H( T) J  ' m; H. T1 q9 S5 L! I6 E/ R" Q8 W
  比如,現在我不再崇拜學術活動,而是只把它看成一種普通的職業,沒覺得它比其他職業更神圣。尤其是現代的學術活動,越來越趨向于職業化、規范化,越來越依賴于大規模的投資和規范化的管理。科研活動也并不一定需要高智商,因為創新活動越來越規范化,創新也就變成了一種技能。既然是技能,理論上說,只要經過系統訓練,誰都有希望掌握這種技能。所以,在我眼里,科學家也就變成了一種普通的職業。
) y+ S. q" L. a6 z, V' ~  6 C/ G* `7 ~9 E( h" a, F
  科學家并不意味著聰明過人,而僅僅代表他有某一領域的基礎知識,有比較規范的思考方式,有理性客觀的態度,能用一些實驗(具體的或抽象的實驗模型)檢驗理論或假說。
! T8 D) x' D% T" U: T" ?  0 O; B' i2 M7 Y1 C4 p% @
  4. 科學院還讓我比較深切地感受了中國學術界的種種怪現狀。
& |# H1 x& K# a! n( H! l  6 K  _# G% u3 E* H9 v+ G
  7 r$ y  H! x' o% P8 m0 N
  怪現狀之一:中國獨特的科研基金審批制度是學術腐敗的溫床。 4 X# O6 b% q$ F
  我們的科研基金大部分掌握在政府部門手中,科學家們需要向政府部門申請。在申請的時候,需要說明課題的科學意義,應用價值以及可行性。審批通過后,撥付科研經費。 " v) C+ V. ]+ t$ w4 l
  當然,我們畢竟是窮國,沒有太多錢,所以只能嚴格審批,選擇性地支持科研項目。這沒有錯,但也正是這一制度,催生了種種怪現狀:
- T, z8 Z# p0 r6 p- X" L4 m- V7 Y  
" u9 [, Q. ^0 B  
( y( W; ?# ?8 }0 g; _4 f  A. 埋頭做學問的,不一定有經費支持,整天跑關系的財源滾滾。這是很顯然的事,政府有權分配經費,這一權力難免要尋租。 + }7 A3 N* E* V9 |6 p1 T
  
, y7 V% ~! e1 a( O  
5 h4 d  d& r! o  B. 科學界的拉幫結派。審批時,需要專家出具意見,又由于近代以來,科學研究分工越來越細化,所以一個課題,全國也就寥寥幾個專家有資格出具審批意見。那么很顯然,這些圈子的人脈就變得很重要,在這上面投資時間和其他資源是很值得的。結果導致幫派形成,你審我,我審你,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形勢一片大好。最終把錢忽悠到口袋里。
# A# X1 d! b% u9 W/ W/ `8 l& x  
+ l: Z( H! U; P) G/ V4 T# s  C. 課題立項全是偽"高精尖",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猖獗。由于科研經費的有限,所以講究好鋼用在刀刃上,要把大部分經費用在最有價值的課題上,這就導致科學家申請課題時,表面上個個都是高精尖項目,個個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項目,但實際上個個都是虛張聲勢,一片浮躁。那些扎扎實實、不招搖撞騙的基礎研究項目,逐漸被邊緣化。 : P4 x% Y2 r3 I- i
  
; L, W" k0 \, G8 N$ W, w6 G: e  D. 探索未知世界之前,卻要求先拿出地圖。學術活動是創新的過程,創新是探索未知領域的。嚴格來說,探索是不能規劃的,或者至少是不能非常具體地規劃的。而我們由于審批時需要拿出科研項目的具體材料,所以就需要科學家們事先把學術活動規劃好。這就好像探險家們在探索一片完全未知的原始森林前,先要求他們畫出地圖。這是很荒唐的。
' t2 G0 \% O( D# [  S  7 a( Y5 [; ^1 K0 ?
  E. 科學家也會傍大款。一些"小老板"(沒有多少影響力的科學家),單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難申請到經費的。于是,他們就努力跟大腕們拉關系,申請經費時寫上這些大佬的名字,美其名曰"共同申請",這樣就比較容易拿到經費。實際上,這些大佬們手下課題少則十幾個,多則幾十個,根本管不過來。經費撥下來后,就由著下面的人折騰了。
% `/ S5 |* k% x% z  & g: A5 \! R! A" y6 s3 L
  F. 一些比較有錢的科學家們拼命鋪攤子。一些科學家在申請到經費時,不是埋頭做課題,而是拼命買儀器,擴張實驗室。我過去所在的實驗室規模十分可觀,從分子水平到細胞水平的實驗啥都能做。這是為啥呢?其實仔細分析很簡單。實驗室成規模后,就比較容易申請到課題了,一年立好幾個項,有做遺傳的項目,有做發育的項目,有做免疫的項目,這個項目申請不下來還有那個,風險分散了,經費就有保障了。
+ T' P/ c3 N  n0 }8 A  " }3 O6 R+ ?& \
  
! L6 J: w) ?! w1 p2 i  5. 怪現狀之二:重立項,輕驗收,很多課題不了了之。 & \2 ?+ p6 v6 j* a$ Y  w2 k+ P! z4 y
  
4 m3 T. T+ o/ t5 [* q6 X  
: z, Z4 }# j& G7 Y) m  立項時轟轟烈烈,驗收時馬馬虎虎。因為驗收時還是專家評審,而這些專家其實都是圈內人,你評我我評你,互相都得給面子。不管做得怎樣,只要能發幾個文章就行。 , k0 @% }7 R0 ~% A
  
! h$ \% ?8 ], G. t; [0 a  6. 怪現狀之三:研究生培養制度。 6 r+ g8 G6 S. p. r% v9 A4 p# z
  / P0 S: x5 C9 ]7 B- ^
  我們現在的培養制度,是以論文為硬指標的(少數地方目前有改革)。論文已經成了指揮棒,老板需要論文給評審專家交差,學生需要論文畢業。不同的是,老板需要高水平的論文,有利于自己升官發財,或者混個院士啥的。學生則是能畢業就行,這就是矛盾。但一般因為具體科研活動需要學生去做,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剛好夠畢業就行。誰都明白做個大文章談何容易,有很多課題,理論分析就得五六年。而且,探索未知領域,本身有風險,一般學生不敢冒險,萬一五六年后課題做不完,或者做不成功,畢業就困難了。所以,我們的文章數量多(因為每年畢業的研究生數量多),質量普遍不高,或者簡直可以說很低,浪費了大量的科研資源,同時也浪費了大量的研究生的寶貴年華。
+ L8 D1 L. Q. B: P3 _  
- t. J6 N! D) L  l8 V  7. 我們的科研害了誰?
" G0 I. A( I9 h6 ~2 @( v% T( Q  3 G2 F* F+ z' |
  * E: D3 e% C' t7 x' S; P; a1 p
  害了老板們。我們的好多科學家,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他們在國外做得很好,發的文章都很有水平,為什么回來以后,就難以拿出國際水平的成果? 2 l; R9 V2 H, }. O& [
  $ _# m5 O$ j# E4 n/ [+ o
  5 @$ ], K% |" M2 T% T' A9 e
  害了研究生們。我們的寶貴年華,我們的純真夢想,都在一片浮躁中慢慢耗盡。逐漸變得呆頭呆腦,謹小慎微,沒有眼界,沒有膽量,沒有開拓精神,沒有創新精神,也沒有了為科學奮斗終身的激情,只是盼著畢業。這樣的生活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生產論文。 3 X( ]  W+ l% D3 u% H/ ]
  # `+ m, {  u) s* Q9 B
  3 _- V8 \6 Q" P! c( `& R' s
  8. 我們的科研幫了誰?幫了美國,幫了英國,幫了日本,幫了德國。 : o, x- I" q% g% O) y/ r
  
/ C' C& z% n1 ?- R$ c' H8 r, \/ K  我們的科研活動,每年消耗大量的儀器、試劑、以及其他實驗耗材。而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進口的。就拿生物學來說,大部分儀器都是從日本和德國進口的,大部分試劑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價格高得驚人,我們買的數量也很驚人。而這些東西都在熱熱鬧鬧的所謂科研活動中消耗殆盡。投入是看得見的,產出卻沒蹤影。就拿生物學領域來說,全國每年能發三五篇頂級雜志的文章,就高興地慶賀半天,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6 k% u  ?4 M3 @  Q3 a  
/ w, o$ l* b0 F& A: S/ F) |* R  ) T$ A. O. n; N1 O: v* F
  同時,我們為美國培養了大量的熟練工人,我們的很大部分博士畢業之后,都到了美國做博士后,說白了就是廉價勞動力,為美國的科研殫精竭慮,耗費青春,等到"人老珠黃",再回國混個教授當當,又淹沒在中國科研的滾滾洪流中。
$ f! [3 G# T4 C8 G+ K$ 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7-29 21:48:17 | 只看該作者
應該是這樣,腐敗,已經阻礙中國的發展了
3#
發表于 2011-7-30 10:29:32 | 只看該作者
哎 算是對中國得高端知識分子 有所了解了
4#
發表于 2011-7-30 11:03:44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很到位,這樣的情況,圈內的人知道,圈外的人也了解,大家就是不說,大環境已經破壞,習慣成自然。
5#
發表于 2011-7-30 15:15:01 | 只看該作者
比比皆是,身邊不乏這些例子。
: c( F- `3 u8 ]3 p2 n8 ^科研,就是空手套白狼。 表面文章。
6#
發表于 2011-7-30 16:21:47 | 只看該作者
悲哀
7#
發表于 2011-7-30 16:42:46 | 只看該作者
唯一的真理催生豐富的邪惡
8#
發表于 2011-7-30 18:16:30 | 只看該作者
腐敗,無處不在,如果你不能融入,只有退出
9#
發表于 2011-8-2 14:06:0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悲哀,科研屆的悲哀 !
10#
發表于 2011-8-3 15:59:46 | 只看該作者
大環境使然,教育界都向前看,還有哪里能好的了。
: M- A* _  n' V, E+ a老師不在以教書育人為己任,都忙著辦輔導班,做家教。& |' }& p& d/ R) b" M  x
現在的小孩子被灌輸的理念就是成功=有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0 22:32 , Processed in 0.06237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