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奕樊居士 于 2011-7-11 17:29 編輯 + i, r* T+ I1 n t9 ~/ _
6 t% _3 x i s4 _6 z/ `- n企業管理的演變 企業管理的演變是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變化必經的過程,通常演變由三個階段構成,經驗管理階段、科學管理階段、文化管理階段。0 r2 D. Q; ]' h4 V) U! _- r0 F
經驗管理階段
: _8 S1 t6 i I( Q& ^' ^ 企業規模比較小,員工在企業管理者的視野監視之內,所以企業管理靠人治就能夠實現。所以在經驗管理階段,對員工的管理前提是經濟人假設, 認為人性本惡,天生懶惰,不喜歡承擔責任,被動,所以有這種看法的管理者采用的激勵方式是以外激為主,激勵方式是胡羅卜加大棒,對員工的控制也是外部控制,主要是控制人的行為。
8 k1 @* u/ L$ C/ z* H. m7 x 科學管理階段
8 h4 o& Q! t8 \ 企業規模比較大,靠人治則鞭長莫及,所以要把人治變為法治,但是對人性的認識還是以經濟人假設為前提,靠規章制度來管理企業。其對員工的激勵和控制還是外部的,通過懲罰與獎勵來是員工工作,員工因為期望得到獎賞或害怕懲罰而工作,員工按企業的規章制度去行事,在管理者的指揮下行動, 管理的內容是管理員工的行為。 # f3 Q* B% }) b. Y
文化管理階段+ _' `: z; s7 n) E0 a0 I
企業的邊界模糊,管理的前提是社會人假設,認為人性本善,人是有感情的,喜歡接受挑戰,愿意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向上。這時企業要建立效應的以人為本的文化,通過人本管理來實現企業的目標。
. \9 R- H# n% B: @( o 文化管理階段時并不是沒有經驗管理和科學管理,科學管理是實現文化管理的基礎,經驗仍然是必要的,文化如同軟件,制度如同硬件,二者是互補的。只是由于到了知識經濟時期,人更加重視實現個人價值的實現,所以,對人性的尊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企業管理要以人為本。 9 x/ @+ ]" `' d0 `5 ?. n8 u
企業管理發展過程中影響較大的貢獻者: ; H( H2 {) q( `
1.泰勒--科學管理之父
5 a, }2 t$ h5 t4 a2 X: S9 ] 2.法約爾--經營管理之父
0 X' \# F1 H1 v# Q* p0 Z) t 3.韋伯--組織管理之父
$ d z" n/ z0 t3 K% X$ s 4.梅奧--人際關系理論之父
. i3 C# }% O8 [' K" K
' F0 H" Z3 R6 W+ B6 Z, z7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