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自己第一次聽到“三一”這個名字,是在一次校園宣講會上。而后隨著所學專業知識的深入及拓展,加上對機械工業發展的關注,自己對“三一”的了解也逐漸增多。近年來“三一”這兩個字眼也愈加頻繁地出現在廣播電視媒體、報刊雜志中。毫無疑問,“三一”在我國機械行業發展的舞臺上正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7 d0 _. ?3 n1 H2 o B$ _+ x
三一從1989年的一個焊接材料小廠起家,至2010年年銷售收入已超過500億元,擁有員工6萬余名,建有30個海外子公司,業務覆蓋達150個國家,產品出口到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公司還擁有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擁有授權有效專利536項和近百項核心技術,并有多項產品問鼎吉尼斯世界紀錄,三一重工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等。這一切榮譽的取得,無不傾注了幾代三一人的心血和汗水。試問鑄就這么多輝煌的驅動力來自于哪里?對于此,自己很贊同三一董事長梁穩根先生的觀點:“這種驅動力來自于頑強地種植一塊中國工業“試驗田”的信念,來自于不畏艱辛締造世界最高品質產品的信心”。改變并提升中國產品在世界中的形象一直是三一人努力奮斗的目標之一,然而現在這個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實現了,但他們并為因此而停止前進的步伐,三一人正在用品質改變著世界。“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人生因夢想而富有意義”,三一人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拼搏去實現更多、更大的夢想。
$ ]( G* X$ u B5 `
自強不息、產業報國——是三一的企業精神,這不只是一個口號,三一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一理念。在國內,無論是在先前湖南省遭受冰雪災害的路面上,還是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的重災區;在國外,無論在智利礦難的救援中,還是在日本福島核事故的救援現場,都無不閃現著三一人的身影。其間三一提供了大量資金,以及人力、物力,不僅造福于中國人民,同時也將福祉惠及到了海外。獲得了海內外人民的廣泛贊揚以及業界同行的一致認可,大大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為國家贏得了榮譽。在全球范圍內發生嚴重金融危機,行業發展極不景氣的情況下,三一能夠做出這樣的舉動,一方面展現了三一雄厚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更是彰顯了其強烈的民族責任心、社會責任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無疑也是三一對自己先前“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貢獻”這一愿景的躬身踐行,是對公司文化的一種詮釋,也是一個優秀而成熟的公司的本質體現。
; S" H+ X& X7 T2 Q/ A/ g8 G1 m
對于三一的員工管理制度,現在社會上存有類似于“實行軍事化的管理”,“公司上下級之間唯命是從的關系”,“員工在公司得不到充分尊重,員工之間關系冷漠”等一些有偏見的說法。然而,通過四月份自己在三一上海川沙工業園區一次參觀,完全消除了先前對三一產生的一些誤解。誠然三一是一個管理很嚴格的公司,但公司的各項事務都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是以嚴謹的管理制度作為保證的。俗語講“無規矩則不成方圓”,縱觀世界范圍內的大公司、企業無不有嚴格、嚴謹的規章制度,這是保證公司能夠正常運轉的一個基本前提。事實上,三一的辦公氣氛并非凝重相反卻很祥和,領導、員工之間配合默契、關系融洽。從他們會心的笑容中可以感覺得到這種關系似乎已不單單是同事關系,更是大家你我之間共同作為三一大家庭中一份子所維系的一種親情。談及公司對員工的培養,三一這方面是做得很出色的。試想一個人的社會價值若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對其來講將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三一對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不管你是普通職工還是具有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只要你努力,公司便會給你提供可能的成功機會。可以講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強,公司給你提供的舞臺就有多大。我想這也是三一“重視人、尊重人、關心愛護人”的人才培養機制的真實寫照。“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而伯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然而在三一相信你可以跑的更快、更遠。
: s2 t0 K2 J2 w/ o2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