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xiaoyetongxu

機械制造實力提升 中國能否挑戰德國?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1-6-7 09:26:37 | 只看該作者
基本都是謊話。昨天端午,老姐回家看老爹,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因為都是學理工科出身,又都是在制造業混飯吃,自然也就聊到這些了。老姐在一家意大利的獨資企業做質量控制,她說這幾年公司也不景氣,總是徘徊在倒閉的邊緣,而且外資對中國越來越失去興趣了。隨著工資的提高,中國失去了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他們的外籍主管直言“你們中國現在出了還有一個可以期待的市場,還有什么呢,論設計你們比不上歐美,論勞動力你們比不上越南印度,也就是一個市場還值得期待”。換句話說,沒大市場外資早就走了。可是這個市場又有多少期待呢,外資也越來越不耐煩了,盡是游資進來炒作短線的,進行長期投資的越來越少了。別說什么挑戰德國了,當中國的市場不再被外資期待后,我們還有什么,這才是我們要考慮的。

點評

遲早的事情,披著華麗的外衣,真正的硬實力在哪里呢?  發表于 2011-6-16 13:41
有道理,夜郎自大的后果由誰承擔?  發表于 2011-6-9 15:57
12#
發表于 2011-6-7 10:28:27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有信心嗎?能否挑戰。說原因不是與一兩個人有關的事。
13#
發表于 2011-6-7 10:33:48 |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覺得,現在說不可能,有點為時過早,你想啊!中國人的創造力還是很強的,只是現在做事的嚴謹度不夠,這種做事情不嚴謹是全社會的問題,是社會環境和國家的政策導向有問題,中國人現在講究的是掙多少錢干多少錢的活,歐洲的一個機械工程師掙多少錢,國內的一個機械工程師掙多少錢,也許你會說個人水平不一樣,不對!整體水平標準不一樣,國外的工程師是中產階級,衣食住行無憂,他們做工作是為了興趣,心情愉悅創新層出不窮,而國內的工程師不太會炒作自己的,不跟政治掛上鉤的大多數都處于社會底層,“溫飽問題”和“生存問題”是國內機械工程師主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工作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再加上國民教育的戕害,當然不會心情愉悅,當然不會創新了,這樣怎么去超越人家,想超越就要從根上解決根本問題。
    你們還記得“水變油”的鬧劇嗎?你們還記得上萬人練“香功”的場面嗎?這是國家的政策導向問題的直接結果,全社會的愚民政策,如果沒有這些年的無聊的鬧劇,中國早就發展起來了,國家的騰飛,人民的富強需要政策,好的政策得由好人來定,“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既然政策是人定的,那就等待王者來吧!中國的中興需要王者,估計我們這一代是等不來了。但是革命尚未勝利,同志仍需努力。

點評

“黃海是我”的意見可以屏蔽了,沒必要理會。  發表于 2011-6-8 09:05
你的想法就是小白菜的點評“YY強身”,把振興的重任交到一個還不存在的王者,,這就是YY強身!  發表于 2011-6-7 20:18
不能一味悲觀,一切皆有可能。zengxiangdan大俠說的有理  發表于 2011-6-7 13:57
五百年就好比三人行必有我師中的三一樣,是指幾個人而不是卻指三個人。這里五百年不是確切的時間,只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意思。差不多就是總會等到明君興天下的意思。懂不懂?  發表于 2011-6-7 12:42
5百年必有王者,,你說書呢?那時候中國共產黨在哪都是問題!500年,那時候地球上還有人嗎?  發表于 2011-6-7 12:30
14#
發表于 2011-6-7 10:34:03 | 只看該作者
目標很偉大,但是我們的工人的素質不知道的N年能達到要求。
15#
發表于 2011-6-7 11:46:18 | 只看該作者
有點不合實際了吧,我們只能算基礎工業,并且基礎都沒有做好
16#
發表于 2011-6-7 13:00:56 | 只看該作者
國內的價值觀的導向是錯誤的!
但是還是有有識之士,有錢沒錢都要搞技術,還是有大把的人!而且我相信,這些熱愛技術的人,加起來不會比德國人少!
只要國家有關部門稍加引導,必然會成為一股巨大的力量!
就算不引導也沒關系,只要餓不死,我還是繼續搞研究。
17#
發表于 2011-6-7 14:47: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黃海是我 的帖子

    不錯 . .   頂一下   .. .   深有同感 啊   .. . .   
18#
發表于 2011-6-7 16:20:2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差距不是一個方面,是全方位的,材料,設計、制造技術、人員技能,努力吧,從點滴做起!
19#
發表于 2011-6-7 16:33:22 | 只看該作者
不能說一點都不真實,成本低、政府補貼、還有一些小的海外并購應該是事實。
但這些并不是國內機械行業能夠超越德國的依據。
依據是人,是管理,是所有機械工程師的敬業精神。而這些在文中并沒有提到。
20#
發表于 2011-6-7 16:33:22 | 只看該作者
不能說一點都不真實,成本低、政府補貼、還有一些小的海外并購應該是事實。
但這些并不是國內機械行業能夠超越德國的依據。
依據是人,是管理,是所有機械工程師的敬業精神。而這些在文中并沒有提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1 09:08 , Processed in 0.08127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