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514|回復: 4

中國機械未來掌握在日美手中?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4-5 14:38:24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國際經濟學家長谷川慶太郎,最近在日本《呼聲》月刊5月號上發表題為《中國的未來取決于日本》的文章說,“只要仔細分析中國的實態,我還是認為,中國的未來掌握在日本和美國手中”。此文一出,震驚國人。署名江淮南的網民說,這話,我們中國人聽起來,一定感到刺耳,不舒服,會反問,我們泱泱大國的未來,怎么會掌握在日本和美國手里?

  這篇文章摘要登在6月初的《參考消息》上,江淮南認為,文章值得中國領導人、經濟部門、科研部門、工業企業以及專家、學者們一讀。讀起來可能有點苦澀,但我們應該冷靜地想一想:他寫的是否基本上屬實?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是否受制于、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日本和美國?如果確實在不小的程度上受制于它們,應采取什么對策逐步減輕這種受制程度?“預則立,不預則廢”。

學者指華經濟受制于日

  長谷川慶太郎的文章寫道,中國經濟發展受制于日本,主要因為兩點:一是日本企業能向中國提供中國產業不可缺少的高質量的產品;二是日本擁有優秀的技術實力和為確保技術優勢而對研究開發的巨大投資。

  文章說,如今在中國空前的建筑熱潮中,建筑機械的年均使用時間高達3000小時,只有日本造的機械才能經得起如此消耗。中國生產汽車部件的機床年均工作時間也高達3500小時,只有日本生產的機床能保證連續5年性能不變。“沒有日本的機床,中國的汽車產業將寸步難行”。

  文章還以鋼材為例說明中國對日本的依賴。日本生產的汽車用鋼板質量世界第一,不用這種鋼板的汽車就根本沒有銷路;“沒有日本鋼鐵的支持,中國的汽車廠家就沒法生存”;建筑用H鋼的對華出口價比日本國內高20%,但中方卻不得不買,“因為沒有這種鋼,中國的建筑公司就無法保障高層建筑骨架的安全”。

  文章指出,據2001年統計,日本每年的專利出口1.1萬億日元。“那些沒有這些技術的國家,不購買日本的技術,就無法實現經濟增長”。

文章值得國人警覺反省

  文章沒有用太多的筆墨來分析中國經濟對美國的依賴,只提到一點,即:占中國對美國出口80%的商品,都是打入中國的美國企業制造的;只要美國切斷中國對美國消費品出口渠道,那么中國就難以維持其經濟增長。

  長谷川慶太郎預測:“中國對日本的依賴只會越來越加強而不會越來越削弱”。這就意味著“日本越來越有能力控制中國”。

  江淮南說,這篇文章充滿了日本人的傲氣,但我認為,我們應感謝這位學者,因為他所說的是事實,而且說得那么坦率。難得聽到這樣的話,連我們中國人自己都不愿說這類話。這些話聽來刺耳,細想有益,值得我們警覺、深思和反省。內地拿來買來思想嚴重過去20多年來,從包括日本和美國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引進外資、引進技術,是改革開放極其重要的政策,對促進中國經濟繁榮、經濟質量的提高和實現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后仍要繼續實行這一政策。

  但今天中國要反思的是:在過去這么多年里,我們的一些部門、一些地區、一些單位、一些領導干 部,是否不同程度地滋生了一切“拿來”,“買來”的思想?是否過分仰賴進口,差不多質量的產品,寧愿花外匯進口,就是不愿用國產的?自力更生的觀念是否被拋到九霄云外?引進與消化、創新的關系處理得怎樣?技術攻關的堅韌不撥精神如何?為什么我們能生產2億多噸粗鋼,卻要長期大量進口各種特種鋼材?為什么人家幾十年前就造出而我們至今還造不出大型客機?為什么那么多的建筑自己拿不出像樣的設計而要請外國人來 ?

國人應少抱怨多自立

  今天的中國,已不是50年前的中國,也不是 20年前的中國。我們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物質、技術和財力基礎,只要再有自力自強的精神,拿出當年研制“兩彈一星”和前不久“神舟飛船”上天的勁頭,相信很多難題都可以攻克。人們希望今后不要老聽到諸如“人家只愿意賣給我們設備,不愿意提供技術”、“某某國家對我們實行技術封鎖”、“某某組織沒有批準對華技術轉讓條款”、“某某國家在技術上對我們留一手”等怨天尤人的話。人家有,你沒有,人家當然要拿你一把,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再說,抱怨又有什么用呢?

  江淮南最后說,中國是個大國,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過多的對外依賴,現代化的基礎是不牢靠的,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也是不牢靠的。對外開放和自力更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要讓日本人、美國人在中國人面前少“牛”一點,關鍵還是靠我們中國人自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4-5 15:25:44 | 只看該作者
說到底還是技術不行啊
3#
發表于 2011-4-5 15:58:0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要自立!要少一些浮躁!少一些功利!只有踏踏實實搞技術,將來才能不寄人籬下!
4#
發表于 2011-4-5 17:00:43 | 只看該作者
這種狀況,不是幾年就可以改變的。光喊“中國加油”沒有用。一個現實就是,你若追求技術高超,練就真本事,這時的你很可能就不會給你的老板帶來豐厚的產值;到頭來你有一身的真本事,但是你存款欠少,家室無人,你若像機器人一般每天重復著同一個工作,怎么什么技術提升可言???現在有幾個人從出校到頂起一片天的過程是一帆風順?有老板支持,有環境培養?現在就好像一團亂麻,每天羨慕嫉妒恨般的看著外國的技術工業.....
5#
發表于 2011-4-5 20:24:05 | 只看該作者
長谷川慶太郎的文章寫道,中國經濟發展受制于日本,主要因為兩點:一是日本企業能向中國提供中國產業不可缺少的高質量的產品;二是日本擁有優秀的技術實力和為確保技術優勢而對研究開發的巨大投資。
2 Z" F8 n1 l" r+ N0 V6 ?* ^* Q# Z  ?4 H! H3 J3 e
  文章說,如今在中國空前的建筑熱潮中,建筑機械的年均使用時間高達3000小時,只有日本造的機械才能經得起如此消耗。中國生產汽車部件的機床年均工作時間也高達3500小時,只有日本生產的機床能保證連續5年性能不變。“沒有日本的機床,中國的汽車產業將寸步難行”。
( a" b8 k: d  e  r# h
+ ?' o& o8 V4 Z: m4 j7 L( O  文章還以鋼材為例說明中國對日本的依賴。日本生產的汽車用鋼板質量世界第一,不用這種鋼板的汽車就根本沒有銷路;“沒有日本鋼鐵的支持,中國的汽車廠家就沒法生存”;建筑用H鋼的對華出口價比日本國內高20%,但中方卻不得不買,“因為沒有這種鋼,中國的建筑公司就無法保障高層建筑骨架的安全”。- Z$ G$ {2 Q/ G" O6 G/ g" u
1 v! u* _$ o! C  ~3 z2 S% J
  文章指出,據2001年統計,日本每年的專利出口1.1萬億日元。“那些沒有這些技術的國家,不購買日本的技術,就無法實現經濟增長”。

文章似乎看過。
通篇純屬胡說八道。
我們和日美是有差距,但不是所謂 長谷川慶太郎 扯得那些。
更不是所謂:未來掌握在日美 之類的聳人聽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5 00:33 , Processed in 0.13248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