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9753|回復: 47

關于成立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的項目計劃綱要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0-11-29 13:37:4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徐廣大 于 2010-11-29 16:50 編輯

關于成立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的項目計劃綱要
(草案)
簡介:受老鷹同志委托,筆者就成立中國機械社區經濟實體,即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的項目起草計劃綱要。本綱要包含:
1:項目總體思路;
2:項目實施步驟;
3:風險管理;
4:盈利模式;
5:項目參與者分類;
6:未來展望。
本綱要主要內容來源于中國機械社區朋友的討論帖子或者受其啟發,希望廣大社區朋友就此問題可以展開更為深入討論,達成我們創立中國機械社區經濟實體的目的,為中國制造業強大盡點一個機械從業人員該盡的綿薄之力。
1:項目思路
有關成立中國機械社區名下的經濟實體,幾來年前社區里有眾多熱心于此的人士對此有過廣泛的討論。社區的部分人員,尤其是社區的總工在此做過許多努力,社區做過兩個項目都已經成功,這些嘗試表明:社區是有實力做實實在在的可以創造經濟價值的事情的。
中國機械社區經過老鷹同志多年艱苦奮斗,今天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廣泛資源和行業影響力的專業網站。這個網站為成功設立和經營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創造了非常獨特的平臺。
本項目的思路是由中國機械社區社友內部籌集一筆啟動資金,用于成立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計劃籌集的資金規模為人民幣500~1000萬。每個參與社友只需出一筆相對小的數目,匯集起來,達到上述規模,所有出資的社友為該有限公司的股東,由幾個出資額度較大的股東組成公司的決策機構----董事會,聘請職業經理,組織實體經濟所必要的經營管理團隊。
2:執行步驟
2.1:由老鷹同志牽頭,組織社區里的部分骨干社友,召開本項目的可行性論證會議。就資金募集,團隊組建,盈利模式等涉及到本項目的種種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論證,提出項目可行性報告。
2.2:由老鷹同志牽頭,組織社區里部分骨干社友,組成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籌備委員會。著手開展公司設立事務。
2.3募集資金的準備和實施
2.3.1資金募集對象的摸底和選定,為公司將來發展計,資金募集對象應優先選擇具有以下特征的社區人員1出資人為機械行業資深人士,在一定行業內或地域內擁有較多對公司發展有利的資源,2:出資人具備較好的資金實力,和損失承受力度,3:出資人具備較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精力參與社區公司的工作。4出資人最好具有公司經營管理的能力和經驗.5出資人來源應避免同質性。
資金募集的程序和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措施的設置:籌備委員會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法規,在充分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實施募集資金的行為。籌備委員會有必要聘請專業律師和財務人員參與此階段的工作。
2.3.2起草并議定招股公告書,正式接受入股申請。審議并批復入股申請。
2.3.3 簽訂投資協議,資金注入指定監管賬戶,完成資金募集。
2.3.4資金到位后,進行工商登記注冊。
2.4核心經營團隊摸底和招募準備
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為公司的核心經營團隊,包含:
技術專家組
公司管理層,包含行政,財務,項目管理,法律,知識產權,
技術人員
2.5 召開第一次全體股東大會,解散公司籌備委員會,選舉產生公司董事會成員,聘請公司總經理和財務總監。新任總經理提出公司團隊組織計劃和公司運營計劃,交董事會批準后執行
2.6 籌辦費用,由老鷹同志負責估算,從部分潛在投資人的內部先行籌集。將來列入公司成本。
3:風險管理
3.1
投資人資金安全的要有充分保障。投資人的收益權利要有充分保障
3.2 公司及同公司有業務關系的公司的商業和技術機密,應有措施對其進行保護
3.3 受聘于公司的工作人員的權利,包括兼職人員的權利,應有措施對其保護。
3.4 公司設立監察和仲裁委員會。

4
盈利模式
4.1 對外承接業務
公司設立專家咨詢團隊,負責對潛在業務進行審查,可行的項目交由具體的項目負責人(小組)統籌,發包給社區認證企業和社區認證的工程師,賺取合理的利潤。
4.2 對社區內的企業承接業務
同上
4.3 同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合作,開發有潛力的項目或修通社區內中小企業需要同這些單位合作的路徑,
4.4 組織社區資深工程師,編寫專業書籍出版。
4.5 組織社區專家,面對社區內外有需要的工程技術人員或企業開設收取適當費用的專業課程。
4.6 對社區認證企業的有前景的項目進行風險投資。投資、參股或控股部分企業。
5項目參與者分類:
圍繞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有以下利益相關者:
5.1公司投資人,公司的股東,同時也是公司運作的核心力量,主要包括,社區內的中小企業家,資深工程師,機械類公司的經理等,這些投資人,不但可以享受公司發展帶來的資本增值收益,也可以,為其公司或本人,拓展更廣闊的市場和社會關系;
5.2:社區中小企業家,無論是否為公司股東,他們都可以向社區公司申請,通過社區專家委員會的審查,成為社區認證企業,可以接受社區發包的業務,同時也可以利用社區交流平臺,拓展更廣闊的市場和社會關系;
5.3:有意愿為社區公司提供有償服務的其它個人,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請,經過社區專家組的審核和評級,成為社區認證工程師,參與社區的項目工作,取得與其提供服務的相對應的報酬,獲得展示自身才能的平臺,同時也可以拓寬其社會關系。
5.4:社區外客戶:擁有明確并能負責的談判和合同對象---中國機械社區有限公司。
5.5 中國機械社區論壇:。。。。。
6:未來發展
公司的前景是廣闊的,可以繼續在全國各地開辦分支機構,也可以上市,一句話,做大做強。
一家之言,希望廣大社區朋友討論、批評。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湖廣周工 +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0-11-29 13:50:55 | 只看該作者
請大家先研究一下,我先吃午飯,然后我會把這個事情的緣由介紹一下。
3#
發表于 2010-11-29 15:19:15 | 只看該作者
這兩天偶然的機會和徐廣大社友qq聊天,談及了社區建立合作基地這個話題,以前和部分社友也有溝通。因為臨近廣州年會,想借年會私下小聚,談談這個問題的可行性。

總體上我考慮,社區聚集的資源是很可觀的,關鍵看如何構思,如何利用。我們只要能凝聚出一個核心團隊,善于整合資源,維護和發展社區的公信力和組織力,那么,可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運作方式也比一般的公司有著很大的優勢。
社區應該堅持公益性原則,但這絲毫不妨礙我們建立一個實體,或者說只有建立實體才能更好地為大家服務,為行業服務。實體的利益是要發展的,股東的權益和一般實體沒有區別。只是我們的運作模式特殊,我們這個實體是社區旗下的運作工具。

考慮暫不宜在社區公布,先邀請少數社友來參謀一下,不是一定要參與,大家出出主意。
特別要說明,實體永遠不會排斥社區和其他未參與實體的社友,只會更好地為社區服務,使得社區為社友服務起來更加便利。而且,實體對社友的合作是永遠開放的。沒有一個實體,社區組織社友開展實質性合作確實有不便之處。


我們一直以來也在談設計制造聯盟,其實和這個實體也就合二為一了。叫基地也好,叫聯盟也好,實質都是一樣的,組織一個核心來操作社區的實質性合作,無他。

介紹一下:樓主在深圳,企業做得不錯。

4#
發表于 2010-11-29 16:37:10 | 只看該作者
項目分兩塊:利益型和公益型。

點評

社區公司利用了社區資源,當然需要分出一定比例的利潤,用于社區網站建設,廣大社友都可以從而獲益,這中公益是否為你指出的公益?  發表于 2010-11-29 16:58
具體說說:)  發表于 2010-11-29 16:42
5#
發表于 2010-11-29 17:13: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火焰 于 2010-11-29 17:19 編輯

我只是拋磚
公益是指培訓、訓練、參觀、講座(比如大型會展時總有論壇類的活動)。受益者成才了要回饋社區。
利益類純粹些,賺錢l。民間小資本不是沒投資方向嗎?抓緊啊

點評

扶持一些年輕人的創業,也是社區將來的任務之一,拿出一部分資金對一些好的項目做風險投資  發表于 2010-11-30 21:24
除了民間小資本投資渠道不多外,還有就是,現在在中國,年輕的一代沒有多少機會,郎咸平寫過一本書,說到這個  發表于 2010-11-30 21:22
公益應該可以薄利,規模大。  發表于 2010-11-29 17:15
6#
 樓主| 發表于 2010-11-29 17:30:40 | 只看該作者
發展了才能做公益
7#
發表于 2010-11-29 18:17:08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盈利這塊不能太冒進。
最開始,最穩妥的辦法是類似“設計工作室”的工作,比如:
1.某公司有什么項目做不了或者缺人做,得到這個信息的社友將信息提交給社區;
2.社區的總技術部(類似教導隊一樣的機構)將任務分塊;
3.在工程師候選名單里發英雄帖(由于剛起步,最初的名單恐怕只能是大家都比較熟悉,又有信譽度的老社友);
4.能做的人分塊承接,設定好時間(這里要有提前量,比如三個月工期,到具體的人手里只能告知只有兩個月,以備不測);
5.總技術部隨時抽查進度,接到通知的社友必須在兩天內匯報;
6.一旦出現意外,比如各種原因導致某個社友的任務不能完成,必須有候選人馬上替上;
7.總技術部進行各分塊任務之間的協調工作;
8.設計完成后,總技術部對圖紙進行驗收;
9.如對方有需要,則可交由社區里某加工企業加工;
10.對成品進行驗收;
11.收錢,并做記錄;
12.分錢;

點評

已經做的項目基本上是這樣。我們過去沒有正式宣布有基地,有的找我談也因為沒有正規的組織和實體而作罷。記得上海有個做出口的企業主和我說,你要有設計隊伍,我的單子多的是。應該還不止于設計。  發表于 2010-11-29 18:27
8#
發表于 2010-11-29 19:05: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flyeego 于 2010-11-29 19:18 編輯

斗膽拋下磚
網絡社區的特點:
1.社區的資源在于有全國各地的工程師,其間也有很多擁有實體的企業家;
2.正因為是全國各地,所以這個資源也比較松散;
3.社區的意義,是讓這么多的資源有個共同的交流平臺,當然這個交流絕大部分,都是在網絡上完成的;
4.有很重要的一點,絕大多數的工程師,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到社區來交流溝通;
實體經濟的特點:
1.地點固定(包含加工、辦公地點);
2.人員固定,且是全職;
3.需要一定的設備資源以及周邊加工企業資源;
虛擬社區的資源若想要落實到實體,必須面對以上幾點所矛盾的地方采取針對措施
1.根據國內幾個經濟區,逐步劃分若干個社區基地,比如說先從條件最好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區開始
2.社區人員相應劃分到各自所在區域,確定基地總負責人,
[業務]這一塊由社區總負責人一手全權負責,一步步發展組建銷售服務隊伍
[設計]這一塊,
按照      A:社區內工程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機、電、液,CAE等進行分類
             B:全職或兼職,可工作時間(前期的話,應該以兼職人員為主,待到發展起來之后,可吸收社區人員組建全職隊伍)
         兩項來進行詳細分類,組建幾個設計小組,并選出合適的設計組長,設計任務由銷售服務隊伍來根據地域分配至各個基地,再由基地負責人分配至設計組長,再由組長根據設計任務量來選擇小組內若干成員進行實際設計工作;
[加工]
        基地在社區認證企業的基礎上建立,加工任務也是由所在區域的基地完成,這樣設計和加工在一起,可以減少很多麻煩
成立[攻關小組]
      對于一些技術含量較高,較復雜的設備,可以不考慮地域情況,直接請全國范圍內的高級工程師集中統一技術攻關

總體感覺是,社區還是比較松散的,所以必須有嚴謹合理的組織框架來把這些松散的資源給有機結合起來。
對外聯絡,業務,財務,開票,做賬什么的都由總部進行統一管理,利潤分成的話,也是由總部根據各個基地的業務量進行發放。

利用社區組建公司的這個路,之前沒人走過,也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參考,所以先期的話,必須要由鐵桿社友組建,人心是最復雜的,在篩選第一批會員時,必須謹慎謹慎再謹慎,人員也要盡可能少。

以上幾點不成熟的拙見,請各位勿見笑


點評

實體的運作和社區討論是不一樣的。實體有它獨立的特性,但這個實體和普通公司實體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依托社區資源的,可獲得廣泛的知名度和合作機會,被認可為全部社友的合作平臺。  發表于 2010-11-29 20:42
如何糅合兩個"特點",是一個難題! 我經過一號項目,別的好說,這兩個"特點"難以兼顧!  發表于 2010-11-29 19:57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湖廣周工 + 1

查看全部評分

9#
發表于 2010-11-29 21:36:11 | 只看該作者
廣大兄可以來個自我介紹先
我也先簡要的介紹下自己
05年畢業,曾在深圳富士康旗下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任結構設計工程師
08年4月底從深圳離職赴上海天馬微電子任職,并于今年7月從上海轉到武漢天馬任SQE工程師
經常要飛深圳,如果方便的話有時間到樓主的公司拜訪一下

點評

哥們牛人,混非標可不是一般人 當年入錯行,現在且將錯就錯了 等哪天混不下去了到哥們名下混口飯吃 深圳經常跑,月初還待了一禮拜,不過也是到處竄。。。 我的電話是13871457896,目前在武漢  發表于 2010-11-29 23:10
我98年畢業來深圳混非標,既然你經常來深圳,可以另外約個時間聊聊  發表于 2010-11-29 22:56
后天我大概要去光明,不知道時間能不能挪的開,到時候電話聯系,我以為你一直在深圳呢13823365739  發表于 2010-11-29 22:27
樓主,年會那天恰逢公司竣工典禮,也許省里中央都要來人,不曉得要不要我接待 所以參加年會的計劃可能會取消。。。倒是后天又要飛深圳,時間允許的話也許可以見個面聊聊  發表于 2010-11-29 21:58
廣州年會見面,你就可以了解我啦  發表于 2010-11-29 21:44
10#
發表于 2010-11-29 22:07:19 | 只看該作者
敬佩廣大兄負起籌備的重任。
這個公司,賺錢不是目的,如能培養出一些中堅力量,推動中國機械設計水平的提高,那就很有意義了。
本人畢業之時,正好是不包分配,自己找工作之時。雖然天地很廣,但機械設計,也正是沒有師傅的年代。摸索了10年,才剛入門。我估計代表了這代機械人成長的一種軌跡。
機械設計,上班時,很耗精神,下班后兼職,可行性不知有多高。

點評

我覺得,公司成立了,可以有專職職員和兼職職員,比如兼職設計的也可以,還有像我這樣的維護人員如果項目在附近完全可以抽時間去幫忙。  發表于 2010-11-30 21:11
對于負起這個責任,我不敢當,這是一個群策群力的事情,需要大家出力,出錢,我可以在老鷹和各位安排下,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  發表于 2010-11-29 22:42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因為每個股東只投一點點,即使是收益翻倍,也沒有多少,所以賺錢不是目的。但這為社區里人找到一些機會,比如圈子的形成和拓展,同時也為社區里嗷嗷待哺的工程師們創造一些賺錢的機會  發表于 2010-11-29 22:33
有一些自由工作者或工作室?也不一定都是設計吧。  發表于 2010-11-29 22:19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0 00:22 , Processed in 0.07732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