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秋葉楓紅

轉個非常好的技術帖:兩種碗形砂輪磨座結構詳細比較,哪種設計更好呢?有圖有真相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0-11-5 09:19:35 | 只看該作者
潤滑問題有沒有考慮?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秋葉楓紅 + 1 跟帖就有分

查看全部評分

12#
發表于 2010-11-5 09:34:19 | 只看該作者
討論的很好,第一種少一個擋圈。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秋葉楓紅 + 1 沒仔細看

查看全部評分

13#
發表于 2010-11-5 11:5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flyeego 的帖子

                  學習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秋葉楓紅 + 1 一定要耐心看

查看全部評分

14#
發表于 2010-11-5 14:10:34 | 只看該作者
    看了圖,也看了大家的討論,感覺很受啟發。我與原作者的意見相同,支持第一種方案,我覺得方案一無論從工藝性和成本都優于方案二,精度方面應該是不相上下。
    看了大家的討論,支持方案二的大都覺得方案一在高速下,軸在受熱伸長時有過定位的可能,我覺得大家可能只是大概看了一眼圖紙,沒有仔細推敲原其結構,其實方案一根本不存在軸在熱伸長時的過定位問題,大家仔細看方案一的上端,軸的上端軸承位那里沒有臺階,所以軸在熱伸長時可自由伸展,不會產生過定位的問題。
  再來看看工藝性,兩張圖紙往一起一放,很清楚的可以看出來方案一的結構比方案二簡單,少很多零件,這是其一,第二,方案一的殼體內孔兩端是一樣大的,中間一段略大,方案二兩端各是臺階孔。干過機加工的一眼就能看出來哪個的工藝性好。
   所以我支持第一種方案,如果在密封方面再花點心思,是個很不錯的方案。看得出作者是一位有相當功底的同行,希望樓主能把他請來我們社區,跟大家多多交流。

評分

參與人數 3威望 +7 收起 理由
老鷹 + 5
neo1981 + 1 說得很有道理
秋葉楓紅 + 1 GOOD,就是要這么討論!

查看全部評分

15#
 樓主| 發表于 2010-11-5 14:43:10 | 只看該作者
我談下我個人的想法
一,方案1中的下端軸承,在臺階上面的軸承,安裝時內圈要穿過一段軸,而且是過盈配合,安裝有難度,可以將軸中部無用部分車掉個0.5MM的長槽出來,方便下端軸承安裝;
二,方案1采用了骨架油封,轉速較高的情況下,壽命不長;
三,有些朋友可能沒看清楚,方案1中軸是可以自由受熱伸長的;
四,方案1中的軸承外圈隔套,能否取消?直接象方案2做成臺階的樣子?
五,方案2維修的確方便,
16#
發表于 2010-11-5 15:31:54 | 只看該作者
沒接觸過磨頭,隨便說說,哪里講錯請前輩們一定要指錯啊,不然一直會錯下去的,哈哈
方案1:精度高,受力好。但是調預緊力麻煩,還有圖中密封有的地方是不是沒畫?端蓋處密封可以用O型圈(槽車在端蓋68的外圓上),主軸那的密封用骨架油封,是不是加個油封套,因為油封磨損時,軸也是在磨損的,換軸代價太高。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秋葉楓紅 + 1

查看全部評分

17#
發表于 2010-11-5 15:33:37 | 只看該作者
磨頭,是磨削設備的核心部件,也是設備廠家的核心技術和高利潤部件.
對于這種東西的設計,首當是精度和穩定可靠性的角度來考慮.
至于工藝性和方便維修不應該是考慮重點的,否則和縫褲子沒什么區別.

評分

參與人數 3威望 +7 收起 理由
無能 + 1 精辟!
老鷹 + 5
秋葉楓紅 + 1 大俠能否再深入探討下方案比較?

查看全部評分

18#
發表于 2010-11-6 01:02: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無能 于 2010-11-6 01:09 編輯

方案不錯,但有幾點疑問:
1、有標準成對安裝的角接觸軸承DF/DB/DT,為何要自己配磨“精整片”?
2、高速高精度,軸承游隙最好為零為負,方案2上端為何用6系列軸承?
3、帶輪與軸聯接復雜,建議盡量使軸無偏心質量,如過盈漲套花鍵等。
4、毛氈密封發熱量更大。
建議:
筒體中間孔大兩頭孔小,軸中間粗兩頭細,上下各一個角接觸軸承,面對面安裝,一端端蓋直接壓緊外圈,另一端端蓋+碟簧“定壓預緊”。(定壓預緊力對軸受熱伸長不敏感)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秋葉楓紅 + 1 無能大俠的建議為本貼增色不少!

查看全部評分

19#
發表于 2010-11-6 09:12:55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種方案,軸承的預緊量很難調整,而且后面的一組角接觸球軸承完全不承受軸向力,不屬于雙支承吧
第二種方案,預緊量很好調整
所以我也傾向于第二種,不過我沒做過磨頭,說錯莫怪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秋葉楓紅 + 1 重在參與

查看全部評分

20#
發表于 2010-11-6 09:32: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紅瓤地瓜 于 2010-11-6 09:33 編輯

照俺的看法是2個方案軸承用的太多,第2個擋圈用的不好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秋葉楓紅 + 1 謝謝參與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0 04:04 , Processed in 0.07174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