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樓主 |
發(fā)表于 2009-12-1 12:41:34
|
只看該作者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今山東省金鄉(xiāng)縣),一名氾。范式年少時在太學(xué)學(xué)習(xí),與同學(xué)張劭是好朋友。張劭字元伯,汝南人。二人結(jié)束學(xué)業(yè),一同歸回故里。分手時范式對張劭說:“兩年之后,我將去拜訪您的尊親,見見你的家人孩子。”于是兩人約定了相見的日期。兩年后,約定的日期快到了,張劭對母親說明情況,請求準(zhǔn)備好酒菜等候范式。張母說:“已經(jīng)分別兩年了,相距千里,你怎么能相信這話能實現(xiàn)呢?”張劭回答:“范巨卿是誠信之士,一定不會違約的。”張母說:“果真這樣,我就為你們釀酒。”到了決定的日子,范式果然如期而至。他拜見了張劭的母親,和張劭相聚飲酒,盡歡而別。
分別后范式做官至山陽郡功曹,和張劭一直未再見面。張劭的積年舊病越來越沉重,他的同鄉(xiāng)郅君章﹑殷子徵每天早晚都來探望他。張劭臨終時嘆息說:“很遺憾不能見到我的'死友'”。子徵說:“我和君章盡心盡力照顧你,這還算不得'死友'的話,還有誰算得上呢?”張劭說:“像你們二位這樣的,是我活著的朋友。而山陽的范巨卿,才算得上我生死相交的朋友。”不久他就去世了。一天,范式突然夢見張劭戴著黑色的帽子,帽子上的帶子也沒有系上,光著腳,對他呼喚道:“巨卿,我已經(jīng)于某天死去了,另一天就要下葬,就此永遠(yuǎn)陰陽兩隔。你即使沒忘了我,也見不到我了。”范式突然驚醒了,悲傷嘆息,流下淚水。他稟告了太守,請求前去奔喪。太守雖然不信,但也不愿過于違背范式的心情,就答應(yīng)了他。范式脫去官服,穿上與朋友相見的衣服,趕赴張劭下葬的日期,快馬加鞭,急速趕路。范式還未趕到,葬禮已經(jīng)開始舉行。當(dāng)?shù)竭_(dá)墓地,將要下葬的時候,棺木怎么也放不進(jìn)墓穴。張劭的母親撫摸這棺木哭著說:“你還有什么祈望嗎?”于是就把棺木停在外面一段時間。接著就看見有白車白馬,一路號哭而來。張母遠(yuǎn)遠(yuǎn)看見,說:“這一定是范巨卿到了。”范式趕到后,叩拜行喪禮,說:“元伯你上路吧,我們各自走在生死兩條路上,就此永別了。”來參加葬禮的有上千人,全都流下了眼淚。范式拉著棺木上的繩子走在前面,棺木才開始移動了。范式留下來,為張劭修好墳?zāi)梗谀沟刂車N上樹木,一切收拾停當(dāng),才離去了。
范式誠信赴約、為死友下葬的故事在當(dāng)時廣為流傳,成為千古佳話。范式張劭這種生死相約的誠信精神感人至深,范式家鄉(xiāng)人民自發(fā)捐資修建了廟宇,紀(jì)念二位賢士,并把范式家鄉(xiāng)山陽范莊,更名雞黍村,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山陽郡太守聞知后,遂上表奏請。漢明帝感其誠信,遂下令撥款修建范張祠,命名為“二賢祠”。
這樣就通順了. 心靈相通是有的, 哪能動不動就死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