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22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科學家通過腦部掃描或能預見接受掃描者今后會作何選擇,而這種預見比本人預見更加準確。研究人員說,研究成果可能會成為廣告商和一些公共健康專家“驅動”消費者的強有力工具。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找到一種“實時”解讀人類腦部影像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可以推斷,接受腦部掃描者觀看過使用防曬霜信息 后在接下 來幾周內是否真會使用防曬霜。) q7 b$ s) N: n) A; [- ?
/ L/ r5 n3 J1 z* C% ^$ |
4 m$ [2 |+ {+ A9 @0 P5 u( |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埃米莉·福爾克和同事共同參與這項研究。研究結果由《神經學雜志》發表。研究人員認為,借助腦部掃描結果能更加準確 預見事先接觸過相關信息者的行為。+ E+ y5 `3 A+ q. {3 n; {/ |$ s
領銜這項研究的心理學教授馬修·利伯曼在一份報告中說:“不少人(事先)決定做某件事,但他們隨后并沒有做。”4 N8 T; b- _, w0 d
不過,借助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福爾克和同事能夠預見接受這項檢查者此后的行為。2 G! _* B# g0 n- f1 q5 B7 o
信息推手7 o$ d; M2 K6 }/ ^% a! ?4 V
借助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測量出人腦血流狀況,可以知曉大腦哪部分區域比其他區域更加活躍。9 ^+ V2 l3 L" f! b
20名年輕男子和女子參加這項實驗。實驗過程中的某一天,每名實驗對象需接受腦部掃描。而在腦部掃描開始前,他們需回答過去一周是否使用過防曬 霜,此后一周是否仍打算使用防曬霜,個人對防曬霜的態度等問題。/ ]: w z @! M( c+ p
腦部掃描過程中,研究人員讓實驗對象傾聽一些安全使用防曬霜的信息,其中夾雜其他信息,以確保實驗對象猜不出實驗的真正目的。
; w# e0 M, Y0 A2 `7 e- k# C1 J. v1 ? 當實驗對象接觸過防曬霜相關信息后,回答了更多關于打算干什么的問題,隨后得到一個裝有防曬濕巾的小禮包。: A$ N, U h E5 r+ \
福爾克接受路透社電話采訪時說:“一周后,我們實施‘突襲’檢查,以查看他們是否已經使用防曬霜。”2 c! _- U" V, C8 F5 U2 y0 F6 [$ ^7 y
或成利器) N: g; B& Z8 p
檢查結果顯示,針對是否使用防曬霜,約一半實驗對象的實際做法與最初預見相符。, k: x0 f0 ?6 g! e9 c9 T
研究人員隨后展開多輪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以觀察腦部活動變化與預見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大腦內前額皮質區的一個特殊部分能提供最佳解讀信息。
) c: U: a! |9 a$ k 利伯曼說:“通過觀察實驗對象大腦這一區域的活動,不管他們先前是否表示將使用防曬霜,但我們能夠預見大約四分之三的實驗對象會更多地使用防曬 霜。”6 g; H$ U: U6 ] x& Y: g9 _
“在我們看來,人類內前額皮質區在大腦中所占的比例比其他靈長類動物的比例大得多,”利伯曼說,“這一區域與自我意識相關,對人類思考自我、傾 向性和價值起到關鍵作用。”
1 M) ]$ ~) ^% [ 福爾克說,廣告商可以利用這項研究結果發布信息,“激勵”消費者,而公共健康專家也可以利用這項研究成果勸導人們作出更有益健康的選擇。研究小組還在煙民中開展類似實驗,以觀察煙民在看到激勵性信息后能否增加戒煙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