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是Anti-LockBrakeSystem的英文縮寫,翻譯過來可以叫做“剎車防抱死系統”。在沒有ABS時,如果緊急剎車一般會使輪胎抱死,由于抱死之后輪胎與地面是滑動摩擦,所以剎車的距離會變長。如果前輪鎖死,車子失去側向轉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后輪鎖死,后輪將失去側向抓地力,就易發生甩尾。特別是在積雪路面,當緊急制動時,就更容易發生上述的情況。 ABS是通過控制剎車油壓的收放,來達到對車輪抱死的控制。其工作過程實際上是抱死—松開—抱死—松開的循環工作過程,使車輛始終處于臨界抱死的間隙滾動狀態。 但是在一些電影特技場景中,有的車子是不裝ABS的,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它們側滑、甩尾等多種高難度的刺激場面。對于一些想追求駕駛刺激的高級賽車手,他們同樣不喜歡給汽車裝上ABS。終究一點,ABS不是給特級演員和高級賽車手設計的,而是針對一般駕駛者,以保證他們駕車的安全。 近幾年,汽車的流行里又多了EBD。許多車型,如廣本奧德賽、派力奧、西耶那等,都在制動中說明是“ABS+EBD”。那么EBD是ABS功能的擴充,還是EBD比ABS更先進? EBD的英文全稱是ElectricBrakeforceDis-tribution,中文直譯就是“電子制動力分配”。汽車制動時,如果四只輪胎附著地面的條件不同,比如,左側輪附著在濕滑路面,而右側輪附著于干燥路面,四個輪子與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在制動時(四個輪子的制動力相同)就容易產生打滑、傾斜和側翻等現象。 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車制動的瞬間,高速計算出四個輪胎由于附著不同而導致的摩擦力數值,然后調整制動裝置,使其按照設定的程序在運動中高速調整,達到制動力與摩擦力(牽引力)的匹配,以保證車輛的平穩和安全。 當緊急剎車車輪抱死的情況下,EBD在ABS動作之前就已經平衡了每一個輪的有效地面抓地力,可以防止出現甩尾和側移,并縮短汽車制動距離。 EBD實際上是ABS的輔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ABS的功效。所以在安全指標上,汽車的性能又多了“ABS+EBD”。 ESP是英文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的縮寫,中文譯成“電子穩定程序”。這一組系統通常是支援ABS及ASR(驅動防滑系統,又稱牽引力控制系統)的功能。它通過對從各傳感器傳來的車輛行駛狀態信息進行分析,然后向ABS、ASR發出糾偏指令,來幫助車輛維持動態平衡。ESP可以使車輛在各種狀況下保持最佳的穩定性,在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顯。 ESP一般需要安裝轉向傳感器、車輪傳感器、側滑傳感器、橫向加速度傳感器等。ESP可以監控汽車行駛狀態,并自動向一個或多個車輪施加制動力,以保持車子在正常的車道上運行,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進行每秒150次的制動。目前ESP有3種類型:能向4個車輪獨立施加制動力的四通道或四輪系統;能對兩個前輪獨立施加制動力的雙通道系統;能對兩個前輪獨立施加制動力和對后輪同時施加制動力的三通道系統。 ESP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主動性,如果說ABS是被動地作出反應,那么ESP卻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總之,不管是ABS、EBD還是ESP都是為了提高人們駕車的安全性。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車都有必要安裝這些設備。如果你想追求賽車手那樣的駕駛快感和刺激,那么可以肯定:你的需求不在這些安全裝備的考慮范圍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