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目錄
一,引言
二,與機座底腳孔有關的技術質量要求
三,加工工藝性分析
四,提高加工質量的措施
五,不同類型機座的加工工藝優缺點
六,加工實例分析
七,總結
正文內容
一,引言
由于中小型電機產品品種規格較多,在生產中針對產品生產周期短,品種規格變化較大的特點,在模具的使用上不同的機座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由于工裝模具更換頻繁,增加了管理和操作難度,為了保證電機機座底腳孔的加工質量和提高模具使用效率,按照產品種類和規格相近的機座劃分,采用同一機座號或中心高相同規格的機座使用一套模具,并根據生產批量和機座加工數量的增加,逐步取代劃線加工底腳孔的方法,設計并使用鉆底腳孔模具,近年來模具的使用率近一步提高,從而節約了底腳孔劃線和檢測工時,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能夠保證產品質量,模具的使用做為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但能夠設計模具而且要掌握如何正確的使用模具,并達到所要求的加工質量,針對模具的使用和設計的問題,特作以下詳細的分析.
二,與機座底腳孔有關的技術質量要求
1.與機座底腳安裝尺寸的互換性要求,對于電機的安裝要求同規格的電機能夠互換安裝,有電機中心高尺寸H,底腳孔橫向中心距A尺寸,及對中心線的A/2尺寸,底腳孔軸向中心距離B,及電機軸肩處到第一個底腳孔的距離C尺寸,還包括底腳孔徑K尺寸.
2.與機座加工底腳孔的模具安裝同樣要求工件的主要加工尺寸精度符合互換性,包括止口尺寸,機座總長和鐵心擋內園尺寸等.
3.模具的使用注意事項,要求定位可靠裝卸方便,同時加工過程中穩定性好,易于裝夾,對于批量生產要求模具的重復定位精度高,加工較多的工件時不發生尺寸變化.
4.模具安裝前的注意事項,按圖紙工藝技術要求檢查模具與工件相關聯的尺寸,這樣不容易造成加工錯誤,該情況發生在底腳C尺寸和B尺寸產生與圖紙不相符的錯誤,發生軸伸端定位尺寸與非軸伸端定位尺寸顛倒的錯誤.
5.使用模具加工工件首檢的重要性,能夠及時發現加工后,工件是否符合圖紙要求,從而避免出現批量質量問題,通過首檢能夠及時確認所加工的各尺寸精度,并以此來對模具進行調試,使用新鉆模,此項內容非常重要,而且需要增加必要的測量數量來最后確認加工件是否達到質量要求,對調試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作出正確的結論.
三,加工工藝性分析
1.產生加工誤差的原因,a機座底腳平面與機座中心線高度的影響,電機中心高Y280以上尺寸公差如280-0.2/-0.8,Y250以下尺寸中心高如250-0.1/-0.4,對于模具的使用,不管工件是水平安裝和懸掛安裝,底腳鉆模板與底腳平面存在一定的間隙,加工過程容易出現主軸刀具中心與底腳平面不垂直的情況,在模具的制造過程也容易產生定位板同鉆套中心線不垂直的情況,致使A/2尺寸出現偏差,工藝措施的方法是增加固定螺栓,保持機座底腳平面與鉆模板平行,或者使用固定墊塊,另外根據不同類型的機座改進鉆模結構. b機座的止口直徑和平面尺寸,以及鐵心擋內園尺寸對底腳安裝尺寸的影響,其尺寸精度要求保證機座相對于模具的定位精度,鉆模的基本結構中定位元件有三種類型,用止口直徑的一端園弧定位,用鐵心擋內園和止口內園的整園定位,用機座水平面上直徑尺寸的條形塊定位,后兩種相對定位誤差較小. C
機座結構及材質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包括毛坯面不平和材質不均發生鉆孔偏移的問題. d 機床主軸刀具刀桿系統產生的誤差,造成孔徑偏大的問題.
2.工藝性分析,
a
對于不同類型的機座采取不同的工藝方法,如同步電機機座的底腳孔加工,原鉆模不能滿足圖紙尺寸要求,并對其進行了改進,由于尺寸公差要求較嚴格,采用了4個底腳孔使用同一塊固定鉆模板加工,這樣使A,B,C,尺寸固定,而且不需要調整,提高了加工精度.
b
適用于Y系列機座的加工,設計一套模具能夠加工多種機座,使用的專用底腳鉆床,可以加工Y250到Y315的全部規格機座,對Y355系列的機座該專用鉆床因受到工件總長的限制,只加工部分Y355機座,采用更換定位胎具的方法加工不同機座號的,特別提醒應對胎具進行分類作好標記,防止用錯.
c
中型高壓電機的箱式焊接機座生產的數量增加,模具設計考慮的工藝方法同其它模具有較大的區別,如果將模具設計的同工件大小相同,即不經濟,且機座與模具裝配后占有較大的空間,經改進設計后將模板固定在機座上加工,省略了模板固定支架和底座,能夠減小模具重量節約材料.
d
使用以止口內園定位的整園定位胎具,在工件裝卸上有一定的困難,以機座兩端止口定位,由于兩止口尺寸相同,機座通過時較難同時裝入胎具的兩個環形配合面上,經改進后將外端止口環形配合面上保留頂部的一小段園弧,將其余部分車小,保證了工件裝卸方便,另一種方法是在使用中通過確定配合面的間隙,在不影響定位精度的情況下,將一端配合面間隙確定到合理的數據,在鏜床和專用鉆床上加工底腳孔,工件的吊放相對容易一些,機座屬立式安裝位置,靠自身重量輕輕放入即可.
四,提高加工質量的措施
1.提高上工序機座的加工質量,機座加工精度和主要形位公差達不到要求會影響到鉆模和胎具的定位精度,止口平面的平行度誤差會造成機座軸線與鉆模中心線不重合的現象,加工機座注意以下幾點.
a加工止口平面注意車去外部高點,并低于止口配合面.
b工件精加工注意控制夾緊力大小,防止產生變形.
c控制機座底腳平面度和兩端機座止口中心線對底腳平面的平行度要求.
d為了保證鉆底腳孔的鉆模定位精度可將該工序調整到精車和刨底腳平面之后的工序進行.
2.提高機座的毛坯質量,在生產現場加工過程發生工件不能裝配到正確的位置上,經查看由于機座外型尺寸超差,并出現底腳根部肥大,和非配合面高于加工定位平面,于是增加了返修工作量,針對該問題一方面加強毛坯質量的控制,同時考慮改進模具預留出空間,減小定位面的寬度.
3.從操作方面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主要有以下幾點.
a
要求明確知道所加工工件的生產令號加工臺數工件代號,并按工件代號領取圖紙工藝文件,核對模具代號,按要求清理工作臺面,對模具進行裝配固定,裝配刀具調整加工空間,測量刀具中心到胎具定位面的關系尺寸,確認符合圖紙要求.
b
檢查待加工機座是否符合要求,該工序以上的內容是否已經全部完成并有檢查合格的標記.
c
對工件進行清理不得落入鐵屑等雜物,檢查工件有無缺陷磕碰等問題,檢查定位面不得有高點,毛邊等問題,
d,
要求工件能夠順利裝入模具的確定位置,不得強硬裝配,或強行緊固固定工件的螺母,工件在模具確定的位置中有一定的活動間隙,達不到要求應該卸下工件檢查各尺寸,部分機座由于毛坯面不規則的因素應該進行返修.
4.做好產品的檢驗工作,及時處理加工過程出現的質量問題,定期對所使用的模具進行驗證,發現問題及時返修,對有問題的模具不得私自處理,必需按規定經有關技術人員作出結論后進行修理.
五,不同類型機座的加工工藝優缺點
中小型電機產品的種類規格較多,其加工工藝方法有較大的不同,主要區別是三大類,直流電機,同步電機,和異步電機,同一類型的機座在結構上也有較大的差別,以下分別說明:
1. JS,JS2系列的電機機座,底腳孔在機座止口平面外側,便于底腳平面放置,(見圖一),加工方便,使用一付鉆模可以加工不同長度的,中心高相同的機座,一端鉆模板固定,另端為活動模板便于調整和裝夾工件,由于園弧板的定位精度不高,且調整困難,部分改為水平直徑上用條型塊定位,效果較好(見圖二).
tu3.JPG (27.85 KB, 下載次數: 7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9-11-11 11:16 上傳
2. Y系列電機機座底腳長度尺寸小于機座總長尺寸對Y280以下較小的機座,采用底腳面朝上的結構(見圖三),由于底腳面與鉆模板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加工過程機座容易朝一側轉動造成A尺寸偏大,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了固定螺栓,較好的解決了問題,對部分安裝尺寸要求高的機座,可將四個底腳孔設計在一個鉆模板上.
3.對Y315等機座由于工件較大,不容易采用懸掛的辦法,改用以止口平面為底面垂直放置,加工設備用臥式鏜床和專用底腳鉆床,該結構吊裝方便,胎具是可更換的(見圖四),缺點是調整一次更換胎具和改變刀具位置,該專用鉆床適合于加工數量較多時效率高,機座到模板平面的距離是由胎具來保證的,胎具是由鍵和止口圈固定在底座上,機座以內園定位,并根據不同的中心高設計成偏心胎具.
tu4.JPG (10.83 KB, 下載次數: 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9-11-11 11:16 上傳
4.箱式焊接機座底腳孔的加工,較大機座均為該結構,將機座底面朝上平放于工作臺上用兩塊模板方別固定于兩端的止口端面上,優點是模具結構簡單,裝配容易,同一機座中心高使用一付鉆模,止口平面到底腳孔的距離根據不同的機座更換墊塊(見圖五),較大的機座鉆模設計成分開的兩部份組成是比較經濟實用的,采用劃線加工的工藝方法僅用于單件,小批的生產,劃線加工后的工件,仍然要通過測量來對誤差較大的底腳孔進行修正,耗費工作量較大,由此可見對于定型的通用產品,設計出較簡便的鉆模一次投入而長期使用,有利于保證質量,提高生產率.
tu5.JPG (10.52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9-11-11 11:16 上傳
六,加工實例分析
以Y355機座為例說明鉆模的安裝使用特點和尺寸控制要求。(見圖六)
tu6.JPG (10.54 KB, 下載次數: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9-11-11 11:16 上傳
1.該機座的特點. 機座總長1050毫米,無法放置在底腳鉆床上加工,機座頂面為園弧外殼,底腳孔B尺寸小于機座總長尺寸,根據該特點采用懸掛放置,C尺寸由固定模板和模具的定位面組成的,B尺寸由活動模板和固定模板兩孔中心距組成.
2.機座的測量方法,將機座垂直放于平臺上用高度尺測量平臺到兩端左右孔的距離,加上孔的半徑,即是底腳孔的定位尺寸C,讀取左右C尺寸,然后將機座軸向水平放置,用角尺調整底腳平面與測量平臺保持垂直,調整兩端止口與測量平臺平行,讀取數值H1=H2,即測量平臺到機座中心線的距離(見圖七,圖八),然后用高度尺測量底腳兩孔到平臺的垂直距離,H1或H2的讀數減去該測量尺寸,即為機座一側的A/2尺寸.
tu7.JPG (20.58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9-11-11 11:16 上傳
3.將加工后測量的數據進行整理列表排出,并計算位置度與標準數值進行比較,標準值A=610,B=560,C=162,A/2=305,K=28,位置度∮1.6 將測量值列表如下:
| C
| B
| 前A
| 前A/2
| 后A
| 后A/2
| 左
| 162.2
| 560.1
| 610.2
| 305.5
| 610.3
| 306.1
| 右
| 161.9
| 560.2
| ----
| 304.7
| ----
| 304.2
|
計算4個底腳孔的坐標位置(實測值與標準值之差)
a1x=162.2-162=0.2, a1y=305.5-305=0.5 ,
a2x=161.9-162=-0.1 , a2y=304.7-305=-0.3 ,
a3x=(162.2+560.1)-(162+560)=0.3 a3y=306.1-305=1.1
a4x=(161.9+560.2)-(162+560)=0.1 a4y=304.2-305=-0.8
a1(0.2, 0.5) a2(-0.1, -0.3) a3(o.3, 1.1) a4(0.1, -0.8)
將4個底腳孔位置畫在坐標圖上,以x軸線上某一點為園心畫出包括4個點在內的最小園直徑,為該機座底腳孔的位置度∮2.2 。
tu8.JPG (13.19 KB, 下載次數: 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9-11-11 11:16 上傳
4.從上述結論得出位置度超差,從圖中看影響位置度的原因是A/2偏差較大,根據位置檢查模具情況,由活動模板與底腳平面不平的原因造成,找出原因后將該模具返修重新調整.
5.調整后的加工數據見表:
| C
| B
| 前A
| 前A/2
| 后A
| 后A/2
| 左
| 162.1
| 560.1
| 610.1
| 305.1
| 610.2
| 305.5
| 右
| 161.9
| 560.2
| ----
| 305.0
| ----
| 304.7
|
計算位置度數據按上述同樣的方法作出,得出結果位置度為∮1.0小于標準值∮1.6的要求,該件的底腳孔加工尺寸符合圖紙要求,該底腳鉆模首件合格后能夠繼續使用,并按規定的批次和數量進行抽樣檢查,從而保證了批量生產合格產品,
七.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總結,說明合理使用和設計模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提高設備的加工能力,保證產品加工質量,與專用設備相比,模具的制造費用低,使用工裝模具能夠保證工件在加工過程保持相對正確的位置,通過分析,使用底腳孔鉆模能夠加工多種類型的機座,而且生產效率是較高的.
附加內容:
個人工作簡歷
社區昵稱:叫大象的人
姓名:鮑建新 工作地址:山東省淄博市 。
現工作從事電機產品制造的主管工藝師 ,大專學歷,有20多年從事機械制造加工工藝的工作經驗,完成企業多項技術革新和質量攻關項目,并獲得獎勵。本篇論文關于«電機機座底腳孔加工技術分析»是早些年寫成的,上述內容并不難理解,主要是說明分析和整理總結資料的工作程序。 今后有時間我會將電機制造和修理方面的相關內容進行總結,并希望大家多參與討論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