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關系,常常要看各種技術文件,有時看著能看樂了,有時心存敬畏之情,總體的感覺,世界太大了,我們很渺小,( q/ N9 G/ @) p; c
* e9 g9 H2 A0 a. o! e, n: r1 u; \/ ^ 看資料,一看作者的姓名里夾著‘馮’,立即就緊張,這是多年的習慣,害怕,到不是害怕這些舊武士貴族。7 G+ R+ n, E7 s, j
現在大家在紀念錢氏,不過絕大多數的人是不知道錢氏為啥這樣厲害?錢氏的導師是一個頂尖的‘馮’,錢與馮合作了一個定律,厲害吧!45年前,米國佬其實不知道導彈怎么控制,派間諜都沒了解明白,45年秋,錢以米軍上校的身份接收了另外一個‘馮’的全部研究資料,徹底搞懂了控制方式,從此世界無敵的。
) U4 n- s. w) b" {
$ v: R+ Z. ^5 N' W7 n8 u 最簡單說這個問題,現在把米國洛-馬,諾-格搞總體的家伙弄中國來,看看什么成色,還愁大飛機。
2 G8 H; Q7 \8 A, X/ b2 l) ?- F! W1 N+ o; p" v j
看國內技術資料,上來都是先說一大堆的進步,有時說好上幾頁,說完了,再說還有20年的差距,不知道作者從哪里找到的格式?/ O6 d9 U. V0 T# @; s4 P; {* O( c
5 l3 L7 Z% `" [
假如你看MIT的論文,比我國博士的論文起碼厚2/3,你就會想這里有多少內容是我們不研究的?我國的博士說,寫多了也沒人看,也可能是這樣吧!0 \: U; W9 w$ K6 u( j$ ~
5 @9 q1 Y9 ]0 l4 H7 h; g9 m; o0 m 錢氏提創新,提倡學習‘加州理工’,但很難啊,起碼你坐不住,你坐的時間就不如加州理工的時間長,怎么有好文章?; {. I6 O% Z& G
: B3 @0 H6 E4 Z9 \8 g! x; E1 k. e 看有些技術報告,前后根本不搭界,說的就不是一個東西,但發覺的家伙很少,大家都沒有功夫看。但該中標還中標,跟寫些什么關系不太大。
' Y" T1 H( A; ~ v L1 L
+ O: ~, {. @+ ` 現在寫書太方便了,一堆家伙坐一起,大家一討論,書就出來了,大家說還得感謝微軟。1 Y" z! M8 N4 c1 n7 A8 ^
8 w! @9 Q( A' G# E 看資料,有時看的害怕,現在東西太多了,有些東西根本看不完,我四處找鈦合金的資料,發現米國80年就焊65厚的板子,我原來以為焊30厚不得了了,看來還是淺薄,看激光焊接,原來早就能干幾十厚的東西,不少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