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電工,何為鉗工?( K8 I9 A8 B$ o5 p
* b6 I. r6 V$ J8 V8 H7 G, {在現在機電一體化的時代, 普通企業中電鉗工如何分工和定位的呢? 有許多普通企業中電工的地位沒有鉗工高 ,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分析分析原因, 有很多值得思考。
( [+ K# S4 n0 |7 ?5 F+ d5 B
/ Y( t, R1 w, A6 t$ ?" k* p" F* F我認識的一些電鉗工,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從廣東,浙江返回,想回原崗位。這可是原來企業想留都留不住的人才!但他們有的在外甚至沒有做原行. 為什么這樣呢?是因為內地有些企業電鉗工的分工和定位與沿海有差距,分工雖已開始模糊,但還是過于明細。當然這不僅是公司的問題,主要還是身為電鉗工如何思考自身定位的問題。0 F6 h, ~4 p/ q4 {$ s2 t5 e
( Q6 d8 i- s' C1 A有的大公司有電工,鉗工和機修工, 各司其職, 分工明確 ,而且效率很高!
! N, W8 A3 G' t6 H9 {
, S X8 w- M0 q1 X" r但中小公司則不同,出于成本考慮,往往機修工由電鉗工分擔。這就有一個問題,在機修中電鉗工誰更重要?
' ?' j" T4 H5 w t5 @( W( f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為什么?9 {# {* l. }, \6 i+ \$ A- }
' g- h$ J! R# z4 U% ~+ q1、學機械的,不懂電路,或不熟;2學電路的,不懂機械,或不熟.
2 c H+ v$ K' P# e4 Y" @
2 k& [+ o3 L- t- U0 t: ?( w應該說在這種情況下,學電的要比學機械的有優勢, 因為電氣有安全這一至關重要的要求. 但實際中學機械的慢慢勝出!
8 C! F( X4 j0 d5 @( y* E, ~( ^- M/ h7 D7 p0 g, o( g! Z
我認為原因有:
3 b' Y2 j- w3 Y8 e& s' {1、企業中電工有其職責,那就是保證企業內電路,電氣設備的安全及正常工作(只要工作到位,問題應該不太多).鉗工承擔了簡單加工,及設備的維修工作.因為機械設備故障很多都是機械故障,而很多電路故障表現出來的往往也很象機械故障.這就造成有問題首先找鉗工的局面.$ K' z6 R" B) b, T
5 A' H; z; z+ Z6 H# L! z2、機械故障的維修,動手量大,電氣故障動腦量大,外行人看熱鬧,學電的吃虧(我公司有工人就說電工最簡單,就是拿起子捅捅 ).3小機械故障多,讓鉗工接觸設備的機會多.而電氣故障少,而且問題有重復性,這樣有心的鉗工可以學到電工的方法,而電工如不有心,就不會了解鉗工的修理經驗.久而久之,電工接觸機械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出了問題都是大問題,最后大到電工本人也無法解決,只好請廠家的地步,結果鉗工獨攬的局面就行成了.
6 q& B0 w. L: j; _% M# D) |3 K! Y. \/ B. X8 t
我承認電路維修也很復雜,但別人只看結果,鉗工不需掌握多深奧知識,他只需了解哪些是經常出問題的地方和基本的安全就行.而電工你懂那么多PLC.變頻知識,問問除了會使用外(這并不復雜),除研發單位,又有誰會去修.更何況設備PLC編程已定,有問題是廠家的事,誰讓你動.
6 R: V) O# w* y" v2 w. L4 f
. u$ F1 W% j) |$ p! M" F總而言之,電鉗工,特別是電工,不要太在意分工,要主動地多接觸機械,,多向有經驗的鉗工請教(我想有難度吧 ,那就多看,多想,多學,上上網多向"憨老馬"這樣的師傅請教 ),多動手, 那么你一定能得到你應有的尊重和報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