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繪工作應注意的事項# D- F8 }) F& y6 c; O* N9 ^% p" q
1 j# Q, n8 }" P; ?0 g2 q1、進行測繪前,必須對該設備的結構性能、動作原理、使用情況等作初步了解;對被測繪的每一個零件,要搞清它在整機或某個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力狀態和接觸介質以及與其它零件的關系。此外,還要大體了解它們的加工方法。
! N y& O" u @# s- R; J8 c2、先繪制傳動系統圖及裝配草圖,再測繪零件圖。繪制裝配圖時要根據零件實際安裝位置及方向進行測繪,對于復雜的部件,不便繪制整個裝配圖時,可以分為幾個小部件進行。必須指出,裝配圖及零件圖的圖形位置盡可能的要與其安裝位置一致。對于一些重要的裝配尺寸也應在部件拆卸前加以測量,作為以后裝配時參考。
' U- Q% A- v9 {9 C. X: z3、測量零件尺寸時,要正確地選擇基準面。基準面確定后,所有要測量的尺寸均以此為準進行測量,盡量避免尺寸的換算,減少錯誤。對于零件長度尺寸鏈的尺寸測量,也要考慮裝配關系,盡量避免分段測量。分段測量的尺寸只能作為核對尺寸的參考。
. m$ I6 ?8 z" `4、測量磨損零件時,對于測量位置的選擇要特別注意,盡可能地選擇在未磨損或磨損較少的部位。如果整個配合表面均已磨損,在草圖上應加注明。
* _5 }/ o* [: |. N5 B4 F$ Q: P q5、對零件的磨損原因應加分析,以便在修理時加以改進。" }! r+ t- Z# \0 ^
6、測繪零件的某一尺寸時,必須同時也要測量配合零件的相應尺寸,尤其是在只更換一個零件時更應如此。這樣,一則可以校對測量尺寸是否正確,減少錯誤;二則亦可作為決定修理尺寸的根據。
: ?+ J) _, S5 ~; ?# S; T) x7、測量孔徑時,采用4點測量法,即在零件孔的兩端各測量兩處。
9 ]+ _% {# q" T1 c- n3 r8、測量軸的外徑時,要選擇適當部位進行,以便判斷零件的形狀誤差,對于轉動部分更應注意。
0 X) e0 V& Z& ~1 t9、測量曲軸及偏心軸時,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離。軸類零件的鍵槽要注意其圓周方向的位置。& F1 {/ L% X; q7 b2 n6 Y
10、測量零件的錐度或斜度時,首先要看它是否是標準錐度或斜度。如果不是標準的,要仔細測量,并分析其原因。% b D T0 P) x3 z3 n) O' H. N5 Z
11、齒輪盡可能要成對測量。對于變位齒輪及斜齒輪必須測量中心距,對于斜齒輪還要測量螺旋角并注意螺旋方向。對于滑移齒輪應注意其倒角的位置。) ?0 v5 B5 @9 s7 O) k4 U9 V
12、蝸輪及蝸桿的測繪,要注意蝸桿的頭數、螺旋方向和中心距。
X q4 Q. X5 t5 r13、測繪螺紋及絲杠時,要注意其螺紋頭數、螺旋方向、螺紋形狀和螺距。對于鋸齒形螺紋更要注意方向。
9 z4 {4 c" f$ \14、測繪花鍵軸和花鍵套時,應注意其定心方式,花鍵齒數和配合性質。$ ~% Q a6 P/ K3 ^' b- i
15、對于零件的配合公差,熱處理,表面處理,材料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在測繪草圖時,都要注明。特殊零件要測量硬度,當零件表面已經磨損或者表面燒傷時,測量的硬度只能作為參考,應根據使用情況進行確定。
/ u9 h3 t( B' k16、機床經過大(中)修理后,其中個別零件或個別尺寸已與原出廠尺寸不符,而無法恢復的,測繪時必須在圖紙上加以說明,這樣便于今后查考或做為制作備件的根據。這對于機床的基礎件及主要零件尤為重要,如氣錘的汽缸,鏜缸后的直徑必須在圖冊里加以注明。8 m7 ]# h6 S, g$ e' r3 Q
17、測量進口設備的零件時,測繪前必須搞清設備的制造國別(因為世界各國采用的設計標準和計量制度不同),以便確定零件尺寸的計量單位,或進行必要的單位換算。
/ j9 u" }* B N0 {- u8 |* E18、在缺乏必要資料的情況下,要確定零件的材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根據零件在設備中的部位、作用、接觸介質和受力狀態,以及對零件色澤、輕重、碰擊聲等的判別,可憑經驗大致推斷零件的材質類別。但是對于特殊零件,如含油軸承、高強度和重要部位零件,為了確知材質成分和性能指標,還須進行火花鑒別或金相試驗。但應注意不要破壞零件。在確定材質后還須選擇恰當的熱處理方式,以便保證材料的使用性能。
( j8 C6 ^+ `1 t" O- Y19、對測繪圖紙必須嚴格審核(包括草圖的現場校對),以確保圖紙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