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沒什么耐心的家伙,基本不會看連續劇,第一是對虛假的內容著急,第二是對于其慢節奏著急。前幾天,偶然看了幾集‘團長’這個劇,居然接著看下來了,有人看到該劇中間的部分就反映看不懂,也許吧!要看懂這部劇,應該先對歷史有個大概的了解。/ U2 {3 B: i) |1 X' w; d/ D3 G
5 u" f. e- [$ @0 J$ _1 }4 x: k/ e
中國遠征軍出征的目的是為了打通運輸線,使處于退卻中的國民政府有補充和最后抵抗的機會,遠征軍是當時的中國王牌部隊,由名將率領,其中下轄象200師這樣的機械化步兵師,但整個遠征過程充斥著潰敗、逃亡的悲慘故事,在日本海軍陸戰隊和山地師團的追擊下潰不成軍,200師的戴安瀾中將遇日軍伏擊殉國,總指揮杜聿明率殘部逃進‘野人山’,唯一在這次遠征前期打過勝仗的孫立人也最終逃亡印度。假如不是天塹的阻隔,假如不是飛虎隊的航程,假如不是駝峰航線和巨型的運輸機,國民政府的打算是退守西昌。: z9 b5 {2 [( }0 F5 q& V1 o
. H! i! i" H3 l 抗戰的時候,日本人基本是怕兩個家伙,一個是李宗仁,一個是孫立人。李氏仗義,有背水一戰的決心,有親兵弟兄,有萬貫家財。孫氏有西佛吉尼亞軍校的教育背景,有超群的素養和協調的能力,有全套的美裝重武器。只有孫氏是抗戰時期可以和日軍完全平起平坐的中國戰將。. i0 e( d2 l) i2 P9 X" Z/ H/ [9 m
5 k% f P7 V/ y* P% ~
看這個劇,它真實,真實的潰敗,真實的惶恐和虛無,真實的有心殺賊卻無力抵抗的困頓心境。更真實的是促使我們今天反思,為什么會那樣?
! }1 c+ D4 z; H7 _. ?
( j$ M2 L1 k1 a0 m' X# j7 P6 w7 e 以前,我們聊過一個笑話,說的是美國假如舉全國之力,可以人工搖起5500粗軋機,我們應當還可以搖起后面的精軋機、滾切剪、冷床等等東西。有人小看我們嗎?小看我們的基本是兩個國家,一個是日本,另一個是英帝國。美國佬小看我們的成分反而不高,當年修筑太平洋鐵路的時候,白人每月開31元,華人開27元,原因是華工身材矮小。按這個比例,一個華人至少應該是27/31個美國佬。差的不多,以舉國之力當比美國佬強大數倍,區區日本理應不足掛齒,其實,最終是我們自己小看了我們自己。事實也是如此,我們進不足以攻,退也不足以守。
2 p9 d3 Q5 |( ~3 |
9 R; n9 I1 H5 H2 @* q 我們龐大的勞動力群體,高額的能耗,不太高的績效,其余的能量都到哪里去了?只能說是一種殘酷的損耗,損耗掉了。
& w2 m/ l4 L- {! t* n
3 ?* G$ w T8 g: ` 辭別依稀的舊戰場,日本人在今天依然是我們的對手,強勁的對手,盡管許多中國人和日本人打過交道,但一般是作為官員、引進設備的甲方,為日企打工的雇員,真正在技術層面和日本人交手的我想不會太多。日本人的能力、扎實、敬業、細致都不是今天的我們可比的。一個大型的結構圖,攤在會議桌上,你說哪里受力多大?適用哪國標準?日本人當場就算,沒有什么‘差不多’,更沒有什么‘以前別人是這么做的’,含糊的東西,日本人立即發回國內,大家等著,算過再討論。我們時常感嘆日本的精度水平,我們自己的怎么就不成?我們的歲月被太多的東西損耗掉了。
B* g, {$ b. x$ I( d: e9 ?' h2 {! M- l
翻以前的一些舊照片,我們的父輩一代,穿著統一的黑色呢子大衣,在魯爾,在慕尼黑,在萊茵,在佛吉尼亞,那時大家都不能參加晚會,因為沒法存大衣。晚會結束的時候不知哪件衣服是誰的?他們從歷史舞臺退去的時候,國家沒有大船,沒有巨炮,歷史傳到我們這一代的時候,我們有了更大的舞臺,我們學習艦船,學習火炮,學習導航,從一個行業玩到另外一個行業,從艦船玩到厚鋼板,玩到焊接,從天空玩到水下,但我們依然沒有大船,沒有巨炮。人只有經歷歲月,才知道,個人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歲月會損耗掉一切東西,一切的一切,你再能掙扎,都不會有任何的回聲。# L+ j8 y, a+ M. m
4 @' X- ]- s1 K
下一代什么樣?歲月已經提前損耗掉了他們銳氣,使他們過早地為生計而奔波,我見過太多的找工作的家伙,找工作什么感覺?薪酬太低!有人提供一個合適的薪酬工作你做嗎?抱歉不做!因為要求太高。告訴你,這比日本人的要求低多了!到時候不想和日本人一戰嗎?5 C/ O$ Y7 t2 [& F* i8 {
! E, i4 c9 d% _$ M; T( j. B J 時至今日,應該說,大多數國人還不具備和日本人一對一決戰的能力,反回頭看當年的遠征軍潰敗,也不稀奇,今天,我們只是唏噓,沒有責備的意思。4 X& v# L5 U2 T2 |
, ^5 j4 w" M6 m3 J& K
* z4 S9 H. x# t 另外一個問題,國人擅長外戰的,在內戰中基本是國人自己兄弟的手下敗將,比如孫立人,比如李宗仁。今天也差不多少,即使你為外資作一個項目,施工的時候也有一大堆國人兄弟在看,等著仿制,殺價,再殺價。而這是國人之間的生死搏斗。為什么不能打外戰?我怎么都不明白!
% R- g3 C" i( N' B$ K9 w
/ g1 ?# q& k7 ^) B 殘酷的損耗,損耗掉我們的信心,我們的才華,我們的歲月。
q. s& b% b0 U5 h6 ^6 O# N3 l
+ s. U/ X5 _( }+ n, m+ { 一個象劇里有學問的家伙問我,怎么看自己,我對自己的評價就是:喜安逸,好美食,不擅征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