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逐夢2020

研發工作中越想深入了解問題,疑問就越多。怎么辦?

[復制鏈接]
21#
發表于 2024-8-9 18:55: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LatersM 于 2024-8-9 19:01 編輯

我們這方面差不多就得了,只要不影響使用,不清楚就把安全系數選大一點,沒有時間跟成本給你去細算這些東西。
你們就挺好的,有專門評審,要求又高,對提升好處多。

點評

醫療器械還是要求高點,生產機械最核心就是安全,系數放大點也放心  發表于 2024-8-12 14:32
感覺細究這些意義不大啊,我們應該屬于工程實踐的,不是做科學研究。  發表于 2024-8-9 19:35
22#
發表于 2024-8-9 18:57:18 | 只看該作者
學渣渣 發表于 2024-8-9 18:40
很多工廠喜歡pvc管架高,圍繞廠區走一圈來供氣。

嚇人。

供氣的不是用PVC管吧?這種說實話我沒見過

我做過的就是用四分牙那么粗的管走氣路,而且不長,最長的一次還是富士康的一個組裝用的桌子,16米,兩邊人工組裝桌,中間是皮帶輸送線,底下有一個鍍鋅管,走氣路,

點評

我們用PPR管  發表于 2024-8-10 10:42
供氣的一般用pu管吧  發表于 2024-8-9 19:38
對啊,要用鍍鋅(鐵)水管來做總供氣,然后到處裝快接口。  發表于 2024-8-9 19:03
23#
發表于 2024-8-9 19:02:29 | 只看該作者
hl90 發表于 2024-8-9 18:57
供氣的不是用PVC管吧?這種說實話我沒見過

我做過的就是用四分牙那么粗的管走氣路,而且不長,最長的 ...

pvc的水管。


點評

記錯了,用過是ppr  發表于 2024-8-10 13:16
消防上不過關吧,一般供水的pvc管耐壓夠。但是印象中應該用金屬管道遠程供氣,供水pvc的滲漏、壽命和氣路好像不搭配。不過實踐上我們也用過,在一款非標設備上要走1寸的管路,金屬搭接不方便,最后用熱熔pvc  發表于 2024-8-10 12:56
24#
發表于 2024-8-10 09:51:11 | 只看該作者
這種要求其實是過分的,乙方交付合格的設備,提供一些使用說明書、機械裝配圖、電氣原理圖、液壓原理圖、常用備件圖和清單等就可以了。
1、甲方不懂瞎搞。2、想以后自己仿制,省錢。

點評

不是甲方要求,是自己公司內部要求。  發表于 2024-8-10 10:00
25#
發表于 2024-8-10 10:59:29 | 只看該作者
我感覺這個評審會就是單純找問題一樣,如果有問題不應該一起討論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嗎?
而且模仿別人,想不明白的先按別人的做。
不過也有這樣的設計,想都不想就拿人的用,東西選用都是蒙的(好象、應該可以),甚至這個設備的基本工藝都沒搞清楚,更不可能預見設備會出什么問題。

點評

是滴,很多時候感覺是故意找茬,找不出數據支撐的東西但是經驗或者感覺告訴他這個東西不行怎樣,巴拉巴拉一大堆,很多時候品質過剩了  發表于 2024-8-13 08:43
26#
發表于 2024-8-10 12:51:16 | 只看該作者
LatersM 發表于 2024-8-9 18:55
我們這方面差不多就得了,只要不影響使用,不清楚就把安全系數選大一點,沒有時間跟成本給你去細算這些東西 ...

事實上很多工廠是這樣的,畢竟研發能力是稀缺資源,也是少數需求。以前在學校還會好奇會去追索,但是畢業了發現實際上大家都在卷效率,會抄能抄,抄得快才是核心競爭力。
像我到現在發現,很多時候邊抄邊學才是自己能夠進步的途徑,在這個基礎上抄得快,出成果快就容易混得開,抄不快混不開,那大不了就換一家公司繼續抄。
所以一個公司有大牛,有成熟的內部架構是真的很重要,有些東西其實積累下來做成內部的設計手冊,對于助工和初級工程師都很友好。但指望進入這樣一個公司,能夠有系統性的學習積累,在這個環境下學歷一般的人很難有機會。

綜合講,我體驗過的廠,還是卷速度為主,在卷速度的基礎上,經驗、資源成為了比研究能力更重要的籌碼。
舉個例子,之前在一個小廠當過助工,工程師一直抱怨老板想要經濟實惠,又要快速穩定質量好,他自己的決策不算數,老板才是第一決策人。到最后老板接了個棘手的活,在他指揮下,工程師折騰幾個月造出一個失敗的項目,然后工程師背鍋走人,老板是有損失,但是主要是面子上過不去,經濟上幾十萬不過毛毛雨。
在這樣的環境里面,能混一天是一天吧。

點評

確實現在就是這樣,都是在拼市場,現在做設備太多了,蛋糕太少了。  發表于 2024-8-13 09:02
27#
發表于 2024-8-12 13:25:33 | 只看該作者
抄,做,改,要求一步到位的話,那除非做過這個東西
28#
發表于 2024-8-12 19:10:28 | 只看該作者
實質上還是要回歸機械手冊
29#
發表于 2024-8-13 15:46:30 | 只看該作者
缺乏實踐啊 這種情況,實踐過了,執行力就高了
30#
發表于 2024-8-13 16:13:42 | 只看該作者
我們是在方案設計階段,先個人出3個左右的方案,個人再出一份文件,分別分析這些方案的優缺點,比如一個傳動設計,可以做同步帶,也可以做絲桿,從結構設計,成本分析,實現效果等方面初步評價這些方案優缺點,然后提交評審,基本上是項目經理,技術經理,部門副經理等幾個領導一起評審并選定一個方案
然后把這個方案細化,這個時候才需要具體做電機校核,傳動校核(受力分析,材料選擇等這些應該都體現在你的具體設計了,除非吃不準,否則不在單獨核算)
然后在出工程圖之前做尺寸鏈計算
這樣就算完成了 一版方案設計
以上是基于傳動方案設計的了,結構設計的話比這個就要簡單一些,基本上都是經驗居多了

點評

那你們流程還挺規范的  發表于 2024-8-13 20:1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2 04:45 , Processed in 0.09981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