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樓主 |
發表于 2024-2-16 18:25:40
|
只看該作者
. F7 c. t- |% N, S- D+ R
首先,無論兩者到底屬于對誰的要求,人家既然說了我可以在1.1倍的安全量下產生這么多的載荷,就沒有道理說設計上需要取4倍的安全系數。兩者間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憑何都能評價同一個指標?無論從何種角度,兩者間應該是可以互為印證、殊途同歸的,這在邏輯上才真正能說得通;. S) ]; ?- l! E& G' d, w
5 [/ E5 g/ c9 a; ~4 o0 `+ g3 f再者,設計時所計算的力,基本已經囊括所有的力了,沒道理說在實際使用時出現了4倍的超量靜載荷,如果出現,那么只能說明設計從一開始就是完全錯誤的。實際工程應用中,只要根據實際的載荷去選螺栓并預緊,如果按照4倍這種方式進行設計,那么實際設計出來的東西一定都是臃腫不協調的,還不控制成本,屬于吃力不討好,所以沒有單位會這么去做,也不會有任何意義;9 h- |+ v- z- N" g6 E! n( J
- ]6 @6 |6 c) p }8 j( h0 y
即便真出現了附加載荷,那么機械設計手冊在列舉安全系數時應充分說明清楚,而不是讓設計或工程師去猜,不能說你說有可能會產生一些情況就把幾倍的安全系數往上加,那這和隨口亂噴有什么區別?手冊作為正規的全面的參照標準,應具有實際的工程應用價值才真正有意義,就好比一個城市的高樓大廈,如果連地基都無法確定是否打牢,那作為行業內的設計者參與者那不都是亂象叢生嗎?真正負責優秀的工程師誰還愿意,誰還敢去參與其中呢?/ n, |' ?$ g R- [$ j$ w
5 x. Y; C& @0 e3 F
我承認我自己是初學者,好吧,因為真正勇于踏實付出的人永遠不會說自己很牛什么都懂。為什么大家普遍對機械行業沒有一個客觀的積極印象,行業不缺高臺自居紙上談兵的說教者,缺的是真正腳踏實地敢于開拓的先鋒人。
8 A; \. ~2 L; w( a1 H- D |
|